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看着感动。其设计之巧,寓意之切,可谓得之。

首先说片中的主题,是主人公寻找自信。自信一词说的通俗。往小里说是一个人的心理姿态,往大里说其实就是一个人在世界上心安的依归处。真正的自信就是一个人的心安。也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安身立命。要达到这一点,是很难的。所以人人都在找自信,找心安。于是乎,有的人创业,有的人当官,有的人信仰宗教,有的人建立家庭。总之,这个社会上,不论王侯将相,还是乞丐平民,看似忙忙碌碌,实际上本质上都是在找心安,也就是找自信。一个人找到自信,也就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大家不论是追求名利,获得认同感,还是信仰宗教,任性去旅行,都是因为自身的迷茫。所以不客气地说,人这一生不论怎么渡过,本质上都是在寻找自信的过程而已。只是形式不同。但就这一点来说,片子的立意就很深刻。

其次,是片中的人物。片子中自始至终只有一个演员。其实就是演的一个人。但是就是这一个人,却遇到了不同阶段的自己。这里可以做两种层面的理解。一个是,其实我们在人生追求自信的过程中一直都在变化。但是我们自己往往意识不到这种变化。如果我们让每个阶段的自己相遇,那么这种冲突就很明显了。二是其实我们平常所遇到的人都是我们自己而已。都是在追寻自信的自己。只是这些“我”与现在这个我的阶段不一样,所以也就产生了各种不同。

这部片子,对于当下的每个人,都有直接的启示意义。


明白了这两点,我们就可以看看剧中的形象隐喻了:

首先,主角一开始拿着一张照片在寻找“自信”这个地方。这时候,主角是执着的,也是迷茫无助的。而一位“过来人”,也就是第二个他帮助了他自己,淡然一笑,没说自信到底在哪。而是并告诉他,往前走,不要回头。这个“他”代表了那些意见领悟生活真谛的人。之所以未做过多说明,是因为明白这些需要他自己追寻经历才能明白。

于是主角开车前行,途中碰到了第三个自己。这个自己兴奋疯狂。是代表那些经历一番忽然恍然大悟的人。他们历经磨难困难,终于找到了方向。就好比佛教中悟了道的人,了然了用功的方向。但是有意思的是,他的举止令主角不理解,他要走的方向更是与主角的探寻之路背道而驰。这代表了层次和阶段不一样时,很多事情不仅没法相互理解,甚至看上去还是相反的。

于是,一番折腾,主角又回到了小镇上。主角本来想开车去探索,但又回到了原地,因此有些受挫。他去那家小酒馆亦是要恢复或沉沦一下。于是在酒馆里,他遇到了第四个自己。第四个自己是正处于低谷期的自己。这时候的他被自卑挫败的悲观情绪淹没,甚至放弃了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想要放弃,随波逐流。我们在人生阶段中总是难免会经历这种阶段。主角受这种负能量的影响,于是第二次又把车开回来。

这里有一个问题。离开小镇很难吗?不难。有车有路,开出去就是了。可是主角折腾了半天,却总是折回来,又回到了这个荒凉寂寞的小镇。片中这个小镇的格调设计的非常到位。凸显了一种寥寂而又孤独的境地。这其实就是隐喻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牢笼”。我们经常会觉得自己到了某一个瓶颈,无法突破,似乎被困在一个小天地里,迷茫而惶惶不知所措。这时候我们总想踏出去,去开拓新的天地。但是却就是踏不出去。就像主角一样因为各种事情反复折回来。

于是,当主角最后也打算放弃的时候,他忽然通过一点线索找到了方向。原来“自信”是存在的。于是他恍然大悟,疯疯癫癫,就变成了片子中的第三个自己。而年轻的第一个自己却如他当初一样,不明就里。

当然,他发现原来自己苦苦追寻的“自信”竟然是原来的原点。于是回到了“看山还是山”的境界。这种哲学经常被人提起,但事实上,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这里面的真实与受用。其实这就是佛家中所说的,心外求法,皆为外道。一切真理其实都是向内寻得的。但是人们一开始总免不了往外去寻求。至于什么时候能明白过来,就要看造化了。

最后,主角找到了“自信”,并且顺其自然拍成了照片。这位“得道人”给后面的人留下了这张可以依赖的线索与目标。就好像圣人先贤为我们留下的经典智慧一样。而从另一个意义上说,这些都是“我”。正因为潜在的自我中有这种到达“自信”目的地的体验,所以才促成了最开始那个无知的“我”去寻找“自信”的原动力。这就像是,每个人懵懵懂懂地去追求善和真理,其实皆是因为自己埋藏的那一点佛性。

V50号公路The Route V50(2004)

主演: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斯蒂芬·弗雷斯 编剧:Ed Roe/Bertrand Fleuret/Lorenzo De Rita

V50号公路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