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你可能会想到《头号玩家》、《辛德勒的名单》、《外星人E.T.》…但你一定不会忘记的就是《侏罗纪公园》。那下面就来说说我所想的《侏罗纪公园》吧。

这部电影是我很小的时候看过的,当时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恐龙会吃人,这也成为我小时候的一个阴影,一度非常害怕世界上真的还有恐龙。当我长大后有一天看电视时,突然看到了《侏罗纪公园》,可能当时是随便点开的,但从那之后我时不时就会看《侏罗纪公园》,三部电影来回刷。长大之后的我,已经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害怕恐龙,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人们说到恐龙便会说到侏罗纪。三部《侏罗纪公园》,我最常刷的就是《侏罗纪公园》和《侏罗纪公园3》,而《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不常刷的原因就是我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那一行队伍一个个被恐龙扑倒的场景,这给当时的我留下了极大的阴影。很多人总会说《侏罗纪公园》是非常成功的商业片,但它却没怎么表现出斯皮尔伯格在其他电影中的人文主义,而在我看来其实《侏罗纪公园》也有许多可以推敲的细节。

不管是在我小时候还是长大之后看《侏罗纪公园》,第一感受就是恐龙太逼真了,感觉我们真的回到了恐龙生活的时代,就好像人和恐龙是同一时代生活的。对于《侏罗纪公园》,我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迅猛龙在厨房追孩子的场景,而迅猛龙会开门的那个镜头最让我印象深刻,这让我们看到了恐龙的智慧和它的人性化的特征。那段剧情也是我在整部电影中印象最深刻的,因为第一次看的时候还小,而电影中也是儿童,就很容易将自己代入剧情里面,感觉自己也被迅猛龙追一样,非常的刺激和害怕。电影前半展现恐龙的部分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不同的恐龙都在草地上奔跑,没有后面的刺激跟恐怖,只有一片祥和的景象,让人走到了另一个世界,只属于恐龙的世界。

关于电影的表现手法那些,其实我以前都是没有什么了解的,经过了一个学期的选修课程,也浅浅的有了一点认识。电影前面说的“生命会找到出路”这句台词,其实可以很好的解释整部电影,每个生命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并不会因为什么而去改变,人也不能强行的进行干预。电影中格兰特博士在飞机上系安全带时,发现两个扣子是一样的,但是他依然可以系好,而这个也隐喻了后面,研究留下的都是母恐龙,但生命也依然可以繁殖下去。这就有了一个蒙太奇手法。电影中羊腿掉到车顶的镜头,也有点隐隐的蒙太奇,因为它说明恐龙已经自由活动,也由此展开了后面的剧情。而电影中那段令我印象深刻的迅猛龙追孩子的剧情,其实也致敬了《闪灵》。《侏罗纪公园》多运用特写镜头来渲染气氛,比如车里水杯的晃动让人预想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恐龙在他们周围。电影还有很多让人自由想象的镜头,比如主角看到腕龙的表情,还有格兰特博士带着孩子看到恐龙在奔跑的情境,都给观众留下了自由想象的空间。而关于《侏罗纪公园》的特效,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在决定使用CGI技术制作恐龙后,斯皮尔伯格也没有无情地抛弃定格动画,而是聘请菲尔·蒂贝特为那些制作数字恐龙的特效师担当动作顾问,于是菲尔·蒂贝特在这部电影中的头衔就成了“恐龙总监”。 除了从定格动画改用CGI技术的跨越和开创性做法,《侏罗纪公园》中逼真的恐龙还仰仗了另一项技艺——电子机械木偶。最后呈现的效果大家有目共睹,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这个奖项就证明了这部电影的艺术效果。

在我刷了那么多次的《侏罗纪公园》系列之后,我对它的了解也不再停留在小时候的恐龙会吃人的印象。虽然这部电影非常成功也做出了很大的突破,但很多人都觉得主角的演技并不突出,因为电影的剧情、特效就远远的盖住了他们,换句话说,很多人会觉得演技在这部电影中其实作用不大,不管他们演成什么样子,这部电影都会达到它自己本来的高度,因为它本来就注定是成功的。很多人也觉得这部电影意义并不深刻,但我觉得它依然有很多细节。就像那句台词说的:生命会找到出路。哈蒙德博士把众多科学家收归旗下,利用琥珀里面困住的远古蚊子体内的血液,提取出恐龙的基因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培育繁殖恐龙。但是恐龙乐园真的这么容易建成吗?乐园保护的真的是恐龙还是人类?电影中恐龙是人类研究的成果,但是这是人类可以随意改变它们的原因吗?大自然就是大自然,人也在大自然里面,人是自由的,所以这就说明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就该被怎么样的。大自然有它自己的规律,谁破坏自然,谁就会得到惩罚。电影中格兰特博士在好几个场景中表现出他对恐龙、对自然的尊重,而电影中出现的悲惨的结局的,其实都可以归根于人们对自然的不尊重,一时的贪欲就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电影最后写着《侏罗纪公园》的横幅在霸王龙的怒吼中掉落,其实就已经说明人要对自然有敬畏之心。

