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09-02

热血警探:换个电影名行不行

很偶然的有个周末,很必然的窝在家里看电视,又很偶然的选了高清频道,又很必然的选择了这部电影。
选择这场观影之旅完全与电影名无关,甚至为了知道这部电影的名字,我还搜了半天的百度,幸亏有人与我问了同样的问题,“尼古拉斯天使是谁?”其实现在想来,幸亏一开始我不知道电影名,若不然便会当作一般动作片消极处理了。
电影首先吸引我的是一开场对男主人公大段的履历简介,搭配他异常严肃的那张脸,我猜这一定是部喜剧片,这正是我周末消遣所需要的。紧接着上司的出场印证了这一点,他那托在双拳上的笑脸立马让观众读出了笑里藏刀的真谛,果不其然,他要被贬到了乡下,一个叫沙福的小镇。督察与督察长的出场与香港喜剧差不多,统统都是叫曹操曹操必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立马到,方能发挥淬不及防的搞笑气氛,看来文化侵略这种东西真是不容小觑。请督察长前,督察那假装紧张,其实搞怪的表情已经把他们串通一气的小九九暴露无疑,甚至他还像老友一样喊长官的名字,只有男主人公尼古拉斯天使依旧单纯、严肃、气愤地以为还有机会。还是督察长深谙世事,我猜他进来前,一定是在外面安排全警局的人排演欢送仪式,他没有给天使警官多说话的机会,而是开门见山的直接摊牌,我们就是有蓄谋的集体排挤你!你能怎么样呢?我可是督察长!
工作不如意,感情也不爽,在和前女友告别的过程中,天使又遭受到一连串的黑色幽默的打击,从简短的谈话以及他遭受连续打击依旧毫无表情,再以及他不忘观察凶案现场的言论,我们可以完整地判定,他就是个毫无幽默感、从不顾及他人、呆愕死板严肃过头的工作狂。比如他误把前女友珍妮的男同事当作珍妮,跟他说完要调离了,去一个小镇,站在旁边的珍妮纠正他之后,他竟一字不落地又说了一遍。而且他喜欢的植物也挺有意思,一株像极了塑料假花的日本白鹤芋。
讲了这么多,突然觉得自己有点跑题,不过看英国电影,跑题是难免的,你永远也不知道导演想表达什么,也猜不出编剧这么秀细节又是为什么,可是谁又在乎,也许我在想这些过程中,已经陷入了类似于剧中天使警官对沙福镇谋杀案的推理,而真相却又那么赤裸裸的简单,就是因为一帮老头老太看不惯。导演和编剧其实也很简单,观众们喜欢,然后买单。
第二吸引我的地方,是剧中人物的名字,就像一个个人物标签,对于向来都是出场人物众多,故事内容穿插、错节,情节发展异常迅猛的英国电影来说,真是非常的简单、直接、有效,对于我们这些靠字幕看外国电影的人来说,更是福音。
现在让我们来聊聊为什么我想改电影名,除了最后的高潮,我没看出一点热血,而且也没太多夸张的动作,与以往带“血”字的动作电影完全不同,或许改作《沙福镇谋杀案》,拍成侦探电影,再带点宗教色彩就更全面了,或者《警局职场》,拍成都市职场电影,表现斗志昂扬的年轻如何遭遇职场挫折。但是两条线导演都没有采用,还是那句话,一切都服务于商业,服务于英式幽默这个发财点。
当然也有人从《沙福镇谋杀案》这条线索中总结了一些政治寓意,说是“为了维持小镇美好和平安定表象而不断偷偷杀掉违反规范者,麻醉和洗脑居民们也暗示隐射某些隐讳的政治杀人行为,是以恶搞的方式讽刺畸形的社会形态。 ”我却不敢苟同,首先说一点,这片子一点都不恶搞,如果你看过诸如《两杆大烟枪》《海盗电台》《猜火车》,你就会发现这部电影的血统非常纯正、传统,甚至连骂脏话都是那么的英伦范。什么才是恶搞,国产小电影那才叫恶搞,搞脏别人,搞臭自己,搞恶心观众,搞跨国民文化。第二,英国电影并不是美国电影,动不动就挑逗一下欧盟、俄罗斯、中国,或者现在的战斗大热门——叙利亚。我觉得更多是在表现人性的恶和集体犯罪的可怕,看到谁不爽就想让谁消失,这样想法每个人都会有,只是表现出来的方式不同,沙福镇的这帮人就像群恣意妄为、视生命如草芥的魔鬼,但他们的出发点却异常的简单,就像一群一起耍的小孩对待不合群的孩子一样,就是坚决予以打击,而且这种小孩子间人打击有时也非常残忍,甚至会酿成血案。而这却绝不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敢于玩弄的政治游戏,不过有两点到是值得我们警戒,第一就是做事要扎实,不能只在评委那里玩弄面子工程,而无故劳民伤财,第二就是集体的智慧并不一定强大,搞不好会成为某些不良份子的推手,造成祸害。

热血警探Hot Fuzz(2007)

又名:爆辣刑警(港) / 终棘警探(台) / 终棘警探 / 热血条子 / 硬派雷子 / 硬派条子

上映日期:2007-02-14(英国)片长:121分钟

主演:西蒙·佩吉 尼克·弗罗斯特 马丁·弗瑞曼 比尔·奈伊 提摩西 

导演:埃德加·赖特 编剧:埃德加·赖特 Edgar Wright/西蒙·佩吉 Simon Pegg

热血警探的影评

素稔
素稔 • 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