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惭愧,这是我看的第一部冷面笑匠基顿的电影。看完之后才发现,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小人物悲喜剧”周星驰和“武打功夫明星”成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师承”巴斯特·基顿了。
这部电影也让我认识到了在那个默片时代,还能有能与卓别林比肩的喜剧大师。和很多喜剧演员不同,基顿从来不会扮乖讨巧,也没有过于夸张戏谑的动作,也不会去刻意显得滑稽,而是把自身的表演和故事情节融为一体,让观者在巧妙的情节设置和戏剧化冲突中产生笑意。在《将军号》里有着各自各样的危急时刻,但基顿总会在手忙脚乱之余但又沉着机智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每次都能逢凶化吉,而不会像一般的喜剧片那样通过各种出洋相来讨好观众。对于喜剧他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表演风格,基顿也曾这样评价自己,“卓别林的流浪汉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有一套游手好闲的逻辑。他很可爱,但一有机会就会偷东西。而我的这个小家伙是个诚实的劳动者。”
说回到电影,火车追逐戏和两军交战大场面的调度水准堪称一流,影片情节设置巧妙,熔喜剧、爱情、战争、动作于一炉,节奏感把握得很好,镜头语言也十分精彩,印象最为深刻的两个场面——火车坠河和军马奔腾。据说火车坠河里这个镜头在当时耗费了4.2万美金,堪称默片时代最贵的镜头。
值得一提的是,在《将军号》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角色情绪与影视画面的深度融合。基顿将自身的喜剧表演和火车这一机械装置道具糅合得十分熨帖,人与物的互动恰到好处。
而基顿本人的出色发挥可以说成就了一部优秀的电影,自编自导自演,据说只用了8周的时间就即兴拍摄完成,尤其是在行驶的火车上那一系列翻转腾挪高难度动作,无替身亲自上阵,足以体现基顿为电影献身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