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奇想,重新认真看了一遍寄生虫,上一次看是它上映那年,戛纳金棕榈、奥斯卡大热门,当时在地下电影院做放映,光记得研究设备,浑浑噩噩好像也没认真看,只记得后来地院海报复刻活动的时候我们还拍了寄生虫海报复刻,我正坐在李善均的位置上。
那时候只认识宋康昊,奉俊昊还很遥远,也远不如同期前后放的燃烧给我震撼大。现如今韩影看多了发现全部主演都成了熟人大咖,而李善均去世之后我才发觉他的珍贵。
现在再看,仍然有这样的感觉:结构很好,埋下的伏笔也环环相扣,比起剧情片当作悬疑片也很有趣。
可是寄生虫之可怕原来在于,对贫穷和堕落的描写那么自然,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不入流的能力、用不上的智慧、团结的亲情、漂亮的外貌、情商,那一切在贫穷面前都那么无力。在极端情况下临危不乱如斯的人的生活,却能被一场雨毁掉一切,定了计划的人生一定会被打乱。
而富人是那么愚蠢、那么天真、那么善良,他们的人生想一出是一出,却像有完美计划一样无需承担一切。那句影评刻在我心里:有钱人什么都没做错,可你就是忍不住恨他们、恨他们、恨他们。
奉俊昊贡献了太强的象征意味、太漫画典型的描写,配上太现实主义的文本和反转,爽文故事到晴天霹雳、急转直下。前后那么割裂、那么反差,像是两个家庭的现实,天壤之别。
因为有钱所以高傲可以变成善良;因为贫穷所以善良可以变为邪恶。现实的云泥导致配得感的差异,这注定了命运的不同。
如果一切停留在一片混乱的凶杀,那是简单的梦幻向现实的转向,然而回到金基泽的隐藏和基宇的人生独白,我反而感到毛骨悚然,这一切永远不会结束,没有戛然而止的轻松,像梦一样戏剧、像梦一样可怖、像梦一样无止无尽。奉俊昊又带你回到那一开始的氛围上去,这是它在我心中荣升五星的最大动力。
也许是有意为之,配乐选了一些亨德尔,《罗德琳达》是人与人的斗争,结局是一家人欢聚一堂,那究竟是谁家的欢聚一堂呢,是那场派对吗,是基宇最后的幻想吗,究竟是什么呢。
P.S.另有大胆猜想一则,难说是不是今年看了太多南北政治片。防空洞、核威慑、摩斯密码、地下室的政治人物头像和法律书籍、三八线以南、金-朴的家族对立,这里也许埋了一些浅浅的半岛政治隐喻,但那就是另一篇解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