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私人放映厅看了影片的导演剪辑版,超出预期。没有明星加持,又是处女作,却避开了一切国产文艺片惯用伎俩,即假装深沉的苦逼脸和毫无意义的长镜头,不装大师,令人欣慰。

很多人给片子贴了昆汀的标签,而我个人觉得《雾山》剧作之缜密、风格之干练,六线叙事的闭环结构更有科恩兄弟的风格,尤其让我想起《阅后即焚》,当然,二者在故事主题方面相去甚远,《阅后即焚》是典型的戏谑中产阶级的黑色幽默,《雾山》则表达了更多社会阶级矛盾之下底层的苦涩,不过导演用烧脑的结构、游戏化的细节交织,很好的遮盖了这一主题必然导致的、某些阶层受到冒犯的后果(狡黠脸)。

三年前的《心迷宫》也采用了这样的叙事结构,但是主题层面远达不到《雾山》的高度,后者对人性的解剖,个人以为甚可媲美《三块广告牌》。《心迷宫》和《阅后即焚》一样,更多的是荒诞、戏谑、导演想要炫技的私心,而《雾山》如《三块广告牌》一样——弱小的人物裹挟在抓不住控不了的复杂事件中、挣扎而无望、想要宣泄又无力、只有笨拙的解气——描绘得十分通透。

导演的技法非常纯熟,将蒙太奇用到了极致,可以说,整个片子的大框架都采取了杂耍蒙太奇的手法——平行蒙太奇和复现蒙太奇、对比蒙太奇相结合,时间的重复、空间的重叠,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以不同人物视角为切入点的不同事件,组合成一系列相互映衬、相互影响的事件,当然,这样的手法并不新鲜,也不是我在这里想要阐释分析的,电影真正让我感动的部分,是导演对于人性的把握。据我所知,左志国导演是基督教徒,所以,他对人性的多面是包容的,在他的故事里,没有极恶之人,再坏的人也有家人,每个环节中的受害者,都不是无辜的,每个施暴者也有各自的无可奈何。我想导演在创作剧本时,每个人物的小传起码一万字吧?真正达到了去标签化、去脸谱化,煤老板不是脑满肠肥,当官的不是自私跋扈,雌雄大盗没有冷酷无情,杀手也不是疯狂变态,连警察和逃犯都有可能是小学同学。导演没有刻意将善恶推到极致,而是让人性客观展现、自然流淌,善念不轻易流于表面,恶意也都夹杂悲悯之心,导演一定是个内心很温柔的人。

另一方面,导演在选角的精准度上也很出色。因为演员阵容没有明星咖位,为了避开这项弱势,导演聪明的将篇幅平均在每个人物身上,看上去,六条线六组人物关系各为主角,视角转换自如,没有真正的主人公,但是却并不妨碍人物的有趣——

矿工军坡的女儿重病需要用钱,他找煤老板讨薪,不给,便顺手拐走了他的女儿。他木讷、沉默、愚钝、懦弱,这样的绑匪即便孤注一掷,也注定了失败收场,当他偶遇雌雄大盗被识破,没有更多挣扎便屈从了,他总是习惯于屈从,而最后他和赎金都掉入深坑,面对自己的性命和象征着女儿性命的赎金,他选择了自己求生,一张钞票都没有带出来。

煤老板的造型不同以往,身材高大,一脸正气,连说话都不曾大声,怎么看也不是个恶人,金钱只是世俗的认知,大环境不好,他自然也是麻烦缠身,被合伙人威胁,被矿务局长使唤、甚至被暴徒的枪指着脑门,一贯的冷静,相比之下,矿工讨债是他最小的麻烦,矿工是威胁最小的人。结果,当这个被忽视的弱小力量爆发了,便成了一连串问题中最棘手的那个,但他能放下其他的事专门解决这件事吗?他不能,他的问题只是他个人的,就像矿工的女儿病重,又能在谁那里得到共情呢?自己的愤怒没有权利施加给旁人,维系基本的交往惯式,是《雾山》中的人物高明于《三块广告牌》的地方,这也是中国社会的人情世故比美国复杂的地方。

