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科幻神作《星际穿越》除了票房上的成功,观众口碑的盛赞,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部通俗的好莱坞电影,《星际穿越》不但网罗了以基普·索恩为代表的天体物理学家作为顾问,甚至得到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的首肯。霍金曾在受访时称,《星际穿越》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影响,让他想去太空亲身体验失重的感觉。
除了在科学上获得肯定,《星际穿越》如同此前诺兰的几部电影一样,同样引发了相关电影类型的“地震”。可以说,以科学理论为设定基础的《星际穿越》,在科幻电影史上,为“硬科幻”再下一城!
回顾诺兰的电影历程可知,他最擅长在已有的电影类型上做出革新。诺兰并不推翻旧有的电影类型,但经过他的“诺兰制造”式打磨,一些日渐陈旧的电影类型,总会再度焕发新机。
如《黑暗骑士》系列刷新了“超级英雄”电影类型,此前拘泥于漫画故事的超级英雄电影,经过诺兰的“暗黑系”渲染之后,纷纷走向黑暗现实风格,社会影响力及思考深度,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而《盗梦空间》则将“幻想系”影片,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此前这种“梦中梦”的设置,往往只出现在一些B级制作的Cult电影之中,或者成为大制作电影中的一枚“小彩蛋”。但经过诺兰臻于极致的发挥之后,“梦中梦”式套环结构,逐渐成为好莱坞热衷的讲故事方法。
所谓不破不立,我们来看看《星际穿越》给科幻电影带来了哪些破与立。
破:
1、 无超级英雄
近几年科幻电影再度引发关注,成为观众的心头爱,还得拜超级英雄电影复兴所赐。2005年,诺兰版“蝙蝠侠前传”第一部《侠影之谜》横空出世,此前沉寂多年的漫画英雄类电影再度成为大热题材。与之相应而兴起的,则是以超级英雄为主角的各类科幻电影。
即使是在纯科幻类电影中,“超级英雄”式设定,也是司空见惯的模式。无论是《黑客帝国》中的“救世主”,还是《独立日》中的飞行员,或者《黑衣人》中的“黑超特警”,他们的“特异功能”无疑都是剧情推进的重要动力。
而与此前流行的科幻电影不同,诺兰的《星际穿越》主角则不是超级英雄。身为农民、工程师兼宇航员的库珀,自始至终并无什么过人之处的超能力。除了一些基本的生存能力,及不同常人的科学素养之外,爱喝啤酒、种玉米的库珀,基本上就是一个美国“西部牛仔”农民。这一设定,无疑为影片的“硬科幻”故事,增添了几分可信度。
2、 无狗血爱情
在好莱坞,科幻电影也不能免俗,即使是在浩瀚飘渺的太空,男女主角也要谈一场“太空歌剧”似的恋爱。即使逗比如《银河护卫队》,也要穿插70年代“金曲泡妞”的肥皂剧桥段。甚至在伟大如《黑客帝国》般开创时代的科幻片中,雷欧与崔尼蒂的爱情,也是剧情发展的重要线索之一。可以说,去掉爱情戏份,《黑客帝国》中的两大主角魅力,将大为减损。
而在《星际穿越》中,观众们以为会如俗套般,最终太空中剩下的最后一对男女,库珀和布兰德教授,将上演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然后找到下一个供人类繁衍生息的星球。可惜,诺兰并不愿落入俗套,库珀和布兰德,只是为了人类的生存而努力争取最后一点希望,他们并没有时间和心思,去谈一场“说走就走的太空恋爱”。
3、 无太空怪物
近年来的科幻片,经常会滑入恐怖片或惊悚片的边缘。从伟大的《异形》开始,每次太空旅行,似乎不出现几个面目可憎令人生畏的怪物,就不算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太空之行。即使在故事主要发生于地球的《黑衣人》、《ET》中,外星人或者说“怪物”,也都成了抢尽风头的“怪物主角”。除了行头越来越夸张,特效越来越骇人,“太空怪物”们还具备了越来越多的“特异功能”。多数情况下,在一部科幻电影中,怪物的特效炫酷指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部电影的可看性。
与之相比,《星际穿越》中唯一可以算作“怪物”的,恐怕就是那个萌萌的方块机器人“塔斯”了。不过,除了拥有石碑(石碑这个意向,显然是导演在向偶像库布里克的名作《2001太空漫游》致敬)一样冷硬的外表,塔斯的思维方式和饶舌冷笑话,无疑都只是一个有些调皮的人类宇航员。
4、 无好莱坞俗套
