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 看久了电影,连看它的题目都能猜到它或许是部获过很多大奖的片子。
看它的电影封面,起初在猜,它或许要讲一个小孩子是小偷的故事,里面有心酸,有无奈,有社会的缩影,现实的残酷。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类似影片-《偷自行车的人》。“嗯,等有时间就看”,抱着这样的想法,一拖就是好几年…直到昨日下午。起初也只是为了整理抽屉。有了考博的愿望,整理东西,确定取舍,变成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打开抽屉,看见一堆俄文片,想起了这部,疯狂寻找,找到的时候长舒了一口气,但…感觉还是没有准备好,毕竟看一部很优秀但可能会很残忍的影片,我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给自己鼓了鼓劲儿,开始放碟,静下心来看,刚看了几分钟,看到“继父”警告孩子不要坏大人的“好事”时,已停下不敢再看。再一次,“继父”与母亲调情跳舞,孩子想加入,“继父”一把推开,又停了下来,心里好沉重…我不愿承认自己的童年是悲伤的,一直觉得自己应该很幸福吧?但为什么不敢看这种镜头?看到,孩子看自己的母亲,那种对妈妈的依恋,对“继父”的警惕,是每个小孩子的本能。想到自己的孩子,想到自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自己的已经快要忘却的不安,警惕,痛苦。“爸爸”的形象每每都会出现在男孩的世界里,在他最孤独,最无助的时候,似一团烟雾,因为没有见过,所以自始至终没有清晰的影像。但男孩的世界里,“爸爸”一直是他的期待,是他梦想见到的人,能保护他的人。他没能保护妈妈,所以年轻的妈妈为了生存,带着孩子寄别人篱下,寻求生存。但男孩的世界,只有“爸爸”能保护他,保护他不再无依无靠,不再受人欺凌。于是,当被别的孩子欺负时,继父出现了,他踢走了坏人,教他如何反击,他拿出皮带要揍他,但他原谅了男孩。他身材健硕,富于保护力,很有魅力,幽默开朗,这就是想象中的“爸爸”。“他就是爸爸。”男孩这样想。他打妈妈,男孩想保护妈妈而举起了刀,“爸爸”说,刀一旦拿了出来就要使用,要男孩刺向他。可是,男孩毕竟还是个孩子,他本能地尿了裤子。他还只是个孩子。可是事与愿违,“爸爸”没有真心爱着妈妈,“爸爸”也不是伟岸的军人,原来“爸爸”才是小偷,是游手好闲的人,是撒谎的人,他让妈妈陷入了巨大的痛苦。“爸爸”还教男孩去偷东西,甚至在和妈妈分手的时候,被警察抓了起来。爸爸进了监狱。没有了爸爸的保护,母子俩像浮萍,无依无靠,母亲怀抱着期待,在等待“爸爸”出狱的过程中死去了,只留下男孩独自站在坟前,生活残酷到还没给男孩一个快乐完整的家庭,就瞬间把男孩丢入到最冰冷的人间地狱。
几年后,衣衫褴褛的男孩偶然间遇见了继父,那是他唯一的“亲人”,是他想象中的“爸爸”,这个男人却在陌生人前把曾经的过往,用戏谑的方式调侃,让男孩唯一的希望破碎,只能选择仓皇而逃。他拿出了保存多年的枪,射杀了继父。心中的怨恨、委屈通过冰冷的子弹击碎那个轻浮男人的胸膛。
又过了多年,在经历了无数痛苦转辗成为钢铁般的军人之后,他在战区难民堆里发现了继父枯老的身影,怀抱他时,却只是枯树般的躯壳。那段尘封的记忆,那份对“父亲”的期待和思念,哪怕是对他的恨,哪怕是是与一个陌生人相遇一场的缘分,就真的消失了。哪怕“男孩”已不再年轻,他已如钢铁般具有军人的威严和意志,可以眼睛眨都不眨地看着别人被枪决,他的内心还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留给了“爸爸”,留给了当年母亲怀抱他坐火车时开始的一段际遇。

小偷Вор(1997)

又名:与盗同眠 / 我的爸,是你吗? / Vor / The Thief

上映日期:1997-10-13片长:96分钟

主演: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 Vladimir Mashkov 叶卡 

导演:帕维尔·丘赫莱伊 编剧:Pavel Chukhraj

小偷的影评

雪
雪 • 父亲
Vivian
Vivian • 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