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是一部科幻电影,情节和设定都称得上“不错”二字。然而作为一名“感受型”观影选手,我并不擅长做剧情分析,只对两个问题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1、关于爱情
电影的封面写着“即使世界毁灭,我也想再见你一面”。对于十年前的坚书同学来说,坚定的“我想”二字,充满了爱情的无畏、浪漫与感动。
但是我却更感动于十年后的“直实老师”。
十年后的直实改变了十年前的数据,把改变之后琉璃的意识(大概称之为“意识”吧)带回了十年后,但是这时候的琉璃实际已经不是他记忆中的琉璃了,他也不是改变之后的琉璃爱着的那个坚书。
爱情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它的唯一性,我们爱的并不是一具躯壳,哪怕肉体一样,不一样的灵魂,你也不再是我爱的那个你。
十年后的坚书直实,从最开始的执着,愿意忍受巨大的伤害也要把琉璃的意识拉到十年后,到最终帮助琉璃回到十年前,甚至牺牲了自己。与其说是成全十年前的“小直实”和“小琉璃”,我更愿意理解成是“爱的绝望”。经历无数次的实验和伤害,哪怕留下残疾,只是为了再拥有一次自己的爱人,这种偏执是爱;当终于认识到琉璃不再是琉璃,他的爱人回不来了,他的爱情已经不在了,这种绝望更是爱。全宇宙唯一的那个你,才是我的爱人。既然没有你,那死亡也是对我的成全。
2、关于自我存在
十年前的坚书直实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只是既定运行的数据,生活日出日落,没有人会怀疑它的真实性。
直到十年后的直实出现。他告诉16岁的直实,他会爱上那个孤僻的一行琉璃。一开始,小直实并不相信,但这个时候他并没有意识到自我存在,随着引导,确实慢慢爱上了琉璃。然后到烧书的情节,小直实并没有按照原定情节走,他不想让小琉璃难过,于是用“神之手”重新创造了一批书。也是从这里开始,他成了独属于自己的存在,数据开始偏离。直到最后,他和小琉璃到达“一个没人来过的新世界”,脱离了“运行数据”,成为独立的存在。
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意识到自己存在,想让自己存在。
当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只是一个必然结果的运行过程,你是会接受躺平还是抗争改变?这是不是特别像所谓的“命运”!
屈从的人,最后都将走向命运,抗争的人,才能活成自己,让自己真正“存在”!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