煤老板的弟弟犯了事,躲到山里,成了逃犯。他一副痞相,过于旺盛的精力,自以为很江湖很义气,自身难保还总想着帮哥哥解决问题,教训那个纠缠滋事的合伙人,观众始终期待着弟弟爆发凶恶残虐,可他直到最后依然是平凡人的拳脚泄愤,血气冲动却未及搏命的虚张声势。人在现实中挣扎,其实并没有那么戏剧化,理性总能战胜冲动,活在法制社会的“我”,才不会抛开自我为他人搏命,哪有什么江湖,哪有那么戏剧?包括矿务局长买凶的几个社会混混,看上去是一个杀手帮派,大哥带小弟,所谓的侠义,但这种仪式感包裹下的虚假满足,并不能支撑真实的自我,他们明白这单生意的价码和价值,有着等价交换的分寸。既然目标死了,不能把麻烦惹到自己身上,只能焚尸灭迹,而对于老板交待的杀人灭口,这似乎有点超出范围了,所以违命也是合情合理。人物的真实反应冲淡了过多巧合交织的戏剧性,让故事更加可信。

还有那个好赌的合伙人,面对老父和幼子,总想着改过自新重新开始,观众相信他吗?导演没有给他更多的空间去展现种种可能性,但是他所面对的一切,难道不是那些成瘾的赌徒也曾面对过的吗?明知对不起家人,心底无数次发誓,可实在忍不住啊!挣扎之后依然无法摆脱心魔,或许死亡是种解脱。

仙人跳的雌雄大盗,情感关系最为复杂。他们最初应该不是爱人,只是合作伙伴,日久生情吧,男人总是看着女人为“钓鱼”宽衣解带,他嫉妒,又伴随着对女人的轻蔑,女人是感情的动物,她如果不爱男人,怎么会一次次为他冒险,嘴上说着不干了,最后还是顺从的跟随,他们之间有爱吗?应该是有的,可当男人真的将女人压在身下,女人却抗拒着,我想这是身体语言传递的信号,让女人明白了他对她究竟是深情?还是在宣泄?

除了六组人物关系的冲突,我还想说说片中出现的四个孩子。生了大病的军坡女儿,被绑架的煤老板女儿静怡,矿务局长的儿子,合伙人邱伟的儿子。最可怜的就是最后那个。军坡的女儿虽然病着,可她的病房里挤满了关心她的亲人,围坐在一起真心实意的想着办法,她有力量。静怡虽然是矛盾的中心,被绑架,却从未受到伤害,甚至绑匪都对她疼爱有加,这个陌生的小女孩对他们来说只是过客,像小猫小狗一样只要付出一些生而为人最基本的怜悯,给点吃的,没有更多的负累和责任。矿务局长的儿子,不敢说他生活在这样父母貌合神离的家庭中能否感到真正的幸福,但是起码,衣食无忧,寒冬腊月生了病,也不需要在寒风中等车。最后就是合伙人邱伟的儿子,小小年纪,独自照顾着病榻上的爷爷,独自面对亲人的死亡,当久未归家的父亲出现在他面前,他没有撒娇,没有埋怨,没有眼泪,只是冷静的告诉父亲,爷爷已经死了很久了,横尸炕上等着父亲回来张罗后事,他幼小而坚强的心是否已变得坚硬冰冷,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这不是他这个年纪应该承受的,而最后,父亲尸沉湖底,他等不到父亲回来了,或许对他来说,会以为父亲再次违背承诺,没有真正醒悟,他会伤心吗?或许不会,他已习惯失望,如果他知道了父亲的死讯,会是什么样的反应?像对待爷爷的死一样?导演并没有让我们直面这个孩子的心,只是我们可以想象,以后的生活,他会面临什么,他甚至来不及痛苦忧愁,现实汹涌的苦难便会扑面而来。

最后想提醒大家观影时注意片中那把枪,可谓是经典剧作中道具必出三次的成功典型。第一次出现便喻示了最后凶案的发生,但却没有一颗子弹真正完成枪的使命——致人性命,它传递于几个人物手中,意义不同,喻意也不同,由于只看了一遍,害怕在细节上说错,也不想做太多剧透,所以更多细节等电影上映后,二刷三刷,然后再做分析解读,至于是否过度解读了,那就仁者见仁吧。当然,二刷三刷是必然值得的。


云雾笼罩的山峰(2018)

又名:路遇不熟 / 罪中罪 / Out of Crimes

上映日期:2019-04-26(中国大陆) / 2018-10-18(华沙电影节)片长:91分钟

主演:王海涛 任青安 丁建钧 董博 龙水林 李珏 王上 

导演:左志国 编剧:左志国 Zhiguo Z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