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大战》,大战处力有不逮,神探处不见神探。
大战不单指投资甚多的大战场面,更指戏剧冲突所承载的“神探”们的身份挣扎。刘青云饰演的真神探李俊虽然一再被警察系统否定,但依旧期望自己的警察身份得到认可;假神探、“下一代”们则以某种拨乱反正的姿态贯彻着无政府主义。在角色的动机中,神探并无真假之分,因为二者都渴求公正,但直到揪出并击败蛊惑人心的“变态恶魔”、和迷途不返的青年彻底割席,两者才获得了和解并成为秩序的一部份,共同呵护“再下一代”。《大战》多少展现出一丝弥合香港社会某种众所周知的心理裂痕的努力,为团结一致向前看提供一种依托现实的虚构叙事,所以李俊射杀林峯不只是“解决戏剧的矛盾”,更是这部电影的寓言所在:穿黄色雨衣的不都是坏人,通过正义的斗争,即便最离经叛道的人也会回归体制,这也是《大战》之所以大战处。但是“大战”本身的意犹未尽,却不仅仅因为李俊的倒影是林峰,更因为终局般的和谐寄托于体制的幡然醒悟,或许甚至可以说,李俊的身份挣扎乃至于林峰的身份的模糊,本身就源于这个只靠“幡然醒悟”的体制,可惜这是韦家辉在这部电影里力所不能及的探讨。正是在这一点上,《神探大战》不再突出制度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拧巴,反而强调个人的精神变态和玩忽职守,在我看来是从《寒战》到批判希特勒的回撤。
然而,在批判变态心理的取向上,《神探大战》却失去了“神探”,只剩下“大战”,使整部影片流于浅薄:高饱和度的丰富色彩让人目眩神迷,但也和大部分童话片一样失去了抵近现实的可能;僵尸般木偶样的配角演员更是加强了这种疏离,所谓「特别出演」的李若彤更像是「特别加塞角色」;刘青云依旧是影帝级别的收放自如,可惜缺少克制,活生生演成了丑角,但这是导演的问题。韦家辉给新的十年拿出了一块热闹但无聊的敲门砖,用闹哄哄的追逐戏和CG爆炸表明了自己和杜琪峰的差距,还凭借烂俗的角色塑造和生硬的情节推进展示了自己如何败给十多年前的自己,最后把影片的善恶拷问变成对过往的拙劣模仿,好在还能顺理成章地抛出答案,坏在放弃了《神探》的寓言:用最神经质的方式探寻最丰富的人性。
这不是说韦家辉不好,而是说杜琪峰实在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