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08

1917:观影笔记


#观影笔记# 打开《1917》之前我绝对想不到我会看一部战争片,也绝对想不到我会去看一部一镜到底的电影。前者是因为战争片从来不是我的偏好类型,它意味着冷硬、残酷、干燥、铁血、男性视角。而后者,我对技术保持一种谨慎的距离,一镜到底总是摆脱不了炫技的嫌疑。但是看完这部电影我愿意放弃以上两点,为这部电影给出我的最高赞美。它是一部如此“柔软”的战争电影,对你没看错,它是如此柔软而残酷。而技术这次真正让我感受到了它是为剧作服务的。此刻我坐在书桌前开始为它写下一些我的私人感受,我浑身颤抖不能自已,我控制住敲打键盘的手指,它让我泪流满面。

《1917》的剧情只有一句话:1917年4月6日,一战中极其普通的一天,两位年轻的英国士兵威廉姆.史考菲William Schofield和布莱克Blake被任命带着一封取消进攻的军令,穿越死亡地带把信送到几十英里外的德文郡第二军团,以防1600人的军团踏入德军的陷阱全军覆灭。

史考菲是已经上过前线的老兵,布莱克则从没去过前线,他天真而热情,参军的目的只是听说能吃饱饭而做牧师不行。他的哥哥在第二军团做中尉,为了挽救哥哥的性命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自此这两个年轻人踏上了未知旅程。这时观众跟随着镜头贴身跟着他们走,这种沉浸感使观众成为不在现场的第三人。我看到广袤荒凉的原野布满铁丝网,路边是随处散落的马匹牛羊和人类的尸体,及残肢。他们穿越泥泞的湿地、水沟、炸毁的战壕,看见死亡也看见废墟墙外的樱花。布莱克对史考菲叨叨德军地道里的老鼠比他们阵地里吃得肥,他认为史考菲不该把获得的军功章给一个陌生的法国中尉只为换一瓶酒,他告诉史考菲他们共同认识的战友的军功章是假冒的,并不是战功而是被老鼠咬掉了耳朵,他告诉史考菲他的母亲种了一园子的果树所以他认得废墟墙外的樱花是什么品种。他对史考菲说我们要救那位被英军轰炸机击落的受伤德军飞行员的性命。他死了,死于他想拯救的德军飞行员手里的一把小匕首。当史考菲安置好布莱克的遗体,坐上路过的另一军营士兵的卡车车厢后座时,他听着耳边的老兵们就像几个小时前他和布莱克闲聊的那样说着无聊的玩笑,他望向原野。

史考菲继续着失去战友的旅程,他需要单身穿越德军残部的活动区域。他走过断桥躲避从远处窗口射出来的冷枪,躲避德军残部的追捕闯进地下室看见一个年轻姑娘带着捡到的小婴儿独自躲藏在这里,他看见冲天的火光焚烧教堂(这一幕让我想起《拿破仑》里焚烧的莫斯科城),他掉落水潭跌落瀑布被河水冲刷到岸边,爬过堆积成巨人观的尸体,他看到眼前英军的集结部队正坐在地上休息,领队在唱那首讲述《出埃及记》的圣歌。他终于抵达目的地营地,他以为任务即将完成他可以解脱了,但迎面而来的战火告诉他第二军团的上校已经下令开战,他看到的是第二批的士兵,第一批已经集结上战场了。他来不及阻止,他不能救下所有1600人毫发无损。上校终于下令停止进攻准备撤退,他看到野战医院随处躺着的战场上撤下来伤亡士兵。他找到了布莱克的哥哥把遗物交还给他。终于史考菲再次坐到树下,像电影第一幕镜头那样,只不过这次没有他的战友布莱克。

电影就这样结束了但思考不会停止。全片不是宏大叙事,它记录的这段并不是史书上浓墨重彩的著名战役,它甚至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印记只不过来自于一位亲历者的口述记录。镜头带领观众随着两个普通人的视角深入战场,它呈现真实和残酷。同时镜头又展现自然景观的美,当废墟和炮火成为底色美被摧毁,太让人心碎。观看的时候我不停在想,或许是时候直面这些影像和画面了,它发生在过去也存在于将来。作为普通人如何在乱世中安定自己,如果发生战争该怎么办?这一切都没有答案,我不知道。就像过去的三年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去年该怎么办。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问过这个问题,当年看的时候我从来没想过几年后我可以从这个角度看这部电影,它就像一个预言。如果从《1917》到《比利林恩》是一个循环,那么现在我走在哪一步?

最后我想罗列一下饰演配角的我的一众英国男神团,按先后出场顺序他们是Colin Firth, Andrew Scott, Mark Strong, Benedict Cumberbatch。感谢那些我热爱的着迷的人、物、事带给我的微光。


1917(2019)

又名:1917:逆战救兵(港) / 一九一七

上映日期:2020(中国大陆) / 2019-12-25(美国) / 2020-01-10(英国)片长:119分钟

主演:乔治·麦凯 迪恩·查尔斯·查普曼 科林·费尔斯 本尼迪克特· 

导演:萨姆·门德斯 编剧:萨姆·门德斯 Sam Mendes/克里斯蒂·威尔逊-凯恩斯 Krysty Wilson-Cair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