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6-09

背靠背,脸对脸:国产神作


1994年,世界电影神年的国产神作,看罢禁不住拍案叫绝。朴实无华的生活电影,足足有140分钟,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竟然丝毫不觉拖沓。

人物关系层层交迭,长辈平辈上下级,夫妻同事暧昧对象。明线暗线处处有铺垫,人际中的你来我往客套话全是学问,官场上的一招一式阴阳谋尽是奥妙,活脱脱的一出当代官场宫斗记。

这是一部完完全全拍给国人看的电影。如果你经历过90年代,它像生活纪录片。那些服饰场景,面孔口号,种种与时代摩擦产生痕迹,定会勾起你尘封的记忆。它又像事业单位人员的入职培训片,如果你是体制内的芸芸众生,还能精准的在人物角色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带着尴尬的讪笑。它还是华夏人情风俗的介绍片,如果你在国内的氛围里生活成长,那些啼笑皆非的麻烦事和极具特色的处事之道,会让你有种来自心底的说透了般的熟悉,夹杂着慌乱不安。

出场人物大大小小有十数人,从投资商人到小鞋匠,从一把手到小会计,各个活灵活现又心怀鬼胎。如同棋盘上的棋子,身份地位各不相同,又保持着唇亡齿寒的依赖与刺刀见红的不合。背靠背,脸对脸,在各自的圈子里相互抱团,在利益的分界线上微妙的摇摆踱步着。庙小妖风大,不露痕迹的深刻。

首先来谈谈官道。
电影的主角王双利,做了三年文化馆的代馆长,一个小城镇的基层干部。出身草根,有能力风评不俗,群众人缘好,善于察言观色之余,处事圆滑世故。几乎用尽了他所在的阶层可以行使的权力和方法,但他就是升不到正职。个中滋味自然是五味杂陈,升不上去的理由众说纷纭,哪怕是不同观众也会有不同的见解。比较现实点的说,一个正值壮年的干部屡屡无法转正,除了得罪上级之大忌,自身后台疲软,关键时刻无人扶君上马也是主因。另一个就是,过于两袖清风,没有以财为器润滑开道,一个小人物,无势无钱到哪都举步维艰。

小聪明限制了小格局,携手同党排除异己,固然是官场常事,但沉迷小圈子也会让上级不悦。等了三年,这条锋芒毕露的鲤鱼仍在望龙门却步。更为残酷的现实就是,如今的阶层日渐固化,再也不是寒门弟子能轻易跨越的了。二十五年前的电影,就早已鞭辟入里。至于如何绊倒zz敌人,影片也指明了一条百试不爽的招数。财政数目有账可查,为人处事难动手脚,男女问题就百口莫辩。放眼当下,官员下马往往跟随着花边丑闻。一旦惹上了这种桃色风波,哪怕不是仕途尽毁也得一蹶不振。

明线上是一个科级干部的任免,暗线还藏着领导阶层的权力纷争,尔虞我诈。这里面的乾坤就不是三言两语能说的清的,也是王双利琢磨了半天都未能参透的玄机。风云莫测的时代,比起力争上游,认清局面,站好队伍才是明哲之道。“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一番至理名言,依然回响在耳边。有些时机过了就不再来了,有些电影到现在就不会有了。

再来说说电影里的一些社会问题。
首当其冲的,就是现在被普遍视为巨大失策的计划生育。王双利已有一女,老爷子一心期待抱孙子,指望着香火传代后继有人。国策当前,作为国家干部只能想着法子出歪招。老爷子得知头胎若有残疾还能生第二胎,竟然想着法子毒哑自己孙女,差点让儿子妻离子散。最后没办法了,王双利还串谋医生开假的残疾证明去换准生证,这种荒唐的行径在当年绝不会只是电影加工的剧情。影片中一些看似褒美的话语,现在仔细回味起来辛辣至极,简直是啪啪的打脸,直戳痛处。

重男轻女,愚昧的封建思想是大家看到的,而隐而未发的是对公平和制度的践踏。没有规则不成方圆,而强势之人却能玩弄规范,利用特权和关系去篡改事实,形成了规则以外的自我体系。这些桥段摆在今天绝对连剧本都通不过,当年还能公映,可见当时创作自由还是相当宽松的。二十五年过去了,社会更加进步了吗,这些情况杜绝减少了吗,无法判断。但是,连反映这种状况的声音都消失了,这无疑是一种退步。

中国电影并不是不好看,更不是没有人。它曾经那么的绝伦过。

——2019.12.7


背靠背,脸对脸(1994)

又名:背对背,脸对脸 / Back to Back, Face to Face / 秋风醉了

上映日期:1994-09-10(多伦多电影节)片长:148分钟

主演:牛振华 雷恪生 李强 句号 王劲松 戈治均 佘南南 张嘉益  

导演:黄建新 杨亚洲 编剧:黄欣 Xin Huang/孙毅安 Yi-an Sun/刘醒龙 Xinglong Liu

背靠背,脸对脸的影评

TAG
TAG • 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