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德尼·波拉克( Sydney Pollack ),奥斯卡的赢家,《走出非洲》的导演;弗兰克·盖瑞(Frank Gehry), 普立兹克奖的获奖者,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 Bilbao, Spain,1997)的设计师;他们是老朋友。不少人曾提出为盖瑞做纪录片,而盖瑞心目中的理想导演是波拉克。“可我不仅不知道怎麽拍摄纪录片,我对建筑更是一窍不通”。 “所以你才是最佳人选”。

《盖瑞速写》从2000年开始拍摄,2005年杀青,2006年5月在美公映。影片的结构和形式可以说是传统甚至平淡的,显然缺乏盖瑞建筑所具有的独树一帜。老友间的闲谈和若干被采访者的评论构成了影片叙事,穿插其间的是盖瑞及其建筑的影像。影片的平淡或许可以被解释成导演有意让摄影影像退居在所叙述内容之后?但在创作过程中,二者大可相得益彰。总身着浴袍出现在片中的美国画家朱利安·萧贝尔(Julian Schnabel)调侃说,“如果有人抱怨盖瑞的建筑抢了摆放其内的艺术品的风头,那么只能说明那件艺术品还不够好”。承载与被承载者之间总存在这样的吊诡。


波拉克叠加了传统和数码摄像两种拍摄方式。这似乎是一种新的电影“常规”,借助传统和现代介质间的微妙张力来增加影片的维度。 “盖瑞是个很害羞的人。他说话不多。所以,与其浪费昂贵的胶片,不如我们使用数码摄像机”。五年的努力捕捉到不少有趣的细节,其一是有关盖瑞构思过程中的非理性。在镜头中,他坐在那儿端详着模型,时不时对着一起推敲模型的合伙人韦伯(Craig Webb)发表些看法,“我觉得这样会好一些……不,我不喜欢那样……”而韦伯剪一片卡纸,折上几折,用胶带把它们粘在模型上… 此时,影院里总会传出会心的笑声。纸片和胶带的组合产生出不同的可能性,以便瞬时地反应出盖瑞的想法。而观众的笑声(大多是建筑师)却有自我解嘲的味道。

如其名所示,《盖瑞速写》的关注点在于建筑师如何构思概念和形式。片中提到一段趣事,曾有记者问盖瑞灵感来自何处,他随手拿起身边的垃圾桶,指着里面的垃圾说,来自这儿。一切都可以是他灵感的来源。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构图能成为新的建筑平面构成的缘起,他认为前者象征性地为后者提供了不可言状的力量。盖瑞的作品经常被当作雕塑来讨论,甚至有人把它们当作现代立体派绘画的三维表现。比起建筑师,盖瑞与艺术家更谈得来,但盖瑞从未作过画。建筑的材料性是他独特的画布。一旦建成,建筑的每个角落自然有了画意。只是影片对草图和概念如何发展到实施阶段提及甚少,从计算机模型到另人惊艳的建筑曾经历过怎样复杂的过程对观众仍然是个迷。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说“艺术家是唯一被允许去自由表达的社会人物”。在当代,这一特权被延伸到“明星建筑师”身上,而他们的“自由表达”总会引起更广泛的后果和争论,因为比起陈列在博物馆的艺术品,建筑塑造着人的生活环境。片中盖瑞回忆当年他为巴塞罗那的丽嘉酒店(Ritz Carlton Hotel)设计广场上的鱼形雕塑时,业主曾生气地打电话给他说,我花上几千万美元建这间五星级酒店可不是为了让住在这里的客人看鱼屁股的。如果说这是笑谈的话,那么“建筑作为艺术”的严肃争论在片中只是一带而过。经常受抨击的有关盖瑞建筑与周围环境关系的问题也被有意无意地悬置起来。当洛杉矶迪斯尼音乐厅落成时,盖瑞作为设计师被请上舞台与乐团指挥一同接受全场起立致意的画面是激动人心的,但音乐厅的钛合金弧形表面由于光污染严重而不得不被重新打磨在片中却无人提起。

盖瑞建筑实践的弱点之一是缺乏理论支撑,他的建筑除了形式外,还是形式,除了美丽,也只有美丽。这一点可以隐约从影片的演绎中读出,尽管也许并非出自波拉克的本意。不管怎样,城市需要像毕尔巴鄂博物馆这样的建筑,时代也需要像盖瑞这样的设计师。曾当过盖瑞三十多年心里医生的韦克斯勒(Milton Wexler) 在片中回忆说,自从盖瑞成名之后,有不少建筑师都来找他治疗,“可我没法把他们都变成盖瑞。我可能可以打开洪水的闸门,但如果闸门后没有洪水……” 在充斥着图像的时代,盖瑞的建筑是图像最好的诠释和载体,美伦美焕地展现在影片中。但很难想象整个世界充斥着巨大的钛合金雕塑。幸或不幸,只有一个盖瑞。

总的来说,这部影片轻松亲切有余,而深度和批判性不足。如同影评人罗杰·伊波特(Roger Ebert)评价的,“整部片子就是在说盖瑞是个天才”。而在我看来,此片就象当代盖瑞主义(Gehryism)现象中新增的枝叶。作为盖瑞挚友的波拉克扮演着啦啦队长的角色。他挑选的采访者看似众说纷纭、角度全面,有盖瑞的同事、朋友、心理医生、艺术家、评论家以及建筑师,实则大部分都是盖瑞的粉丝。除了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元勋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的客串外,其他建筑师大都是盖瑞事物所的同事。具批判性的建筑师和评论家所占比例甚小,比较尖锐的仅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豪·福斯特 (Hal Foster)。而其它具有同等重要性的视角,例如规划师、结构工程师、承建商以及普通大众更是未有出现。作为一部当代“明星”建筑师的纪录电影,《盖瑞速写》应该被期望更多。

建筑大师盖瑞速写Sketches of Frank Gehry(2005)

上映日期:2005-09-10片长:83分钟

主演:弗兰克·盖瑞 西德尼·波拉克 朱利安·施纳贝尔 Charle 

导演:西德尼·波拉克 编剧:Sydney Poll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