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12-06

河上的爱情:后来就懂了

第一次看《河上的爱情》是09年刚刚开始的时候。
没有字幕,对话只能听懂一半。
看完感觉一般,空空的,似乎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后来又看了一遍、两遍、三遍。
每一次都觉得好看了许多。
只是郭晓冬对着赵涛说“毕业十年了,你是我唯一的性幻想对象”时,依然会觉得有点儿突兀——不是这句话本身突兀,毕竟学生时代的他们都是写诗搞文学的,而是,如若贾樟柯不是刻意追求《站台》和《颐和园》两对情侣的对调,让这句台词由周伟对着余虹去讲,效果无疑会震撼许多。

最神奇的是,依然没有字幕,但对话却全都听懂了。
也许因为,我们自己到了那样的情境当中,自然也会说出类似的话吧。
这就是时间的力量,经历的力量么?
那时候我还没有试过在许久之后会见旧情人。也没有试过许久之后在一群人的饭桌上跟拒绝过我的男同学聊天——不能让其他人看出来,他们全都不晓得,就只有我们两个心怀鬼胎。
那是怎么一回事,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当我还不了解的时候,我会觉着电影不怎么好看。
可是后来,这些都给我硬着头皮经历过了。
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回忆起来,甚至带点儿黑色幽默。

电影里表现的是70后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观。70后的旧情人相见只会彼此淡淡地无所谓地唏嘘,并不会真的爬到床上去来个旧梦重温。
而我从小就是老气横秋沉默寡言的小孩,我觉得我能理解他们。
四岁的时候我妈打了我,唯一的一次,不是因为我在幼儿园欺负小朋友,而是因为我老被他们欺负,妈妈说,我生不出这么窝囊的孩子,你再这样我就不认你了。
其实我真没觉得自己被欺负。你们喜欢漂亮的皮球你们拿去好了,我拿着破皮球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班上有一个弱智的男生,我老跟他在一起,我觉得跟他可以交流。
可我不喜欢妈妈打我。所以我鼓起勇气去跟别人说话,去跟别的小朋友一窝蜂地抢皮球。特别傻。
就这样,多年以后我变成了一个很会聊天的,满脸笑容的,在大多数时候挺讨人喜欢的姑娘。
许多人说跟我在一起如沐春风。我也喜欢让人家如沐春风。从小我就怕别人不高兴,怕给别人带来麻烦。
后来我做过一些人格测试,据说我这样的人往往容易忽略了自己。这是特别不好的一件事儿。
我觉得的确是这么回事儿。

每当我觉得自己快丢了的时候我就去看看郁达夫,看看第六代的那些电影。然后整个人就陷入一种特别阴暗的境界。如此往复,大概一两年循环一次。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只是想说说为什么我会喜欢《河上的爱情》。

河上的爱情(2008)

又名:Cry Me a River

上映日期:2008-08-29片长:20分钟

主演:郝蕾 郭晓东 赵涛 王宏伟 

导演:贾樟柯 编剧:贾樟柯

河上的爱情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