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我模糊的儿时记忆里,曾和田园犹如鱼水。我听过夏日的蝉鸣,在高大的树荫下打过盹儿,我下河捞过鱼,还记得水草湿滑,河水清凉。在麦田前的场圃里打滚儿,阳光透过草帽斑斑点点。

乡间的土路被车辙和行人碾得平整紧实,干爽晴朗的日子里,最上面一层往往被压成灰尘土沫,我很喜欢赤着脚踩,留下一串小脚印,土沫穿过指缝溢到脚背,那种柔软细腻的触感,就算是海边最细的沙也比不了。

小时候,我家小院里种了很多树,所以一年四季,从不寂寞。春天樱花谢后,就要准备和一群群不速之客抢食樱桃,当然,我们从没赢过。树上总是吵闹,树下总是狼藉。

桃花开的时候也很好看,可是桃树会有很多胶质,我小时候总觉得那是树干伤口结的痂,把胶扣下来用手捏,最后又嫌弃地丢掉。枣树长得很高,想吃枣子的时候只好拿一根竹竿过来敲,然后弯腰在地上捡。

还有香椿树,我爸很馋香椿炒鸡蛋,新叶一出,他总是积极主动地把最嫩的香椿叶弄到碗里。我总觉得院子里的东西都是能吃的,可是又很疑惑院墙旁边的芭蕉树为什么不结香蕉。作为观赏用的看桃树会结红红的小果子,看起来很诱人,我偷吃过,然后又吐出来。

门口有棵槐树,5月,宜以槐花佐餐。拌面粉清蒸后调上蒜汁酱油香油做的调料,往往会吃得一口不剩,或者干煎放入面片儿汤里,也会让人食欲大动多加一碗。所以我到现在还是一闻到槐花就咽口水。

“儿时养成的习惯很难改掉”一如《小森林》的市子所说。院墙外有片竹林,我和小伙伴经常去探险。有时候会带回家竹笋,有时候是一些花花绿绿的真菌,很起来很危险的那种。

沿着河边走会发现一棵桑椹,我第一次吃到的时候惊觉自己发现了宝贝,于是明明吃得一嘴乌紫,还想把地上的打包带走,塞了满满一口袋,然后那件衣服被彻底毁了。

那些树,到底是父辈种下的,还是祖辈种下的,又或者祖辈的祖辈种下的,已经无法得知,只是知道它们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存在了,而曾经我们一直活在这种馈赠和荫蔽之下。

2

这些都是《小森林》勾起的回忆。

水一般清浅的剧情,我却连着看了两遍。因为一旦点进去就会发现,画面的每一帧,都有让你无法抗拒的魔力。安静的,流淌的日子,春夏秋冬,一个人的厨房,内心的纠葛和成长。仿佛这就是生活的真相,孤独又美丽。没办法明确地说这部电影是关于美食还是田园,又或者是一个人的隐居。我更愿意理解为,电影讲述的是对自我以及生活方式的追寻。

小森,日本东北地区一个偏僻乡村。女孩市子一直相依为命的妈妈,几年前不告而别,音信全无。市子于是开始了亲力亲为,自给自足的生活。这片土地温柔而包容,无论何时都给人重新开始的力量。

市子耕作,认真地栽培每一株菜苗。看着它们仅有土壤和阳光就拼命抽枝散叶的坚强,也看着它们因为一场大雨就满地颓败的脆弱。胡颓子成熟的季节,市子想起她在城市那场无疾而终的恋爱。

到底是和城市之间的疏离,还是她的独立要强,原因已经不再重要。胡颓子掉落一地果实,却只能慢慢腐烂,拼命长大结果,到头来却付水东流。

市子终是不忍,摘来果实,带回厨房。妈妈福子的话就响在耳边:做菜能看出人心”。看着胡颓子变成手上的果酱,市子觉得那应该就是她内心的颜色。

她从城市逃回小森,木头小屋只剩下自己一人。从前妈妈在厨房忙碌的身影不时浮现。市子总是怀疑,那个人到底算不算是家人。那个离开得干干净净,悄无声息的人。那个懒惰狡猾,总有一堆借口,喜欢胡编乱造的女人。

可她明明知道妈妈做菜的一切步骤和配料,却总无法再现那种味道。市子在厨房里追寻答案,一如在料理中追寻人心。终于有天,她在给芹菜去筋的时候突然想到妈妈的炒青菜,果然是去了筋的。

