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2-13

淹没:节奏感

这片不是典型的叙事电影,我更愿意把它看作一种舞台剧风格。这片当然也不是所谓爱情电影。
和程二讨论了一下,我赞成他的看法。当然,这个电影可能是在讲后人类,我不懂这个,不评论了。
我只是非常喜欢那种节奏感。如同一部好的舞剧在舞台上能呈现出来的节奏,维姆文德斯用电影做到了。他放弃了一部好电影需要的某些重点,但将另一些舞台剧技巧做得非常流畅,这种观影体验非常的好。
说几个我特别印象深刻的地方吧。
片子里两个旋律缠绕,结构和节奏都很妙。我个人最爱的是这个手。

男主的手是他的第一个出场镜头,在肮脏的禁闭空间里艰难伸手求助。
当他珍惜地吃下小男孩给他的一颗花生,镜头才切回了博物馆里,点题画作《海边的僧侣》。
而女主的手,出现在一段非常棒的双线镜头的最后。她的无法言说行动为在甲板上的游荡和寻找,直到能将手伸出那个洞。
有两段主线的交织也非常棒。
第一段是两主角相识的过程。大约从第15分钟开始,在餐厅坐下。这段不是身份上的确认了,而是一种情感确认的交织。我极其喜欢这个交谈过程里的节奏。从女主两次要求男主闭上眼睛,到提示他睁开眼,将自己的iPad递给他。非常美的一个“场”。
怎么说呢,这种段位的调情就是艺术。
第二段我很爱的交织在大约53分钟时候开始。这不是一段现实关系的交织,而是镜头的对应,切换,隐喻,共鸣,等等等等。在非空间的层面上将两人感情纠缠在一起。
无关剧情,完全是一种情绪的巧妙对位。
我感受最深的节奏感,是关于勇气。这个不太引人注意,从节奏感上来说,每当讨论到这个点,都有一个突破。
具体不太好解释,我能记起来的比如在第30分钟左右,女主进屋之前,两人间有个短暂僵持的张力。女主用“You are chicken.”打破了。

又比如在39分钟时候,男主把女主扛起扔水里去。
因而这个感情线在46分钟告白及告别时,能够清晰被呈现出来。
然后进入分离,进入独白与虚空里的缠绕。
从情绪上来说,这些段落让我感觉非常完整,节奏总是恰恰好。

淹没Submergence(2017)

又名:爱情淹没(港) / 当爱未成往事(台) / 爱不沉没

上映日期:2017-09-10(多伦多电影节) / 2018-04-13(美国)片长:112分钟

主演:艾丽西亚·维坎德 詹姆斯·麦卡沃伊 亚历山大·希迪格 雅尼克 

导演:维姆·文德斯 编剧:艾琳·迪格纳穆 Erin Dignam/J·M·莱贾德 J.M. Ledgard

淹没的影评

。
。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