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写影评,不喜忽喷。看到评论区有很多人说女主“ no zuo no die”,“绿茶”等等。那有没有想到到这部电影也是关于关爱青少年抑郁症、心理健康主题的呢。我也是一名中度抑郁患者,年龄和女主相仿,在此我用一名同是抑郁症青少年的角度说一下我的看法。整部电影我一直和女主米亚保持着共情,从她没有狠下心了结袋鼠的那一刻到聚会被嫌弃、试图在那些不待见她的人面前证明自己,装作疯狂的样子“着迷”招灵去附和那些人,难道她不怕吗?其实她怕,比所以人都怕,但是她假装,假装迷恋被鬼上身,这时人们才会注意到一直被嫌弃的她。她身上有很多个我从前的影子。那种自我怀疑、无力、无助和绝望的感觉,才导致鬼能够顺利利用她的心理疾病,教唆她去杀害莱利。并且,也正因为这种的“无助感”,不少患者(我,也是米亚)都理所应当地认为紫砂是一种“救赎”——与其痛苦地活在世界上,不如直接一了百了。因此,当“妈妈”让米亚杀害莱特时,我也理所应当觉得这是“救赎”,没错,一点也不带怀疑。看到别人的解析才知道这是借刀杀人。简单来说,米亚本来就不是一个正常的普通人,不要以正常人的视角评判,思维不一样。
我觉得真正的高潮部分是最后米亚没有把莱利推出去,而是自己冲到了马路。那一刻,她可能才意识到自己是被鬼附身了,她不想杀害莱利,就像她不会踩下刹车给袋鼠致命一击一样。
而且我觉得米亚这个人物一直很努力,很善良。莱利是个15岁的少年,正值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孩子迫切渴望向外界证明和关注自己,当姐姐拒绝他参与通灵游戏时,敏感的米亚也许知道莱利的感受,因此才说“只能玩50秒”(奈何导演这个时候推进情节)。还有,在莱利出事之后,那两人组就开始推卸责任,只有米亚敢于面对指责和鼓起勇气再次“通灵”去帮助寻找莱利的灵魂,她一直没有放弃莱利,也没有推卸责任。
最后,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心理疾病群体吧,很多也许在正常人看来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他们的眼里却布满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