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鲸男孩》不是纯粹的艺术电影,但是导演很高明地将一系列复杂的信息放进了这个逻辑自洽的有趣故事中,这使它优于很多故作深沉的“艺术电影”。

电影中有几个我特别喜欢的意象:最窄处只有86公里白领海峡;日期变更线一边是过去、一边是未来;北极苔原上史前巨兽的遗骨。

导演是怎样来运用这一系列意象的呢?

首先他构建了一个双重性的文本。观众最直观,也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楚科奇和美国的双重叠影。

我之所以不说俄罗斯,是因为这个电影中的俄罗斯元素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虽然在俄罗斯国境内,但楚科奇是蒙古北方人种的一支,人种特征非常明显,而且保留着自己文化传统。比如少年的爷爷,还有一些居民都不说俄语,坚持讲本民族的语言。

对比之下,剧中只有一个高加索人种的俄国人,是一个来到村子里的放浪女子,也可能是个妓女。这里面关于文化侵蚀的暗喻已经很明显了。

相反,在少年的世界中,那个身在底特律,在网上进行色情直播的女孩,却被赋予了另一层涵义。这个后面会说到。

在日期变更线上,左边的美国代表着未来,右边的楚科奇代表着过去,这点在这两种文化的对比中才说得通。而且带少年认识变更线的,同样是两个楚科奇人。

正是以直观的双重性为基础,叙事文本的双重性才不显得突兀。只要仔细看,电影前后两段的风格是截然不同的。前半段更像一部少年电影,直接、单纯、真挚,镜头语言也是dogma的纪实风格。有时又非常有趣,比如少年的手淫故意和修锅的声音保持一致等。

但是,电影的后半段会让你有种在看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的感觉,而且特别像《潜行者》的风格 —— 暗夜篝火中出现的神灵、雾气弥漫的北极苔原、河中的一群死鱼,巨大的神秘兽骨,突然变化的场景,还有玄妙的台词 — “我已经好几年没回过村子了”。等等。

但是这两种迥异的文本风格放在一起,并没有不合逻辑的感觉,观者反而会容易接受。这里就牵涉到导演怎样来编织他的三层主题。

第一层主题,是最浅显的主题,青春期少年的懵懂和冲动。

第二层主题,是核心主题,就是新旧文化的碰撞,对应着双重文本中的双方。我们看到楚科奇社区生活大概还是80年代中期俄罗斯的流行文化中,当然他们的生产方式,也就是捕鲸,更是上千年的传统。他们现在面对的,是全新的互联网冲击,这对他们精神世界的冲击是非常强大的。

当代中国人对这个冲击的感受已经很钝化了。但是你可以设想一下,当我们在玩小霸王的时候,突然有人带我们领略今天互联网世界光怪陆离的景象,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第三层主题,既是推动戏剧逻辑的一个重要动力,也是双重文本得以成立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就是“误读”。

误读,存在于巨大的文化落差中。少年以为666少女是在和自己交流,他还为此学习英语,与朋友吃醋,甚至想去底特律救她。聊天室里的真相如何,我觉得就不必再多说了。

各种误读在剧本中还有很多。例如少年在美国巡警的船上用俄语说自己爱上了一个底特律少女。但是巡警不懂俄语,但是他猜到了少年是去找爱人的。但他理解的爱是一种性感的欲望,这与少年对爱的理解是不同的。

你们看,这时误读这个主题又回到了文本的双重性特征中。

所以,这最终是一个楚科奇少年的灵魂之旅的故事,最后一幕的老爷爷形成了最后一个双重暗喻。老爷爷就是少年,少年就是老爷爷,因为历史和文化在这里是凝固的,但是当他以为自己要死的时候,死神并没有降临,这就是希望所在。


捕鲸男孩Китобой(2020)

又名:The Whale Boy / Kitoboy / The Whaler Boy

上映日期:2020-09-02(威尼斯电影节)片长:94分钟

主演:克里斯蒂娜·阿斯姆斯 阿里耶·沃索尔特 Vladimir O 

导演:菲利普·尤里耶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