市子头一次发现,妈妈很多事情都是下了功夫的,只是小时候的她总是抱怨,从来没有尝试着去理解。所谓家人,应该是分享和共同承担吧,而面对生活的重压,妈妈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

最后,妈妈走了,做完那锅不够甜的酱,选择了一个和平常无异的日子,出了门,就再也没有回来,或许是去寻找她想要的生活。

3

留在小森的人们都是自主的选择,市子觉得这是对片土地最起码的尊重。比如裕太,他清楚自己放弃城市的理由,他不想再继续那种被别人“杀掉“然后吐槽”“杀人方式的生活,不想听那些狂妄的人说一些空洞无物的话。

裕太觉得在小森,父辈们过得生活是有价值的,他们说的话是有道理的。”因为认同和肯定,所以选择归属。而裕太知道市子其实是在逃避着什么。知道她打着努力的幌子,实际上却是茫然无措的。

冬天结束,季节开始下一个轮回。日升月落周而复始。每年冬天结束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下个冬天的食材。但是这一年市子不再种土豆,她终于决定离开小森,去面对那些曾让她落荒而逃的人和事。

市子正是在那段时间独居的生活里,将自己放逐田野,内心静到可辨大地的吐纳呼吸,而后认清自己。

影片节奏缓慢,像溪水淙淙,你看着一箪食一瓢饮是如何从泥土到餐桌。于是跟着,好像内心也静到可以闻到田野里泥土的气息,草木的清香。

湿热夏季的冰镇米酒,田间地头的核桃饭,秋天的榛果酱和糖煮栗子,圣诞的三色蛋糕,下雪天的烤红薯。食物和人一样,都有自己的时机。

5年后,市子带着全新的自己,带着家人,带着坚定重回小森。兜兜转转,看似又回到了原点。只有市子明白,这之中每一步都不可替代弥足珍贵。市子在鼓声中跳着神舞,目光温柔又坚定,小森的山川草木在背景里流动。

这些人播下种子,种下羁绊,生命、孕育和希望渗透到每一株枝节末梢,风吹云动,生生不息。正如剧中那句动人的话“稻米是听着人的脚步声长大的”,而人是吃着稻米长大的。

小森平和而清净。回到这里的人们大都丢弃了繁复的念想和欲望,没有金钱和权利的执念,没有错杂的人际关系,凡事亲力亲为,适度有序。

白鹭振翅,烟雾升腾,层林尽染,大雪封山。夏夜络绎不绝的来访者,萤火虫,独角仙,猫头鹰,秋天偷吃食物的熊。在小森,作为自然的人,与他物种,并没有等级的区别,共享一片森林,共饮一方水源。

4

看小森林勾起了我很多回忆。而我记忆里那些光景现在却大多已不复存在了。不过短短的十几年,我们渐渐依赖起城市的便利。越来越少地回到田间,越来越少的细细烹调一顿餐食。

城市里的人大多忙碌,忙到甚至没有多余的表情。通勤电车,公司和公寓,渐渐程式化的生活中,思考显得浪费多余。于是内心可以关闭,日子复制粘贴,时间被填满。

最终有天会发现,内心杂草荒芜,那个自我好像已经被忘记很久了。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过上这种生活的,而这样的日子还会持续多久,它最好不是到生命尽头。

有时突然发觉世界会在一瞬间变得陌生,上一秒还沉浸在某件事里,下一秒内心就变得无法冷静自持。最终最终这些问题都会汇聚成一个问题,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这个问题,着实难以回答。又或许并没有很明确的答案。但是就像市子一样,是不可放弃探索的。

哪怕不停地跌倒,不断回到原点,又有什么关系呢。阳光强烈,水草丰茂,我们都是这天地间兀自生长的螺旋。

END



小森林 冬春篇リトル・フォレスト 冬・春(2015)

又名:小森食光/冬春篇(台) / Little Forest: Winter & Spring

上映日期:2015-02-14(日本)片长:120分钟

主演:桥本爱 三浦贵大 松冈茉优 温水洋一 桐岛加恋 

导演:森淳一 编剧:森淳一 Junichi Mori/五十岚大介 Daisuke Igarashi

小森林 冬春篇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