尊重自然的观念其实都有渗透在《侏罗纪公园》的系列电影里面,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两部《侏罗纪公园》都有写出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后造成悲惨的结局。而第三部虽然不是斯皮尔伯格执导的,虽然它收获了很多恶评,但我觉得它也并没有那么差。电影中比利偷偷拿恐龙蛋,但却不是前面两部那样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是想要有一个自由安宁的恐龙世界。这也点出了人们尊重自然,想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我想很多人第一次看《侏罗纪公园》都是童年时代,《侏罗纪公园》也永远留在了童年的记忆里面,而这一点我们应该感谢电影是斯皮尔伯格所导演的。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说:当时的自己也很希望成为《侏罗纪公园》的导演,但是他错失了这个机会。后来当他看完电影后,非常庆幸《侏罗纪公园》并不是由自己来执导,他说过这样一段话:“你知道,如果是由我来拍摄这部电影,我可能会更加偏向成人视角下的刺激观感,我会让尺度变得更大,大概会是异形加恐龙的恐怖程度。当然,这对于喜欢恐龙的孩子们而言并不公平,我也是在看完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之后才终于清醒意识到自己并不是最适合这部电影的导演人选。可以说斯皮尔伯格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充满无限幻想与可能的电影世界。”也正是因为如此,恐龙被全世界的孩子所认识,一个个全新的认知也由此建立。

电影说到了科技与自然的之间的问题,当科技随时代不断发展时,科技带来的究竟是福音还是毁灭?《侏罗纪公园》里面人类从琥珀封存的蚊子中提取到了恐龙的DNA,并由此制造出了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恐龙,可是当贪婪的念头一旦形成,后果将不堪设想。科技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是所有的想象都应该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进行。人类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但不能为了满足自身的猎奇心理违背自然规律,人不应该把自己想象成无所不能,更不应该有自己可以征服自然,改变自然的想法,人永远只能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当时代在发展,我们更应该尽全力让科技造福人类,减少科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侏罗纪公园》对我来说,更多的是童年的回忆。它让我恐惧,但又让我认识了恐龙,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界,了解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它对于长大后的我来说,给我带来了思考。就像电影最后哈蒙德的沉思一样,人类真的可以干预自然吗?电影中的台词:生命不受限制,生命总能打破枷锁,它们开拓新领域、冲破障碍,有痛苦甚至很危险,但是这就是生命,生命会找到出路。当我们面对全新的领域时,首先要思考自己是否有承受后果的能力,面对自然不能贪婪,不能让一己私欲操控自己走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侏罗纪公园》让人们很清楚的了解了并知道了恐龙,知道了生物的进化过程,激发了学生们对于学习了解古生物知识的兴趣。而且《侏罗纪公园》在科幻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侏罗纪公园》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部运用电脑特效来呈现银幕动物角色的电影。在经济方面,电影上映当年,玩具公司大规模制作恐龙玩具,但依旧供不应求,往往刚投入市场就被一倾而空。《侏罗纪公园》给社会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作为一个大IP,《侏罗纪公园》的影响仍在继续,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与它的回忆。2022年,《侏罗纪世界》也迎来了完结,以前的主角也全部集合,因为个些原因,我还没去看,虽然听闻了许多不太好的评价,但我想我会找个时间,去赴最后的约。


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1993)

又名:Jurassic Park 3D

上映日期:2013-08-20(中国大陆 3D) / 1993-06-11(美国) / 2013-04-05(美国)片长:127分钟

主演:山姆·尼尔 劳拉·邓恩 杰夫·高布伦 理查德·阿滕伯勒 鲍勃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编剧:迈克尔·克莱顿 Michael Crichton/大卫·凯普 David Koepp

侏罗纪公园的影评

14756
14756 • 去看
NN
NN • 摘录
看淡
看淡 • 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