对于反乌托邦文学,大多数人还是比较少了解与接触过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确已经存在了将近200年之久,期间,也横生出我们熟知的一些作品。所以,这次我将通过一些反乌托邦文学以及影视作品来帮助大家更深层次的了解“反乌托邦”。
乌托邦的含义:“乌托邦(Utopia)本意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为还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原提出者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英国人)在他的名著《乌托邦》(全名是《关于最完全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拉斐尔·希斯拉德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是公共选举产生。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M1] ”
约公元前347年,柏拉图首次提出乌托邦的构想和蓝图,在他所构建的世界里,和平是最主要的内涵,以至于欧洲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的衍生。托马斯 莫尔《乌托邦》中曾提到,“乌托邦不仅自由、民主、博爱,而且无比富有,那里的人都是长相俊美,具有超凡能力的神族。乌托邦也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岛屿。它被无数黄金与白银装饰着,每天数以百万吨的出产一种闪闪发光的金属———合金。它有设备完好的港口及船只,还有能够载人翱翔天空的物体[M2] ”。
托马斯的理想主义一经提出,马上得到了社会上的很大反响,其中就有一部分反对的声音,也就是以后反乌托邦文学的基点。
当然,先接着来说乌托邦,乌托邦发展到后来,已经逐渐出现了理性的空洞,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600天的老鼠实验,在人类创造下的物质充足,和平的状况下,600天左右的老鼠群,在自我制造出的混乱当中消亡。这一系列的乌托邦实验,最终酝酿出我们的主题,“反乌托邦”。
反乌托邦最早的文学作品是阿道司·赫胥黎所著的《美丽新世界》,在这本著作中,他同样构造了一个物质充足,科技发达的世界,但是,与乌托邦不同的是,书中塑造出人类的价值体系与精神世界是麻木不仁的,人们在统一的教育环境下,根本不存在个性的发展,以至于人类开始如同机器一般的生活着。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取代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⑴[M3]
与其说《美丽新世界》的诞生戳穿了乌托邦文学的无效空想,更不如说它是在辨证地看待乌托邦文学。首先,两者并不是对立方的看法,不是像物质与精神的矛盾,二者在许多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同,比如都会构建一个物质充足的社会,而且这个社会平等是必要的前提,只是,这份平等是否能够延续下去,就不为人知了。况且,我们都知道,极端的发展带来的有可能是永远的毁灭,所以,这份极端的平等究竟如何发展?这个话题给反乌托邦文学者们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但我不要舒适。我要神,我要诗,我要真实的危险,我要自由,我要善良,我要罪孽。[M4]
说起这本反乌托邦文学的起源作品,它展现出来的是后续很多反乌托邦作品中的核心内涵。
一. 反对绝对的美好
二. 在和平中寻找动荡
三. 统一的制度条件
四. 思想的压制
这几点基本上构成了反乌托邦文学的大致格调,以至于后续的作品中,不断的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出这一特点,其中最具代表的风格就是“赛博朋克”
在国外,反乌托邦文学在淬炼的打击后,诞生出了许多的文学作品,比如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尤金·扎米亚京1921年发表的《我们》,美国当代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的《钢穴》等。相较于国内的反乌托邦文学起步比较晚,所以诞生出的著名文学作品并不多,我拿出来解释的作品是科幻作家郝景芳创作的中篇小说《北京折叠》,这部小说被收录在他的小说集《孤独深处》当中。
《北京折叠》在2016年8月21日获得了74届“雨果奖”中短篇小说奖项,该小说讲述北京在未来按照社会阶层被分成三个空间,生活在第三空间的垃圾工老刀,为了让自己的养女可以接受教育,冒着生命危险穿梭在三个空间之中为人送信。在此过程中,他看到了上层嫁入豪门的年轻女性对中层依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年轻大学生的玩弄,也被从第三空间奋斗到第一空间的好心人出手相救,在历经艰险之后终于回到第三空间。
