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的是芭特勒圣战后大约80年的星际帝国历史和学派势力分布。圣战发生于现实历史未来约10000年,发生于保罗时间线之前约10000年。“沙丘学派”三部曲时间线位于圣战结束后约80多年。HBO《沙丘:预言》的时间线位于“沙丘学派”后约30多年。
本文全文约4500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本文素材整理自《沙丘学派:姐妹会》,系“沙丘学派”三部曲的第一部。《沙丘:预言》中回忆的情节取自该系列小说。
——————————————
【赛琳娜•芭特勒圣战(Butlerian Jihad)】是发生于保罗时间线前大约10000年的一场重大战争,它是受奴役的人类起而反抗思维机器(Thinking Machine)的解放战争,时间绵延近百年。思维机器是人工智能不经意间创造出来的具有思考能力的机器。其中最强大者叫【奥米诺斯(Omnius,也被称为永恒记忆体)】和【伊拉斯谟(Erasmus,名字出自荷兰哲学家,人文主义者)】,它们也是芭特勒圣战的最终boss。
【赛琳娜•芭特勒(Serena Butler)】是这场战争中的人类军领袖。圣战爆发的导火索,是伊拉斯谟为了向奥米诺斯证明人类对思维机器的忠诚,在大庭广众下将赛琳娜尚在襁褓中的儿子扔下了塔楼。思维机器缺乏人性的部分,所以很难用人类的道德标准去评判。相比奥米诺斯奴役甚至屠杀人类的暴政,伊拉斯谟甚至是更加主张人类和机械和谐共生的那个。但这也掩盖不了它(即便是出于研究目的)杀害甚至解剖了大量人类的事实。
除了思维机器,还存在一种半机械生化人。这是一群主动选择保留少量生物器官,剩余全面机械义体化的人类。他们因为拥有神话故事中巨人一般高大的身躯和强大的震慑感,而被称作泰坦(Titans)。半机械生化人泰坦的领袖叫【阿伽门农(Agamemnon,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他激进而极端地仅仅保留了自己的人类大脑和精子,在享受作为机器的不朽的同时,不定期地培育人类后代。不过他前面的12个孩子都不令他满意,被作为失败的试验品亲手杀死,直到他的第十三个儿子——【沃立安•厄崔迪(Vorian Atreides)】的出生。
阿伽门农非常满意这个儿子,他为沃立安做了延寿治疗,使其可以保持人类的形态,但可以存活更多个世代。但讽刺的是,沃立安在圣战中最终背叛了机器阵营,倒向了人类一方。他亲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成为了人类军的指挥官。在圣战最终决定性的科林战役中,伊拉斯谟以200万人类奴隶作为要挟,要求人类撤军。当时沃立安的副官兼学生【阿布鲁尔德•哈克南(Abulurd Harkonnen)】出于人道主义主张撤退,但沃立安坚持不可避免的牺牲。两人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最终阿布鲁尔德被火线革职并关押起来。圣战结束后,阿布鲁尔德被判定为叛国和懦弱。而哈克南家族,这个原本芭特勒家族的分支,最后被流放到严寒贫瘠的【兰基维尔星(Lankiveil)】,成为了没落贵族,而哈克南和厄崔迪的家族世仇自此开始结下。
芭特勒圣战的胜利,奠定了人类对抗思维机器的胜利。战后芭特勒家族更名为科瑞诺,在【萨鲁撒•赛康达斯(Salusa Secundus)】建立起帝国。【费坎•科瑞诺(Faykan Corrino)】晓之以理许之以利,让战争英雄沃立安放马南山。后者在【开普勒星(Kepler)】过起了闲云野鹤的居家日子,而费坎则成为了科瑞诺王朝的第一任皇帝。
而作为战败的一方,伊拉斯谟早年选中并培养起来的人类孤儿【吉尔伯图斯•奥尔班斯(Gilbertus Albans)】在战争尾声偷出了伊拉斯谟的存储器核(相当于大脑),保存了思维机器的思维火种。吉尔伯图斯在伊拉斯谟的暗中协助下,在【兰帕达斯星(Lampadas)】建立了门泰特学校,用于在反科技时代训练培养人形计算机。和沃立安类似,吉尔伯图斯也接受了延寿治疗,他还是思维机器和科技(实际上)的支持者。
