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已经看过有一段日子了,一直没说什么,主要是因为觉得这电影对于我来说,属于乏善可陈,没什么想说的那种。
不过今天看到一个挺火的帖子,说这部电影的评论比较两级,许多观众都喜欢,不喜欢的人是因为不能赞同小丑里的三观,比如为反社会人格开脱,为坏人说话之类。这是一种腐朽之见云云……
我自认为看过电影也不少,还不至于非要电影正个三观什么的。所以还是打算随便写两句,说说我对这部电影感觉乏味的原因吧。
首先,小丑是个疯子,我和大家一样,一向对疯癫的角色很感兴趣。这个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福柯在《疯癫与文明》里就阐述过我们大多数人的这种心理:
“疯癫在各个方面都使人迷恋。它所产生的怪异图像不是那种转瞬即逝的事物表面的现象。那种从最奇怪的谵妄状态所产生的东西,就像一个秘密,一个无法接近的真理,早已隐藏在地表下面。
这是一个奇特的悖论。当人放纵其疯癫的专横时,他就与世界的隐秘的必然性面对面了;出没于他的噩梦之中的,困扰着他的孤独之夜的动物就是他自己的本质,它将揭示出地狱的无情真理。”
所以这才是从古至今,文艺作品,影视剧题材中大量疯癫的人物形象很吸引人的原因。
疯癫的人身上有一种魅力,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因为那是混沌的,暧昧,神秘的。这也是真正的疯癫并不好描述的原因。
我之所以觉得《小丑》乏味,恰恰是因为这部电影给小丑的每一步心理过程,都找了一个特别合理的因果的解释。
从小被家暴,一点点发现自己的身世之谜,反社会人格,渴望成功,不被社会承认,向嘲笑自己的社会报复……
恕我直言,这种故事真的太“因为所以”,太理性老套了。我看了十五年美剧的犯罪心理,觉得小丑这个人物的这个心理逻辑的发展过程,貌似复杂,实则简单,也就是犯罪心理一集的事儿。
还有里面的许多政治隐喻,再也没有什么比政治隐喻这种东西令人感到乏味的了。
福柯说,疯癫是对某种虚假结果的虚假惩罚,但是它揭示了真正的问题所在,所以它最终解决了问题。
疯癫的本质是一种虚无,是超越人类世俗的状态。而政治隐喻是实得不能再实的东西,一部文艺作品,一放进政治隐喻这种东西,就会缺少神秘感。哪怕你拍的是个疯子,也不过如此。
小丑这部电影在我看来就是这样,导演不是要讲述疯子,而是借小丑这个角色装疯卖傻。借疯癫来说事儿,来发泄,这种对观众口味的迎合,目的性太清楚明了,诉求太现实了,于是它也就被降格了。
正因为世俗的目的性这么强烈,有这么明确的政治隐喻。所以它只能靠演员的表演,运用光影,镜头感去营造这种疯癫。
但是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真的是太理性,太正常了,于是也彻底给疯癫去魅了。所以让我觉得非常乏味。
相比之下,我依然觉得《蝙蝠侠》里希斯莱杰的小丑是最好的。可能正是因为它没有把小丑这个角色解释得这么清楚,没给他赋予这么多世俗目的的功能。
所以希斯莱杰的疯癫只是疯癫本身,没有来路,没有归途的一个疯子,我们可以放我们一切想象,这才更让他充满魅力。
他只是一部电影的一部分,正因为电影对他阐释的有限,反倒保留了疯癫的神秘感。
当然,我相信《小丑》会获得更大的成功的,杰昆·菲尼克斯表演功不可没,可能会拿几个奥斯卡,包括最佳男演员奖。
反正这个时代就是个无聊的时代,人人都爱政治隐喻。小丑迎合了这种大众口味,这么多人喜欢也正常。
我认为小丑是一部很工整规矩的作品,完成度很高的作品。从这个层面来说,它当然算是好作品。但对于我个人来说,它确实是一部乏味的作品。

小丑Joker(2019)

又名:小丑起源电影:罗密欧 / Romeo / Joker Origin Movie

上映日期:2019-08-31(威尼斯电影节) / 2019-10-04(美国)片长:122分钟

主演:华金·菲尼克斯 罗伯特·德尼罗 马克·马龙 莎姬·贝兹 谢伊 

导演:托德·菲利普斯 编剧:托德·菲利普斯 Todd Phillips/斯科特·西尔弗 Scott Silver/鲍勃·凯恩 Bob Kane/比尔·芬格 Bill Finger/杰瑞·罗宾逊 Jerry Robinson

小丑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