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是一部车,雪铁龙公司在50-60年代生产,由于概念超前,设计完美,被认为是可以充分体现人类聪明才智的经典工业作品,而这样一部车出现在一个亚洲女导演的电影中,充当一件非常重要的道具,那么,它肯定代表了一个概念。果不其然,导演罗卓瑶说:“第一,這部車在五十年代出現時她的設計意念比其他車輛先行一步,那時的commercial將這部車塑造成一支飛上天的火箭,Roland Barthes也曾將這車形容成從天而降的東西,若要追求man-made perfection 的話,這車當之無愧。第二,這電影的主題觸及人的後現代存在就是在現在科技中打轉,人可以像God一樣設計出好完美的東西,但人是否God呢﹖是否可以做到God呢﹖而這部車的名字GS代表了Goddess(女神) ”(电影双周刊)

其实即使女神是一个多么西方化的东西,或者导演要表达的理念也很西方,但这部电影很东方,电影音乐是东方的,画面是东方的,虽然经过漂洗的胶片呈现的却不是东方的色彩。因为导演的移民背景,所以这部澳大利亚电影成了一部非澳洲电影,日本男主角和澳洲女主角,东西方的文化碰撞成了该部电影不可缺少的元素,然后是故事,有杀戮、强奸、乱伦、恋童等东西出现,则这则故事就有了太多的后现代色彩。

电影中的盲女似乎是她外公的女儿,也就是说是妈妈和外公的后代,外公本来是一个葡萄庄园的农场主,精于酿酒,但是外婆红杏出墙与人私奔,这对外公的打击非常大,与女儿相依为命,却发展出一段不伦之恋。母亲自小就有罪恶感,所以强迫盲女对神忏悔。母亲出去工作,开着那辆1967年出厂的“女神”,每次回到他们只有一辆拖车的家(他们已经穷到住在拖车里),女儿都会说:“他今天摸我”“他今天脱我的衣服”“他今天把我弄得很疼”,而母亲只能一次一次带着她去一座破落的教堂忏悔,由于执著和疯狂,最后点燃教堂,企图与女儿同归于尽,洗刷前世今生的罪孽。盲女侥幸逃脱了,连同女神一起被人收养。

故事是牵强的故事,少不了的,电影最后的原罪、选择、宽恕和解脱,套路老成,没有新意。

日本青年就像一具衰神,大大增加了电影中的意外死亡比率。他的朋友解开了一个密码,可以让他成为千万富翁,但是却在街角车祸丧生;他在网上谈妥了“女神”的价格(就是这辆车),到达澳洲却发现两夫妇因为分赃不均,丈夫轰掉了妻子的脑袋,然后咬抢管自杀了。这个家伙太衰了,显得故事极其不可信。当然,青年遇到了盲女,由于“女神”的强烈诱惑而答应去找车主,其实盲女是去找他的“父亲”,并且练习好了听风辨物,功夫堪与柯镇恶大侠相比,准备到时候一枪结果恶棍的性命。于是,两个人开始了穿越澳洲腹地的旅行。

故事在旅行途中展开,伴随着盲女的凄惨回忆和雪铁龙“女神”的精美广告片。澳洲,地广人稀,天高云淡,色彩斑斓,故事不是好故事,但是景色是好景色,并且女主角很漂亮,演技一流(凭该片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所以还算得一部好看的电影。

2004年4月

寻找1967的女神The Goddess of 1967(2000)

又名:女神1967 / 遇上1967的女神

上映日期:2000-09-02(威尼斯电影节)/2001-04-25(澳大利亚)片长:119分钟

主演:罗丝·伯恩 黑川力矢 尼古拉斯·霍普 伊丽丝·麦克雷迪 Ti 

导演:罗卓瑶 编剧:方令正 Eddie Ling-Ching Fong/罗卓瑶

寻找1967的女神的影评

JENCI
JENCI • 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