圣战的胜利并非结束,它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战后的星际帝国首先出现的是宗教动乱。为了统一星际间纷繁芜杂的宗教派系,以【图雷•博莫科】为首的普世翻译委员会主持编纂了《奥兰治天主圣经》,也叫做新圣经。新圣经意在用一种全新的杂糅宗教来统一世间宗教(就好比曾经的世界语)。这种理想主义方案非但没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激起了全宇宙各教派信徒盛大的反对声浪。如过街老鼠的博莫科和普世翻译委员会因此只好向时任帝国的第二任皇帝【朱尔斯•科瑞诺】寻求庇护。
匪夷所思的是,处于皇室庇护下的博莫科恩将仇报,强暴了“童贞皇后”【奥莱娜】。东窗事发后,盛怒的皇帝朱尔斯下令逮捕并处决了寄居篱下的普世翻译委员会代表,唯独博莫科成功脱逃。他在文氏集团的暗中帮助下,逃亡到帝国通缉犯们的庇护所——杜拜星。自此博莫科成为帝国中臭名昭著的代名词,而隔三差五就会有据说是博莫科的嫌犯被抓获并处决。
全宇宙反科技的浪潮阻滞了包括医疗在内的科技进步。朱尔斯中年罹患脑瘤不治身亡,他半生风流,未与正室皇后诞下一儿半女,却墙外遍地开花。因此其庶出的长子【萨尔瓦多•科瑞诺(Salvador Corrino)】,一个情绪不稳定且习惯妥协退让的懦弱无为者,继任成为帝国的第三任皇帝。
相较于宗教矛盾,更严重的问题是,战后的人类社会就摒弃科技还是重新发展科技,分裂成两大阵营并彼此争斗不休。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战时引导人类推翻机器压迫的芭特勒圣战军,战后演变成一个叫芭特勒圣战运动的组织。该组织由一群极端狂热的宗教信徒组成。他们奉行“人类的思维高于一切”的理念,对思维机器的残余和可能的科技复兴实行坚壁清野主义。圣战运动组织穿梭于各星球之间,暴力破坏各种科研机构、设施和成果,甚至杀害科研人员。他们俨然成为战后星际帝国中令人又憎又怕的最大反派。圣战运动对机械和仪器的抵制,导致大量工作需要靠人类劳动力完成,这也使人类社会加速退化到奴隶制(原文大意如此,笔者并不觉得生产力工具的落后和奴隶制的形成有因果关系)。
圣战运动组织的第一任领袖叫【蕾娜•芭特勒(Rayna Butler)】,在血脉上与赛琳娜同出一支。蕾娜儿时经历过【奥米诺斯瘟疫】(这是圣战时期思维机器制造的一场生物性瘟疫)。瘟疫结束后,她利用人们对机器的恐惧和憎恨,聚集起自己的信众和势力,成立了圣战运动组织。但在一次公开集会上,反对派投放暗杀炸弹将蕾娜炸死。而她的副手、组织二号人物【曼福德•托伦多(Manford Torondo)】救援不及,被炸掉了整个下半身。
曼福德在蕾娜死后接过其衣钵,继任成为圣战运动组织的新任领袖。他是蕾娜的忠实信徒和崇拜者,也是反机械运动狂热的推进者。他拒绝使用科技将自己残缺的躯体义体化,因此通常是由自己的侍从、剑术大师(由吉奈斯剑术学校培养)【阿纳莉•艾达荷(Anari Idaho)】用特制的背负装置扛在肩头,出入各种公开场合——观感上就像某种诡异但又高大慑人的连体怪物。
如果说科技VS反科技是整个宇宙中最主流的思潮和派系对立,那在立场和利益上都完全站在圣战运动组织对立面的,当属文波特家族建立的庞大商业帝国(简称文氏集团)。【文氏集团】通过自主研发的空间折叠技术(Space Folding),在星际航行和物流运输领域抢占了先机和巨大的市场份额。文氏集团实际上是由已转化成领航员(Navigator)形态的家族祖先【诺玛•森瓦(Norma Cenva)】来提供技术指导进行科研。他们通过将人类浸没在充满香料的密闭气罐中引发基因突变来培育领航员。香料能极大拓展领航员的洞察能力和决策力。但这种转化也具有极大的风险,失败的试验品将再也无法恢复人形(但其大脑和思维仍可用于科研)。
文氏集团初期也曾面临强大竞争对手的环伺,其中最突出和构成威胁的,当属【阿尔扬•盖茨】的【天体运输公司】(简称天运公司,两家在星际航行甚至香料开采等领域都有明争暗斗)。后来文氏集团总裁【约瑟夫•文波特(Josef Venport)】以掠夺的方式,强占了天运公司在【托纳里斯星】的造船厂,并杀死了盖茨,由此建立起集团在星际航行领域的垄断地位。但他们的树大招风,也招来了闻风而动的圣战组织。双方在托纳里斯造船基地爆发了激烈的正面交火,最终圣战组织大获全胜,捣毁了造船厂,屠杀了大部分科研和工作人员。而约瑟夫在诺玛的及时增援下逃出生天。
