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警探》观影随笔
倔强的猴子
2017.1.25
之前一朋友拍了一部喜剧类的网络电影,后期剪辑时去帮了几天忙,一次忙到中午吃饭时,聊到了喜剧类电影《热血警探》,他说特别棒。他很激动,感觉有很多话要说。问我看过了吗,我说这片子以前就看过了。刚要打开的话匣子就被不会说话的我给关上了。(哈哈哈)
这次回家,无意中又看了这部电影。这次的印象尤为深刻。
这类的故事比较多,通常都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青年,被周围的人所排斥、打压,青年最后通过坚韧不拔的意志,实现了人生逆袭。
我认为《热血警探》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他的人物设定上比较有意思的。主角是一个在工作上雷厉风行,工作效率很高,做事很讲原则,爱工作多于女友。这样一个优秀的人才却被所有同事甚至领导所厌弃,原因是他过于优秀,显得其他人都是不上进,为了“团队”只好把他踢走。主角拍档是一个傻傻的,充满热血的,正直青年。最大的反派却是一大帮老头老太太。最有趣的地方还是他们杀人的理由竟是为了城市市容。这样的故事,借用了喜剧的外衣,内核确是十足的讽刺与荒诞。
其次,还要归功于影片的剪辑。影片开始的两分钟以内就已经交代清楚了主角的性格、经历,以及被调职的原因。这段的剪辑很犀利,对人物的形象的塑造有很多的提升。接下来影片依然延续了这样剪辑风格。主角乘车要去即将任职的村庄。这段的剪辑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看到的都是交通工具不断的运动,而且速度很快,但主角一直没有过多的反应。呈现的效果是,主角被冷冰冰的交通工具无情的带走,虽然主角没说话,我们也能感受到他的无奈与委屈。这就是剪辑所带来的力量。
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情节的设置(当然,演员的表演很棒,毋庸置疑)。
一是,借用其他影视作品出现过的道具重新设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本人阅片有限,暂时只发现了两处。第一处是抱着一盆植物,像极了《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小女孩抱着的盆栽。第二处是影片接近结尾处,主角与超市经理在一堆房子模型里打斗,与日本的奥特曼打怪兽的场景很相似。
二是抖包袱的方式精心设计。主角面对将他调离城市的决定表示不满,要求见领导的上一级,领导刚在拨号,“上一级”立马出现了,决定依然不变,主角还不放弃,要求见大boss,在这一过程中,“上一级”的表演正在欺骗观众,让观众误以为大boss也是通过打电话叫过来。谁知,“上一级”刚要去拿电话,一转头喊了一声,大boss立马开门出现。主角到达村庄后,在上班的前一天晚上,依次抓了一个酒驾,一个随地小便,到达警察局时,却抓了一大帮人。这些都是一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巧妙设计。
影片最燃的一个情节设计就是影片高潮部分,村里的一大帮老头老太太拿着枪像其他电影里的枪战英雄一般战斗,太酷了。

热血警探Hot Fuzz(2007)

又名:爆辣刑警(港) / 终棘警探(台) / 终棘警探 / 热血条子 / 硬派雷子 / 硬派条子

上映日期:2007-02-14(英国)片长:121分钟

主演:西蒙·佩吉 尼克·弗罗斯特 马丁·弗瑞曼 比尔·奈伊 提摩西 

导演:埃德加·赖特 编剧:埃德加·赖特 Edgar Wright/西蒙·佩吉 Simon Pegg

热血警探的影评

素稔
素稔 • 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