好莱坞凭借大制片厂的模式,批量生产出一系列占领全球电影市场的“大片”,伴之而生的,就是观众司空见惯的“好莱坞式俗套”。当这种俗套情节套用在科幻片中,则会出现以下经典场景:最后一分钟大营救、穿越到过去改变未来、主角的一系列冒险不过是一场梦,诸如此类。如果没有这些俗套,真的很难想象那些超级大片们,该怎么结束自己的故事。
在不走寻常路的《星际穿越》中,诺兰再次打破了好莱坞惯用的那些俗套。库珀不是救世主,他没在最后一分钟拯救地球,甚至他自己都是被人拯救的;库珀无法穿越到过去,也不能改变历史,更不能预知自己和人类的未来;库珀躺在一张医院的床上醒来,但这一切并不是一场梦,一座活生生的人类移民空间站就这样矗立在土星上空。
破除这一切,诺兰的《星际穿越》只是为了告诉观众,这一切都是“真的”。而这种因为符合逻辑而反戏剧化的真实感,无疑是这部科幻电影的极大魅力之一。
除了打破一些已有俗套,善于改进电影类型的诺兰,也通过《星际穿越》为硬科幻电影“立”了一些东西。
立:
1、 硬科幻内核
有天体物理学家基普·索恩为影片背书,《星际穿越》在还原太空环境上所做出的效果,无疑是迄今为止最完美的。无论是穿越立体的球形虫洞,还是重塑“光盘”似的黑洞形象,诺兰所呈现出的电影质感,无疑都是可以当作“科普纪录片”素材来使用的硬货。
正如坊间一则八卦说的那样,基普·索恩对媒体说,“拍完这部电影,诺兰和他的团队,至少可以发表两篇专业论文。一篇是关于黑洞物理的,一篇是关于计算机图形的。”由此可见,整个制作团队在硬科幻专业基础上所做的详实准备。
2、 类现实背景
有些科幻片,会让观众觉得“整个故事都是幻想,不知到哪年才会发生这种事”,还有一些科幻电影会让人害怕,让你重新审视周围的世界,因为一切的细节无不表明,“有些事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显而易见,《星际穿越》属于后者。
遮天蔽日的沙尘暴,如同几年前的北京实况,而日益泛滥的枯死病,则让人对粮食安全重新重视起来。至于片中无处不在的隐喻或质问,则分明是导演在借角色之口,质问依然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地球上还有几个人值得拯救?”诺兰努力创造了一个可能会实现的“坏未来”,以此来提醒我们努力去避免这个“坏未来”实现。
3、 五维空间
除了大家盛赞的虫洞及黑洞的视觉化,《星际穿越》的另一大创举,即是“五维空间”的影像化。
在三维空间生活的我们,当然无法参透四维、五维空间的玄妙。但是,诺兰以科学推论为基础的大胆假设,无疑给我们的想象提供了一种最接近真相的参考。在时间与重力都可以作为维度的五维空间里,人类的一切显得那么渺小,人类能做的事情又显得多么无助。
4、 大爱无疆
还好,最后诺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第一次, 通过布兰德教授之口,讲出“爱”或许是一种可以穿越宇宙超越重力的能量时,观众可能还无法接受这种设定。
第二次, 库珀意识到,拯救人类的能量蕴含在自己与女儿之间的默契,蕴含在父女之间超越时空的永恒之“爱”中,观众似乎开始接受了。
第三次, 最后库珀为了大爱,决心独自闯入宇宙,去找布兰德;而布兰德为了人类繁衍的大爱,孤身一人矗立在新的星球。此时,观众才心悦诚服的接受:爱是拯救人类最后的出路。
通过诺兰的“破与立”,硬科幻有望再度成为科幻电影主流。以科学理论为参考,以真实设定为基础,以探索未知为目的,以思索人性为拷问,这样的电影,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多。
而令人欣慰的是,中国电影也许有幸搭上这班顺风车。“中国科幻第一人”刘慈欣的五部科幻小说,改编电影都已立项,将于近几年陆续登上大银幕。其中既包括科幻迷心中的经典之作《三体》,也包括将由宁浩导演的《乡村教师》,科幻经典《流浪地球》。
【原创声明】本文由费尔牧影院原创,欢迎转发评论,请注明作者。

星际穿越Interstellar(2014)

又名:星际启示录(港) / 星际效应(台) / 星际空间 / 星际之间 / 星际远航 / 星际 / Flora's Letter

上映日期:2014-11-12(中国大陆) / 2020-08-02(中国大陆重映) / 2014-11-07(美国)片长:169分钟

主演:马修·麦康纳 安妮·海瑟薇 杰西卡·查斯坦 麦肯吉·弗依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编剧:乔纳森·诺兰 Jonathan Nolan/克里斯托弗·诺兰 Christopher Nolan

星际穿越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