此时已经是圣战结束后80多年,星际帝国中各大派系和组织林立。需要说明的是,派系更多代表的是某人的教育成长背景,或是某人某段时间内的职业,并不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恰恰相反,各派系间主动计划或被动随缘的人员流动和相互渗透交织,实在是不胜枚举(类比中国武侠,少林弟子大概率入不了武当派,但张真人创建武当派之前是少林弟子)。
在星际帝国的所有组织派系中,综合影响力最大的应该要算是【姐妹会(Sisterhood)】了。姐妹会最早由圣母【拉奎拉(Raquella,她是沃立安•厄崔迪的后代)】在【罗萨克星(Rossak)】建立。姐妹会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女巫集会,奉行“姐妹会是姐妹们唯一的家”的理念。对于组织中的青年学员来说,姐妹会的利益应高于她们原生家庭的利益。而对于从小在姐妹会长大的孩子来说,她们会被混淆打乱,无法追溯到自己的家系,从而只能以准孤儿的身份在组织中学习与成长。拉奎拉以身作则,强行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和亲生孙女分离,女儿被长期发配到边远星球出差,而亲孙女则在对自己身份懵懂未知的状态下长大。
通过沙丘的故事我们已经了解到,圣母(Reverend Mother)承袭了先祖们的记忆和思想,堪称人格化的历史。圣母通常由姐妹会成员通过服用剧毒的【罗萨克药剂(Rossak Drug)】转化而成。其原理是通过濒死体验,极限地提升受试者的洞察力和领悟力。这种刀尖舔血的赌博式试验,往往伴随着极高的死亡率,正所谓不成功便成仁。当然也有极少数个例,在经历试验后虽然没能转化成圣母,却也没有死去,还意外地打开了通向优秀领航员之路的任督二脉。
姐妹会的巨大影响力,源于她们对帝国政治和人类历史高度的参与和深入的渗透。众所周知,姐妹会通过育种计划干预人类进化,即以保证最佳生育育种为目的,收集并建立庞大的人类世系基因信息目录。该基因信息库被用于预测未来和指导人类进化。可想而知但秘而不宣的一点是,姐妹会事实上是借助了思维机器来辅助繁重的信息收集、整理和计算。但圣战运动思想已经渗透进姐妹会,所以为了确保项目的平稳运转和信息库的完整受保护,组织高层和项目参与人只能对外宣称是用纯人力在推进项目计划。
除了通过育种计划影响人类未来,姐妹会还将优秀学员源源不断地输送往各大家族甚至皇室成为幕僚,或者与大家族联姻,以此深入参与和影响帝国的现世政治和经济。而站在贵族王室商业巨贾们的角度,经过严格受训的姐妹会成员,其优雅的言谈举止和敏锐的洞见,也是他们在感官和事业上所欣赏和需要的。比如约瑟夫•文波特的妻子【乔巴(Cioba)】就是姐妹会出来的,她作为总管将文氏集团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政治上,一代代科瑞诺皇帝身边也始终有一代代姐妹会成员作为幕僚来出谋划策。
说输送并不准确,因为输送只是单向的。事实上除了姐妹会向外输送人才,贵族皇室也会反过来将他们年轻的女性家族成员送往姐妹会接受仪态和能力的训练(例如萨尔瓦多•科瑞诺就把他不安分的妹妹安娜公主送往姐妹会接受训练)。除此之外,姐妹会还与门泰特学校、苏克学院等学派机构有着频繁的人员交流和互派学习。
【苏克学院(Suk Institute)】则是姐妹会不折不扣的姐妹组织。从历史渊源上说,苏克学院的创始人【莫汉达斯•苏克(Mohandas Suk)】曾在奥米诺斯瘟疫中和拉奎拉在前线做过医疗队的同事。而学院的第三任会长【奥莉•卓玛(Ori Zhoma)】也和姐妹会有着极深的渊源。因为她曾经是姐妹会成员,后因私自倒卖研究药物,事情败露后被姐妹会除名。加入苏克学院的卓玛毒杀了尸位素餐的前任院长埃洛•班度,并接替他成为新任院长和科瑞诺皇帝的新任御医。苏克学院一般通过提供诊疗服务获得资金,维持学院运转和开展科研。当然学院也并非完全悬壶济世,帝国中令人闻风色变的刑讯组织“手术刀”就来自苏克学院。
————————————————
《沙丘学派:姐妹会》中涉及历史和设定的部分大概就这么多,本文在此就突兀地结束了,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希望对大家观看《沙丘:预言》有所帮助 :)
本文原载于奇幻主题公众号:BelowTheAs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