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06-12

邮差总按两次铃:人性与宿命

刚开始只看电影标题,以为会是一部美式的轻松喜剧片,直到真正开始进入电影故事情节中,才发现和所想的大相径庭,这部影片讲述的更像是一个美版西门庆和潘金莲的故事。
可能由于是老片的关系,影片的整体色调比较灰暗,对白不算太多,猜想制作成本应该也不会太高,但是导演的叙事风格很特别:客观、冷静、娓娓道来。在舒缓、看似有些漫不经心的叙述中,向观众展现了一个跌宕起伏,隐藏着人性和宿命这样沉重生命主题的故事。
Frank和Cora肯定都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正人君子和良家妇女,如果说是这两个词的相反意思似乎更符合他们两个人物的形象。一个是又骗又色又赌有杀人的有前科的恶棍小人,另一个是有了家庭却背着丈夫偷汉子的荡妇。但人性的复杂恰恰在此体现。导演向我们呈现的这两个人物不光光有这些可以公然被指责和控诉的不光彩的地方,同时他们也有身为人类的一部分美好感情。比如片尾Frank决定和Cora结婚、重新做人,开始规划起他们美好的未来蓝图、决定真正承担起作为一个男人的责任……再比如尽管Cora背叛家庭,但很显然看得出她和她丈夫之间是谈不上感情的,虽然影片没有对此做出交代,但我们可以猜测也许他们的婚姻是建立在交易之上的,换言之,从一开始,Cora也是一个很可怜的无爱婚姻的受害者,她和Frank之间的羁绊正是她对于自己不公平命运和婚姻的一种反抗,对婚姻自由的一种追求和对真爱的向往……同样的两个人,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和理解,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这就是人性复杂的所在。
还有,很喜欢这部影片的标题——“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包含了影片所暗示的宿命。人类的一切行为,看似是思考的结果,其实早在一开始就已注定,所以才有昆德拉的“人类一思考,上帝便发笑”之说。聪明人明白这个道理,坦然接受一切事实,因为知道因早已被种,只有和命运和解才不至于让自己在苦难中变得太痛苦、太尴尬。如果世间法则是善恶到头终有报,就别指望存在任何侥幸的逃脱。想到欧亨利的小说《警察与赞美诗》承载的也是相同的道理:拼命作恶只为了进监狱过冬却一次次被忽略,终于被赞美诗感化的灵魂却不经意间被判锒铛入狱……主人公们命运的逆转可能只在一瞬,却一次次提醒着我们宿命的存在以及如何在宿命中智慧自处的方法,值得我们在生活的每一天中借鉴。

邮差总按两次铃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1981)

又名:欲火焚身

上映日期:1981-03-20片长:122分钟

主演:杰克·尼科尔森 杰西卡·兰格 约翰·科里考斯 迈克尔·勒纳  

导演:鲍勃·拉菲尔森 编剧:David Mam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