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一下这部剧吧,尺度很大,很黄很暴力。
第一集
讲了3件事:
1.性取向与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男主早上醒来,尖叫,从耳朵里拽出来了一个byt,室友“闻声赶来”,推开门,问怎么了,男主将byt隐藏了起来(此时,他内心对自己可能遭遇到的事情是持否定态度的),然而室友“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打自招,暗示了自己就是整个事情的始作俑者。
然后,一个反转,室友从自己的耳朵里弄出来了一个byt,暗示男主对他做了什么,而男主惊慌失措,一个劲儿的解释自己不知情,室友趁机表示“原谅”他了,结果男主感激万分。
综上,室友因为心理变态,将byt塞到了男主耳朵里,随后转身一遍,施暴者成了受害者(当然是假的),而真正的受害者却误认为自己是施暴者,从了产生了对施暴者的感激心理,这也就是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典型心理反应。
2.父母对孩子的漠视和过度溺爱
孩子捂住眼睛,“隐身”了,父母找不到孩子,随后出现了一系列疯狂的举动。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科技的发达,父母对手机,电脑的依赖程度很高,忙了一天了,回家了抱着手机刷电视剧,玩游戏,看短视频,却忽视了对子女的关心,然而当孩子出事了,才追悔莫及。
3.自我独立意识与自恋
男主是公司中“效率”最低的职工,老板让他随意输入数字,以提高效率,提高公司的收益,而男主每分钟输入的数字量很低。
老板在男主的脑子里看到了一个东西——自我意识,即独立的,自我的思考方式。
由于男主脑中的自我意识的作用,他和公司的理念格格不入,被老板称之为“噪音”,随即被开除。
综上,在某些公司,追求效率的同时忽视质量(从老板让男主随意输入数字来看),而保持着谨慎负责态度的男主显然无法融入到这样的单位中,也就成为了“另类”,领导不喜欢,同事不喜欢,自然会收到排挤,直到他出局——被开除。
而那些“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人往往存在着自恋的心理,认为自己与众不同,独树一帜。无限放大后,就成了剧集里表现的样子了。
先写到这里,如果有愿意看的,再接着更新吧。

颤抖的真相 第一季The Shivering Truth(2018)

主演:维农·查特曼 米丽亚姆·托伦 崔·帕克 詹妮安·加罗法洛  

导演:维农·查特曼 卡特·索伦 编剧:维农·查特曼 Vernon Chat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