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5-11-19

希望人生:你的美丽属于谁?

于佩尔说这是将她拍得最美的一部电影。

灵与肉

传闻,被国民党当汉奸枪毙的梁鸿志曾在死前留下一段名言:“全世界有两件东西最脏,但男人最喜欢搞,一件是政治,一件是女人的生殖器。”在法国,妓女不能主动拉客,也不能被勾搭,只能通过很隐晦的方式招揽顾客,譬如在城市的某些约定俗成的特殊区域,穿着特殊且醒目,站在街上,随着网络发展,现在愈来愈多的妓女在网上刊登信息揽客,不违法又便捷。妓女合法化的问题在法国一直悬而未决。

衣着暴露,夜晚徘徊在尼斯的公路边,交头接耳,等着路过的司机停下敞篷跑车,她们,是妓女,而且是站街女,为社会所不容,却为男人所需求。Sylvia是站街女们的其中之一,外表豪放,浓妆艳抹,金发凌乱,身处社会边缘,靠出卖肉体为生,还有一个14岁的女儿从寄养家庭里跑出来找她,但她对女儿态度恶劣,冷酷无情,连见都不想见。直到那一天,女儿失手刺死了一个来讨钱的老鸨,俩人的生活从此发生逆转,连夜踏上了逃亡之旅。影片由此为观众展开一个妓女不为人知的心灵世界。
[img=1:C][/img]
她想回到曾经生长的故乡,那里有她想见的人,有她美好的回忆,可她却已记不清确切的地址。在逃亡路上,她对女儿恶语相向,毫无母性温情,根本不想带这个患有癫痫的女儿回去,女儿一气之下独自离去,她一个人踏上逃亡之旅,与其说是逃亡,不如说是回归,回到真实,直面过去。随着剧情发展,观众得以重新审视这个外表放荡而内心柔弱的女人,而不是用妓女的标签将其定性。人性是复杂变化的。

她在大雨中搭上一个陌生男人的顺风车,她的女儿遭小流氓调戏被同一个陌生男人相救,而这个男人是通缉犯,命运之轮将三个亡命之徒牵引到一起。三个人来到她的故乡,已被大火付之一炬的老屋徒留残垣断壁,烧焦的厨房器皿,烧焦的昨日世界,悲惨的过往已灰飞烟灭,唯有那尊圣母像完好如初,依然在墙上俯瞰苍生。她,是圣洁的妓女,出卖身体,保全灵魂。

她的祖母常说:“一个人的财富就在幽灵河里流淌。”她的财富就是她的儿子,她的母爱,这是她仅剩的美好。终于她找到了这份遗失的美好,她的未满十岁的儿子正和生父以及继母幸福地生活在乡间。在阳光下,她能再一次拥抱自己的儿子,她心愿得偿。她终于可以真正同过去的自己告别,再见,再见。她决心和女儿以及这个男人重新开始新生活。
[img=2:C][/img]

天与地

尽管影片的主角是妓女,三个人又是亡命之徒,但影片并没有一味渲染沉痛阴暗,在画面色彩上没有过分施以冷色调营造压抑冷酷的氛围,反而采用颇多明亮的暖色调加以调和。即便是夜景,也不是漆黑或昏暗一片,而是淡蓝色的灯光打在人物身上,多了份清幽哀伤,少了份残酷压抑。

影片也没有过多描写妓女的悲惨生活,只是在开头做个简要的背景交代,着重描绘的是她们的逃亡之旅,可以说这是一部公路片。大量的法国田园景色更是让影片显得明快亮丽,温暖灿烂,充满希望,一如影片的法语原名:La vie promise(希望人生)。在我的印象中,一提及田园牧歌式的乡村总是想到英国的乡间,庄园、农场、草原、牛羊、风笛,以至于忽视了法国也有如此的乡间美景。我竟然忘记了法国著名的普罗旺斯、戛纳、尼斯、葡萄酒、薰衣草。
[img=3:C][/img]
在清晨时分,躺在草地上醒来,听耳边虫鸣窸窣,看天边朝阳的光芒穿透云雾,感受风吹拂着流云万千。在这个以浪漫著称的国家,怎能少得了美景来给美人锦上添花。蔚蓝的天空上云舒云卷,万丈光芒照耀大地,翠绿的田野点缀着盛放的各种鲜花。白色的金盏花、黄色的杜鹃、羞怯的矢车菊、蓝色红色黄色的银莲花、粉色的野玫瑰、黄色的金雀花、白色的雪莲花,还有茶花、勿忘我、豹纹蝶、茉莉花,影片的开头,旁白述说着各种花的花语;影片的结尾,Sylvia握着一支四朵花的粉色野玫瑰,代表她和儿女以及那个男人,她说,或许,她们四个才像一个真正的家庭,终有一天她们四人会再次相聚。一朵虞美人在风中飘摇,这是影片的最后一幕,纤细的花梗上却绽放如此娇艳的花朵,四片花瓣轻薄光洁,一如Sylvia以娇小柔弱的身躯支撑起不屈的头颅,任凭生活打击亦不能将她摧折。

