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纪录片,还是有不少的感触的。纪录片介绍了凯恩斯、哈耶克、马克思三位经济学大师(Masters of Money)。无论是凯恩斯、哈耶克或者是马克思,他们的经济思想能成为显学,都是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时代的需要。
19世纪中后期,资本家们对无产阶级的剥削愈加猖獗,无产阶级就把马克思的思想奉为圭臬,开展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及革命。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人们对完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进行了反思,苏联的共产主义,德日的法西斯军国主义,以及美国英国的凯恩斯主义,都是对大萧条的对应反应。而凯恩斯的相关经济政策主张在西方世界就成为了显学,以“政府宏观调控,对经济进行干预调节”的一系列举措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70年代。
而与凯恩斯同一时期的哈耶克,可以说是凯恩斯的反面,主张自由市场,政府对经济应该零干预,要把调节交给“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的一系列主张被各国政府冷落,哈耶克甚至找不到在大学的教职工作。
20世纪70年代,“滞涨(stagflation)”困扰下的西方各国,凯恩斯主义者也无法解决问题。而随着美国的里根和英国的撒切尔夫人的上台,新古典自由主义全面推行,哈耶克重新回到了聚光灯下,摘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 )》成为了许多policymaker的掌中宝。政府干预减少,私有化盛行,金融自由化,贸易自由化,资本全球化盛行,做大蛋糕的同时,也加剧了两极分化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新古典自由主义的破产。金融自由化下,衍生品越来越复杂,华尔街钱包越来越膨胀,风险在连环嵌套下也越来越大,终于产生了次贷危机、雷曼兄弟破产、全球金融危机肆虐。2010年,占领华尔街运动爆发,马克思主义也重新回到了西方学者的视野中。
公平还是效率?这是个问题。自由多了政府管一管,政府管多了再自由自由,无论左派右派,无论凯恩斯、哈耶克还是马克思,没有包治百病的主义,或许相互借鉴学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是真谛......
下面是记录片里面一些有回味的截图。
(一)凯恩斯
(二)哈耶克
(三)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