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森林》里冬天的景色很美,白雪皑皑,纯净的白色雪地和灰褐色的树林,映衬出森林中小木屋的静谧和诗意。

影片里的食物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储存蔬菜、烤红薯、晾晒萝卜干,处理野菜,这些和我国北方冬天的生活习惯差不多,而打年糕做纳豆糯米团的风俗又和我国南方江浙一代做汤团很相似,就是这样平凡的食物制作过程,成了现代人的一种渴望,是一种被现代都市人疏远陌生已久的生活方式。

因为这些食物都是亲手劳动,用心做出来的,所以吃起来格外香,看着女主角边吃边半闭着眼睛体会美味的样子,觉得很感动。日剧中的美味之所以显得那么郑重有仪式感,来自于资源的匮乏,食物来之不易,所以显得格外珍贵,格外珍惜这份赐予和体验。

这就是人们渴望的田园生活,劈柴,种庄稼,从食物的源头开始,从耕种到收获,到制作,储存,女主角一一做起,想起了古代传说中的海螺姑娘,老百姓渴望的那种会做家务,心灵手巧的女孩,大概就是这样,李子柒这样的女孩。

生活是琐碎的,在于过程。不久前在超市看到了包装在塑料盒子里的绛红色的猪腰子,看上去色泽红润,形状饱满,很好吃的样子,想起小时候吃过腰花,觉得很好吃,于是买回去想做做看。

看了如何做腰花的方法觉得挺简单,没有想到,光去猪腰上的白色腺体就花了老半天功夫,怕去除不了腥味做出来不好吃,可切多了猪腰就没剩下多少了。

炒的时候又怕炒不熟有腥味,一不小心就炒老了,小时候吃的时候,觉得腰花很嫩很好吃,可是自己做才发现看似平常的食物做起来一点也不容易,真正是做饭两小时,吃饭十分钟。

实际上,做什么容易呢?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十分努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费力。所以看上去挺轻松美好的田园生活,实际上还是很艰苦枯燥的。

这也是我们对于生活的看法吧,在都市生活的人觉得压力大,竞争激烈,每天都在人与人的比较和竞争中保持着紧张的节奏和压力,于是向往田园生活,过一种安静,与世无争的生活,从无谓的比较竞争中转移到对自身的关照和满足中。

真的选择自己自足的生活的时候,会发觉那也是很辛苦很琐碎的吧,需要静下心来一一面对的。每一种生活都有着自己的利与弊,都市生活繁华因社会分工而便利,代价高昂,以身心健康为代价,而看似美好的田园生活却需要完成所有过程,而让人的精力被日常劳动和琐碎占据。

这样的生活不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看着女主角在田间地头忙碌播种,收割和打谷子的时候,会想,我们向往的田园生活就是这样的吗?埋头于食物的生产整个过程,那些在这种生活中的人大多都是想从这种生活中逃离。

所以年轻人走向城市,而在城市里倍感压力的人向往着原野和自由自在的生活。

选择一种生活,并且爱上它,在其中享受过程,包括其中的艰辛,这是一种做了选择就坚定走下去的态度吧。

看着女主角做饭的耐心,在想,这样的生活,一天还可以,一个月可以,一年也可以,但是年复一年可以吗?

影片里的男生对女主角的这种生活的看法是认为她逃避现实,这是一个观点。

女主那么年轻,在边远的小森林里过着这样的生活是一个好的选择吗?看着女主角安静的忙碌着,会暗暗想到,毕竟生活需要钱购买基本生活用品,这样的生活靠打零工能维持吗?如果一直这样生活下去,就是完全和这里的村民一样,这样日复一日的耕种,采摘,制作的生活,女主角会不会觉得单调呢?

女主角的妈妈离开了她,去寻找自己的生活。女主角在这样的生活中获得的是一种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耐心,在影片最后,女主角和别人一起参加节日庆典活动,桥本爱装扮起来象个英俊的男孩,神情淡然而坚定,一个已经做好独立生活的充分准备的女孩,即将开始新的选择,她在独自生活劳动的这些日子里,获得了成长,已经是一个经过了生活磨练,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坚强的女孩了。

每一种生活是折磨还是诗意,是需要离开一点距离才能感觉到的,对沉浸在其中的人们来说,就是平平常常的完成每天要做的事,安顿好自己的身心。

生活的诗意只有隔开一点距离才能体会,都市人才会羡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和悠闲自在的态度,沉浸其中,难免不会变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种颠沛流离的凄苦和挣扎,远望羡慕一种生活和沉浸在其中不可自拔是两回事。

想起了尼采的一句话,“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向往一种生活,是因为厌倦了自己的生活,只有耐心并热爱自己的生活,才能象影片里的女主角那样,把平淡的日常过的充实而有诗意,带着感恩的心,对待食物,品味食物的美好和来之不易。


小森林 冬春篇リトル・フォレスト 冬・春(2015)

又名:小森食光/冬春篇(台) / Little Forest: Winter & Spring

上映日期:2015-02-14(日本)片长:120分钟

主演:桥本爱 三浦贵大 松冈茉优 温水洋一 桐岛加恋 

导演:森淳一 编剧:森淳一 Junichi Mori/五十岚大介 Daisuke Igarashi

小森林 冬春篇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