不能不说,影片的摄影与配乐非常出彩。回忆的片段运用虚焦及抖动的手持摄影加快速剪辑,配以古典乐,营造出超现实的梦幻效果。影片采用了巴赫、德彪西、肖松、门德尔松几位法德的古典音乐大师的作品,田园与音乐交相辉映。几首美国乡村音乐与蓝调歌曲穿插其间,古典与现代相得益彰。尤其是Sylvia回到老屋废墟那一段的配乐,I am a poor wayfaring stranger(我是一个贫苦的孤身旅人),Andreas Scholl的假声男高音唱出震慑人心的力量,歌词极契合Sylvia此刻的心境,不需要说话,歌声已唱出她的心声,飘荡在法国乡间的天地。
[img=4:C][/img]

于佩尔

于佩尔说这是将她拍得最美的一部电影,也是她本人很喜爱的一部。在我看过的于佩尔的近二十部影片中,不同的她呈现出不同的美。片中于佩尔一身黑底点缀红白花朵图案的旗袍,套上红似火的开襟毛衣,黑红金三色形成强烈的对比,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她说这是最美的她。那身红色毛衣不禁令我想起《德州巴黎》的金斯基,不同款式,却同样瞩目。一头过分灿烂的金发显得与其他影片中的她相比如此特别,在阳光下更是灿烂夺目。
[img=5:C][/img]
此片几乎是于佩尔的独角戏,为她量身定制,因为于佩尔的存在,即便是简单俗套的剧情,也能紧紧攫住你的目光,让你看进去看下去,也正因为简单的剧情公路电影的形式,演员得以有很大的表演自由,个人化的表演私人的情绪能获得更大限度的发挥,让人看到《钢琴教师》之后于佩尔的形象转变,而这样的转变是令人信服的。

本片导演奥利维耶•达昂拍片不多,最出名的便是《玫瑰人生》,最新是《摩纳哥王妃》,可见导演对女性题材的钟爱,也能让女演员在影片中获得极大的展现。片中有大量于佩尔的面部特写镜头,一颦一笑,一喜一悲,嘴唇翕动,似有万语千言,眉头深锁,似有心事如山,不需要放声倾诉,就能让你感受她的内心跌宕起伏。她不说话比说话时更有戏,你更能感受她的感受。
[img=6:C][/img]
于佩尔说:“在表演中,你的第二天性会表现出来,那是某种只属于你个人的东西,演员不是造就的,而是天生的。”无论在常人眼中多么不正常甚至变态的角色,于佩尔总是表现得如此自然,好像这个角色真实存在。“没理由为一个非常平庸的女人创作电影或戏剧,不寻常的人物比寻常人更有趣。”因此,于佩尔总是乐于挑战非同寻常的角色,尽管岁月已爬上面部,她却每年参与数部电影,同多国导演合作,根本停不下来。

不同影片中的于佩尔自有不同的美,如果我问于佩尔:“你的美丽属于谁?”她一定会说:“电影!”
[img=7:C][/img]

希望人生La vie promise(2002)

又名:泪海(港) / 如愿人生 / 幽灵河 / 泪吻 / Ghost River / The Promised Life

上映日期:2002-09-04片长:93分钟

主演:伊莎贝尔·于佩尔 帕斯卡尔·格雷戈里 莫德·弗盖特 法比恩· 

导演:奥利维埃·达昂 编剧:Olivier Dahan/Agnès Fustier-Da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