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拍摄自称好莱坞类型的电影已经很多年了,直到看完赤道我才真的感觉看到了一部中国版的好莱坞电影,因为它无论优点还是缺漏都全和好莱坞一样。
1.明星的出场
其实这一点在很多好莱坞电影都有出现,本片领悟了好莱坞电影中明星对作为商品的电影的影响,明星的出场都恰到好处,但同样出现了好莱坞明星电影的缺点:出场太密——应接不暇,甚至影响了观影的节奏;对现实的解码需求太重——缺乏台词与电影语言的营造,观众像在看明星而不是看角色,而这一点在一些好莱坞电影中通过强烈的角色气质与相应电影手法得到了中和。
2.类型与反类型
影片的类型片结构是做的相对平稳的,双线展示的追捕与被追捕、场景与场景紧凑地相连让影片的节奏能够吸引住观众的注意,画面和细节上顺应近年来流行的真实化枪战潮流进行的优良制作也满足观众了的奇观欲,甚至最后的反类型反转也是合情合理让人信服,无论是情节还是画面,成熟的电影工业水平都得到显而易见的体现,本片完全可以称作来自中国的合格类型片。同时类型的尝试也同时暴露出了缺点,既然有英雄中弹,就不得不拍妻儿痛哭、既然反派寡言,就不得不拍‘猪蹄亲情’、既然得请明星耍酷,就不得不充斥对主角们无意义的特写、既然得要场面火爆,就不得不出现脱离现实的反派角色(印度黑帮),这些来自于类型而被类型限制住的形式都是和好莱坞一脉相承的,不同的只是一些好莱坞作品在不断通过元形式的自我调侃、桥段的再造、偏向真实与重视电影语言的倾向中提升和发展,而我们虽然在内容中加入了独特元素但仍被束缚在类型故事的桎梏下,并没涉及形式的改造。
另一方面,考虑到一般观众的观影习惯,不得不说在情节上让反派连连得胜、让正派暴露软肋、将结局悬而不决的安排对创作者来说是需要勇气的,即便是现在主流的好莱坞影片也少有这样的情节,从这一点看可以说赤道不仅是模仿好莱坞,而是将自己视为独立于好莱坞类型的类型片在进行再创作,将现实中香港-内地元素创新的电影化、香港的视觉元素,这些都是中国独特的尝试,也是中国类型电影的先声。

总而言之,除了情节上细处被明星效应冲淡之外,本片是在创作华语类型片道路上的有益尝试,这背后的自信与精细,是值得称赞的。

Ps.我觉得本片和毒战不在一个评价准值内,因为那是导演的作品,其中的内容与其说是中国元素电影化,不如说是中国元素的作者化,而本片是类型片的产品,其中恰到好处的指涉与创新的角度都是胜过毒战的,只是可能没那么好看。

赤道(2015)

又名:大峡谷 / 赤盗 / Helios

上映日期:2015-04-30(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片长:119分钟

主演:张学友 张家辉 余文乐 王学圻 文咏珊 池珍熙 崔始源 尹真 

导演:梁乐民 陆剑青 编剧:梁乐民 Lok Man Leung/陆剑青 Kim-ching Luk

赤道的影评

小姜
小姜 • 赤道
张楠
张楠 • 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