《北京折叠》中设定了三个互相折叠的世界,隐喻上流、中产和底层三个阶层。整个城市尺度的空间和时间双重折叠意象恢弘,映射出当代社会中人们对于阶层割裂趋势的深切焦虑。
[M5] 《北京折叠》于2012年底完成,最初发表于论坛水木社区的文化人文区中的科学幻想区。在这本小说里,能很深层次的体现出反乌托邦的具体观点,并且对于塑造出的乌托邦世界的宏观诠释,都采用了微观物理学的角度去描写。
在这本小说中,对于3d维度的解释和以往的科幻作品有很大差别。首先三个维度是一个互相折叠的世界,它们交融在一起却又独立的很明显,隐喻出很大的阶层反差,用一层和平,美好的物质社会包裹住底层人们的贫苦生活,等作者用采用一个人的视角,一步步揭穿这层糖衣炮弹以后,真相才慢慢浮现于大众的视野。
折叠城市分三层空间。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五百万人口,生存时间是从清晨六点到第二天清晨六点。空间休眠,大地翻转。翻转后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二空间生活着两千五百万人口,从次日清晨六点到夜晚十点,第三空间生活着五千万人,从十点到清晨六点,然后回到第一空间。时间经过了精心规划和最优分配,小心翼翼隔离,五百万人享用二十四小时,七千五百万人享用另外二十四小时。[M6]
整体来说,《北京折叠》的反乌托邦元素还是十分明显的,框架出了比现实社会更一个3维立体的世界,不但充满了科幻的质感,而且还拥有革命的精神主张,立志于打破统一的制度,更彰显了艺术风范。
说完了文学作品,再来说说影视作品,从1974年登场的《大都会》开始,反乌托邦系列电影就开始活跃在影视屏幕上,以至于黑白默片大师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也充分运用起了反乌托邦元素,这次要讲的是科幻片中,反乌托邦元素浓厚的一部商业电影《黑客帝国》。
《黑客帝国》是由华纳兄弟公司发行的系列动作片,该片由沃卓斯基兄弟执导,基努·里维斯、凯莉·安妮·莫斯、劳伦斯·菲什伯恩等主演。影片共三部,为《黑客帝国》、《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分别于1999年3月31日 、2003年5月15日 、2003年11月5日在美国上映。
《黑客帝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个系列一直作为华纳影业在美国好莱坞中的商业片典范,沃卓斯基兄弟巧妙的把电影当中商业元素和反乌托邦元素很好的融合起来,现在我就来讲讲,《黑客帝国》是如何发挥出反乌托邦元素的。
《黑客帝国》不仅仅是吸吮东西方漫画精华下所催生出的产物,打从一开始,沃卓斯基兄弟压根便是运用制作漫画的方法论来筹拍这部前卫科幻电影,而《黑客帝国》也可说是漫画与电影两种迥异媒介在水乳交融后才呱呱坠地的混血儿。
相较于史蒂夫史柯契,乔夫达洛(Geofrey Darrow)在《黑客帝国》中所担当的角色更是吃重,除了绘制分镜头(故事板)之外更兼任概念设计(Conceptual Designer)一职,片中许多场景与机械设计都是出自于戴洛笔下。包括首集中主角尼奥从虚拟世界中醒来的机械睡眠胶囊,主角们搭载的飞行船、机械都市锡安、APU单兵作战装甲机器人、母体麾下的乌贼形机械大军等,全都是乔夫达洛(Geofrey Darrow)振笔如飞下所绘制而成的得意之作。
揭露其反人道、对人性的压抑,不可持续的原因,这也就是试图 突破这个现存世界的极限。
沃卓斯基兄弟的反乌托邦系列电影有很多,比如:《v字仇杀队》等,还有最新上映不久的《泯灭》相较于原始生态的动物属性去探讨反乌托邦世界的灵魂,这些影视系列作品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进化,就像黑格尔的辩证法里面一样去深究问题的根源。
你执着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大凡这种人都有大彻大悟的期待,聊可安慰的是,如此就已经离真理不远了。
百度百科乌托邦的含义

托马斯 莫尔《乌托邦》

阿道司·赫胥黎《美丽新世界》

阿道司·赫胥黎《美丽新世界》

百度百科《北京折叠》

郝景芳《北京折叠》

银翼杀手Blade Runner(1982)

又名:公元2020 / 叛狱追杀令 / 刀刃警探

上映日期:1982-06-25(美国)片长:117分钟

主演:哈里森·福特 鲁特格尔·哈尔 肖恩·杨 爱德华·詹姆斯·奥莫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编剧:汉普顿·范彻 Hampton Fancher/大卫·韦伯·皮普尔斯 David Webb Peoples/菲利普·迪克 Philip K. Dick

银翼杀手的影评

Hermes
Hermes •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