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5-16

定时拍摄:未来预测悖论

上一次观看一部对于“时空”题材如此具有科学精神的,是《同步》。没想到偶然间看到的《定时拍摄》,对“时空”这一永恒的题材,又给出了全新思索。
本片是小成本佳作,在有限的场景内,伴随一件关键道具,神展开剧情。涉及电影拍摄本身的部分,此文不赘述,仅仅谈论的是电影的科幻核心母题。
“时间机器”在本作被限定为一种未来预测的工具,重点讲述了“时间线是否可以逆推命运”的宏观命题。
这是一个极度有趣的命题。也即,人的主观能动性既能够,又不能够改变未来。
首先,如果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改变未来,就像本片最终的结局,必须要在一个重要前提下:人是可以预测未来的。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人类提前预测到了未来,未来在被窥见的一刹那,未来发生的事情就被决定了。那么,由于时间本身的自洽性,不允许出现时间线错乱的情况(平行时空这样的假说暂且不提,其在《同步》中有极好的展现讨论,可以与本片结合来看),人会有意或被迫的“实现”未来。
其次,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未来的情况,这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它的前提在于:人无法预测未来,这与现实情况相同。
在这种情形下,由于人类对于未来的不可知性,未来尚没有被决定,那么,在人类主观意愿的作用下,未来尚有无限发散可能,直到未来成为现在,被确定为一种特定可能性为止。
这种既能也不能的情况,就像量子力学的经典假说“薛定谔的猫”,当人类没有介入观察的时候,是一种处于既生又死的混沌形态。
现实当下,未来依然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因为人类还远远无法窥探未来。人类大可遵循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用你的选择趋向去决定你的命运。
而本片对于这一命题重大的意义就在于讨论了“未来可知论”的情况下,人类所会面对的巨大窘境。
不过观看本片的您也大可不必担心,根据海森堡提出的量子不确定性原理,时间预测机器永远不会出现,毕竟,上帝也是会掷骰子的。

小飞
2018.5.16 北京

定时拍摄Time Lapse(2014)

又名:延时拍摄 / 时光穿梭

上映日期:2014-05-20(戛纳电影节)片长:104分钟

主演:丹妮尔·帕娜贝克 马特·欧莱瑞 阿明·约瑟夫 莎朗·摩翰  

导演:Bradley King 编剧:Bradley King/Bp Cooper

定时拍摄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