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很好看,看了的都是从头笑到尾。但我们却不能给它很高的评价。很显然,它是一个让年轻导演成长之路的必然阶段。单从这部影片,由头至尾,就可以看到从青涩到熟练的成长。
现在的年轻导演,中国的年轻导演,最不能做的事情就是冒险,表现太多的自我。《头发乱了》的那种事情不会重演,年轻导演既没有勇气,也缺乏鼓励。所以就有了《疯狂石头》前半部的大拼盘。
Snatch 里最经典的两个叙事手法,让宁浩“抄袭”到了自己电影里,一个就是撞车,一个就是噼里啪啦,快速间接的镜头,最后在地图上盖了个“香港”的戳。在Snatch里面,这两个表现手法运用不急不缓,挺从容的,前一个掀起了电影的另一高潮,凸现了影片充满巧合以及黑色幽默的特征,后一个完全是个人风格化的叙事方法,很见导演的智慧和叙述能力。
但,《疯狂的石头》一开始,宁浩就用这两个叙事手法,而且看不出自己的创作性,特别是第二个,可以说是拙劣的模仿,甚至扰乱了叙事本身的清晰感。
而影片当中不止可以看到盖•瑞奇,Snatch导演一个人的身影。所以后来我就在想,什么是模仿,什么又是致敬呢?
当你的电影中出现了似曾相识的情节和画面,有些被我们称为向某部伟大影片致敬,有些则被我们从鼻子里发出凉气,认为是抄袭或模仿。
后来我想,所谓的致敬,首先是这种表现手法在导演自己的电影里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一部分,但曾经的某部伟大电影中的一个情节,一种叙事手法给与导演了灵感,或者导演本身为了这个经典的手法预留了位置,并让自己的电影的馅儿很好地包在了这镜头语言的皮里面,看过之后,既感到一种怀念,又觉得浑然天成,理应如此。
致敬就好像皇上当时看到了和申,想到莫不是自己死去的心爱的妃子再投胎转世了?这是一种打动心灵的感受,给你带来的是一种神似。
而抄袭的话,正好相反,即使借用了别人的叙事手法,仍然有模糊不清的无力感,或是大材小用的唐突感,可以说,最多也就是个形似。
但从另一个角度说,《疯狂的石头》这样的抄袭,正表现出那种猴子想要变人的诚恳。一切从模仿开始,这不正是某种典型艺术创作的价值观吗?
好,我再跟你列举一下还有那些电影被拼盘了。《绿里》(Green Mile)和《寻抢》。老包尿不出来,正如《绿里》里的汤姆•汉克斯,这是借了别人的形势,那么为什么老包尿不出来?那就看看《寻抢》吧,因为老包也到了中年危机,一个中年男人寻找自我的历程。姜文的自我找寻,就是找自己的枪,老包的自我找寻,就是释放一泡尿,它象征着一种痛苦无奈的压抑。
《12罗汉》,《无间道》,这纯属是镜头运用上的模仿,连叙事都算不上。
我觉得这里唯一让我觉得像是在致敬的地方,是郭涛在洗澡堂子里,准备去交货的那段。让人想起U Turn里的西恩•潘在浴室打开手上绷带的那一幕,但在这里,浴室的戏更体现出了一种黑色幽默。刻意模仿的痕迹似有似无。
再说说导演的自我吧。第一个镜头就挺自我的,一个山地城市,破烂不堪的民宅与突兀的高层建筑同时呈现。还有,老包去三宝家里那段,一个镜头就交待出三宝在北京,特别是三宝缩头缩脑站在北京大风之中,非常有表现力。还有两个双胞胎似的老人,在河边锻炼的,以及那个笨蛋大哥在洗澡堂子里流泪说道“现在都道德沦丧”了之类的话。
这种自我,其实都是缘于创作者本人对生活的感受,一种表现的欲望,这才是有价值的东西。如果我看一个电影,我一定想要看创作者本身想说什么,而不是看他怎么去模仿别人,模仿的如何。电影不是模仿秀啊。
总的来说,电影在细节上有自我,在灵魂上比较苍白,在叙事手法上,至少最初的时候不够自信。


另外,一部电影创作的三次过程,统一显示出《疯狂的石头》从生涩到流畅。编剧,越编越好,导演,越导越好,剪辑,越剪越好。所以这个电影看到最后,还是要鼓掌的。
那为什么编导最后那么好,就不能通过拍摄改善前面生涩的状态呢?为什么拍到最后那么熟练,就不能通过后期制作把最初拍摄中表现不足的地方弥补呢?
这就是创作的curse,一个根本无法回头的过程,俗话说叫做残缺之美。所以年轻导演的作品总是带有渐入佳境的特征。

疯狂的石头(2006)

又名:Crazy Stone

上映日期:2006-06-30(中国大陆) / 2006-08-10(中国香港)片长:106分钟

主演:郭涛 刘桦 连晋 黄渤 徐峥 岳小军 罗兰 王迅 

导演:宁浩 编剧:张承 Cheng Zhang/宁浩 Hao Ning/岳小军 Xiaojun Yue

疯狂的石头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