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9-13

阿修罗:动画作品分析课作业

私人记录,还请无视!

小恶魔的成长:救赎、宿命和父母之爱
  《哪吒》和《阿修罗》都涉及了三个主题:救赎、宿命和父母之爱。
  这两部电影里,主角的开场都充满着意义,两位主角可以说都是背负着恶降生于人间,而且两部片子都以一定的篇幅强调了这种诞生。哪吒是魔丸降世,阿修罗则与恶狼无异。哪吒一出生就四处放火烧掉自家,阿修罗则屠尽农舍只求果腹。哪吒的救赎是由父母和太乙完成的,而阿修罗则被高僧和若狭救赎(也有其他人的作用)。《哪吒》并没有对救赎的过程作很多强调,而在《阿修罗》里,有一条很清楚的脉络。阿修罗进入村子之前是完全的野兽。进村子后,第一次,阿修罗遇到高僧,高僧让他念“南无阿弥陀佛”才给他粥喝,从这个举动开始,阿修罗第一次接触人类社会的法则,即遵守规则才能生存。高僧的形象也约等于父亲。第二次,他瞄准了一个垂死的小孩要吃他。一个工人制止他,并给了他一块饭团,从这里阿修罗的人性开始觉醒。紧接着的情节便是阿修罗咬死了挑衅工人的小孩,这可以看作一种报恩。第三次,阿修罗被若狭所救,若狭不求回报地收养他,给他以爱,阿修罗渐渐从野兽成长为人,也是从这个阶段开始,阿修罗从四肢爬行变成直立行走。不过这种救赎是不完整的,直到最后,阿修罗还保留着兽性,在这种难以生存的残酷现实中,人性是难以掩盖兽性的。
  宿命是《哪吒》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哪吒的思想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即使是魔丸降世,哪吒都坚持着要斩妖除魔,这是其一。在李靖要替子赴死时,哪吒撕毁替死符,战胜了命运,这是其二。在《阿修罗》中,宿命观是隐含的,影片一开头在黑幕的时候,就响起高僧的声音:“时值乱世,战火纷飞,饿殍遍野,在这片焦土上,该赖何生存,我答不上来,只是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一路走下去,直到遇到了他。”阿修罗自有其命运,即为了生存让双手沾满鲜血。要改变其命运的不是他自己,而是高僧和若狭两人,高僧砍下自己左臂给他,要他用人性去压制兽性,若狭用爱去抚慰他,收回他的镰刀,后来宁死不吃人肉。他们努力把阿修罗推上另一条符合人类的道路,然而都失败了。阿修罗正是因为走着自己那条血腥的道路才在仇恨与战火中生存下来,最终阿修罗与若狭,生存与死亡,狭路相逢,擦身而过。高僧因此明白,人是难以舍弃自身兽性的,也正因如此才能在生存斗争中胜出,“即使背负起罪业,也不辜负这条上天赐予的生命,努力活下去,世界因此而美丽。”这是本片对人类宿命的看法。
父母之爱在《哪吒》里很简单,父爱和母爱也区分得不明显,李靖替儿赴死的举动其实没有很明显的父爱的特征,只是泛泛的父母之爱。在《阿修罗》里,阿修罗虽然没有父母,却有对应的角色,而且区分得非常明显。高僧代表的是父亲,父爱的特点是有条件,代表的是社会、法律、规则。高僧给阿修罗粥,但条件是要他念“南无阿弥陀佛”,后来他再次出现时,用严厉的手段教阿修罗用人性克制兽性。若狭代表的是母亲,母爱的特点是无条件,代表的是自然。若狭无条件地收养阿修罗,给他饭团吃也没有要求,反倒是阿修罗主动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即使阿修罗抢走镰刀,若狭也并不斥责他。正因为有父母之爱,阿修罗的人性才能觉醒。除此之外,高僧的爱还代表神爱,而若狭对于阿修罗还是情爱的对象。在多数情况下,母亲会成为情爱最初的对象,阿修罗也不例外。
两部电影讲的都是小恶魔的成长故事,因此才会同时涉及到这三个主题。除此之外,《哪吒》还讲到太乙真人和敖丙的故事。

阿修罗アシュラ(2012)

又名:Asura

上映日期:2012-06-18(上海电影节) / 2012-09-29(日本)片长:76分钟

主演:野泽雅子 林原惠美 玄田哲章 平田广明 岛田敏 山像香 山口 

导演:佐藤敬一 编剧:高桥郁子 Ikuko Takahashi

阿修罗的影评

Siri
Siri • 阿修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