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有鬼》:你我见证“微时代”





■文/慕容天涯

《微博有鬼》系列的出现,预示了微电影这种新兴形式的崛起。从今年初,某些大品牌广告主们开启微电影新模式,并将其“微”处理后。如何拍摄一些可看且符合“微时代”特质的微电影,就成为了很多人敢想,却未必敢做的影视新项目。

于是乎,当《微博有鬼》这样的片子出现后,其意义大于品质的先驱者身份值得肯定。而如若能够在品质上有所收获,便可算作意外之喜了。

好在,目前看来,10月18日已然出现的首部曲《目击者》和25日的《私信》,都达到了“意义巨大”这一效果,除此之外,细细观赏两部作品。作为电影可谓值得玩味品鉴一二。

何谓“微时代”?相信很简单的回答便可让人知晓:在微博上,你接触到了另一个世界。《目击者》用一个看似娓娓道来的故事,让观众很看便有了极强的代入感。一场车祸,改变的是三个人的命运,参与的是所有跟微博有关的人。让观众瞬间融入到这个故事之中。片中,不但网络热词众多“小三、偷拍、八卦、炒作、人肉、围观”你方唱罢我登场,且将微博对于生活的意义显现得淋漓尽致。人们习惯用微博表达不满,传递好奇,围观火爆的事件,甚至不动神色且不动脑的点下“转发”,去促成一桩好事或者导致杯具的上演。

以片中的男主角鲍小川为例,他有着典型的微博控特质,习惯将热情隐藏在生活之外的另一个平行世界——“微博”。这个小小的手机视窗和电脑屏幕,让人们的分享欲望翻倍,胆量翻倍,表达欲望翻倍。在微博上,这另一个“我”的不假思索和突飞猛进,与这个时代的快速一致,飞速传播一致。最终造成了一件事——失控。如若你将《目击者》仔细的观赏完毕,会发现这是一个用微博反“微博”的故事。但这个故事很好,最起码的一点它直击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当真假难辨,善恶难分,微博的这种疯狂究竟是好是坏?

而第二部《私信》比起首部曲《目击者》的四平八稳,追求了风格化的路子。前者那种小清新的画面,悠扬的钢琴曲配乐全部消失殆尽,只剩下令人难以描绘的火爆与炽烈。当然,这种封闭空间的对话处理,和特写镜头下女主角稍感狰狞的面孔,让两部作品显得泾渭分明。如果前者是主要讲述的是“微博”,那么这部的确在侧重“有鬼”。而且是每个人心里那个虚荣、自私、贪婪和不愿意面对的鬼。女主人公那农村女孩的身份,挣扎上位的过程,甚至疯狂排挤同事,不择手段的做法,都让一封所谓的“私信”来对我们自己拷问个不停。也让我们思考:有的时候,是不是我们并没有微博所表达的那么美好?而微博本身,不但是个万花筒也更是一面照妖镜。

当然,作为微电影,两部片子也有着这种新生事物的特质。前者侧重于“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细致,对于剧情的设置比较到位,纵使PK并不精通故事的国产大片也不落下风,且峰回路转的结局更是让人有着意外之喜。当然如若说道缺陷,其擅用镜头语言的风格让吃惯了爆米花的观众有点迷糊,这从很多网友在观看后议论剧情的走向便可知一二。至于后一部《私信》,实际上稍显血腥和诡异的视觉风格倒是契合了“有鬼”二字的精髓。反倒不算是瑕疵。这两部的品质不俗,也让我更期待月底31号的那部《@谁谁》,看看三部曲是否有个好的尾声。

鬼不在别处,在心里。微时代的一切就是这样,微博是个四面八方信息汇集的重点,只要你打开电脑迫不及待的点击收藏夹,拿出手机第一时间按下客户端,拍照之后随手上传,遇到愤怒之事怒不可遏转发,看到不平之声立刻评论声援……

那么对不起。你就在“微时代”。

这个“微时代”实则已来临,你我亦都在其中。






整体质量:★★★☆
  演员表演:★★★☆
  音画效果:★★★☆
  娱乐指数:★★★★






微博有鬼 第一季(2011)

又名:微博有鬼I

上映日期:2011-10-18(中国大陆)片长:65分钟

主演:杜海涛 刘陆 王若伊 

导演:吴国勇 金赫 郭正定 编剧:徐伊亮 Yiliang Xu/吴国勇/金赫/张大鹏/刘季/郭正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