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1-30

机动杀人:模仿者的游戏

这个世界上有一类是模仿者。
他们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最终选择成为一个模仿者。
模仿者很容易辨别。比如你身边有一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朋友,外在表现为左右逢源,其实内在的他是一个模仿者。他在模仿交谈对方谈话思维,甚至为了拉近关系可能模仿交谈即刻对方的吃饭的口味,划手机的动作。又或者朋友中有一个或者几个和外国人较了朋友或谈了有钱的男性朋友,模仿者会立刻主动勾搭身边的外国人,并在朋友圈或其他社交平台隐形宣布这件事。值得注意的事是,模仿者性格极其不稳定,就是传说中的不靠谱,另,女性模仿者多于男性。举一个例子,我一个朋友在和自己女朋友同居,结婚后,发现对方不是自己想的那个样子,或者不是平时他所见到的样子,该朋友将这件事归于“把对方想的太完美”。但更重要的内在原因是,他的女朋友是一个模仿者。这位女性在模仿自己眼中完美的女性,但模仿只能远距离实现,当两个人关系拉近比如结婚、同居后,模仿者就会暴露,通常的表现是暴躁、两人相处无趣、无语,行为风格改变,最后一个阶段是出轨---摊牌离婚。很不幸,我这个朋友婚后生活完全遵从女性模仿者的路线,女性模仿者在外面寻找到了新的要模仿对象,开始寻找借口、途径提出离婚。我敢肯定的是,模仿者不会得到幸福,因为模仿随着两人距离的推进,终会被怀疑、识破,女性模仿者会像电影中的男凶手一样,再次抛弃自己的现有身份,寻找下一位她想要模仿的角色。
抛开现实心理学,且谈电影。男主就是一个典型的模仿者,不断寻找新的人际关系、新的社会角色,模仿他看上的角色,但随着时间的累积,他必然会抛弃现有身份、地位、人际关系,从新开始新的生活。这样的男性即使不是杀手,也是一个人渣。男主如同我上述所讲的女模仿者一样,会抛弃妻子、老公、孩子,去寻找新的吸引她/他的角色,继续生活。这类人还有一个共同特点,依赖父母,但又拒绝父母。因为模仿者在模仿他人的时候,需要一个参考物不断警示自己的真实身份,父母就是她/他的客观参照物。很多评论说,孩子是万金油。我去!这些评论你们懂心理学吗?即使有孩子、有老公、老婆,模仿者也会抛弃他们。
最后一句废话:请做自己,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寻找真实的感受,热爱真我。

机动杀人Taking Lives(2004)

又名:尸人交易

上映日期:2004-03-19片长:103分钟

主演:安吉丽娜·朱莉 伊桑·霍克 基弗·萨瑟兰 吉娜·罗兰兹 奥利 

导演:D·J·卡卢索 编剧:Michael Pye/乔恩·波克坎普 Jon Bokenkamp

机动杀人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