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影这门艺术而言,我长期比较青睐那种节奏紧凑、跌宕起伏的编剧。《入殓师》、《铁道员》向我展示了另一种电影的美,甚至在世界影坛都是一种独特的美。静谧、空灵、悠长。怪不得《那山那人那狗》在国内票房惨淡而在日本风靡一时,风格和这两部电影真的接近。这么说,至少在90年代末,那一届的日本观众比同届的中国观众水平高多了。影片中表达的思维和情绪,只有和观众共鸣才能发挥效果。像铁道员或邮差,不客气地说都是社会底层,但社会很尊重他们的工作,他们自身也视这平凡的岗位为伟大的事业,甚至生命与之共振,后辈为之继承。电影虽然是艺术的表达,实际上体现了日本的踏实坚固的工匠精神,而且全社会氛围浓厚,所以由影及人,观众唏嘘不已;而国内浮躁不堪,大转型时期都想着赚快钱,只能理解暴力凶杀的电影。最后,还得说高仓健,我小时候看报纸就知道国内有个提法叫“寻找中国的高仓健”。就是说当时中国的姑娘们都哭天喊地地要嫁给高仓健这样的男人,但是中国没有,至少出名的没有,所以要寻找、发掘。现在呢?现在的姑娘们都不喜欢高仓健了,估计也没几个听过老家伙的名字,她们喜欢的是吴亦凡、蔡徐坤。说起吴亦凡我尤其心痛不已。贝克汉姆被维多利亚溜成了猴子,至少还是个俊朗的猴子。小吴呢?本来他一米八七的个头,初中时校队队长,业余比赛拿过华南地区冠军,也就是说他比我们一般人爷们得多。就这精神小伙,为了迎合现下姑娘的口味,在万恶的资本包装下,生生把自己变成了娘炮的象征。伟大的《三体》说得好,太平盛世久了,人们的审美就会雌化,哎。扯远了,向高仓健致敬,向他皑皑白雪中的挺拔黑色背影致敬,向他一厘米宽的眉毛致敬,向他沟壑纵横的苍老脸庞致敬,向他目送轰轰火车远去的眼神致敬。同样,感谢降旗康南,感谢坂本美雨,感谢幌舞,感谢北海道的雪,电影完美地给了我不一样的体验。


铁道员鉄道員(1999)

又名:Poppoya / Railroad Man

上映日期:1999-06-05(日本)片长:112分钟

主演:高仓健 大竹忍 广末凉子 吉冈秀隆 安藤政信 志村健 奈良冈 

导演:降旗康男 编剧:岩间芳树 Yoshiki Iwama/浅田次郎 Jirô Asada

铁道员的影评

Hangain
Hangain • 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