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1》在国外上映时,口碑极好,爱电影的人们口口相传,没看貌似都能猜到大致的剧情和主题。口碑太好,赞誉太多,也就少了一些神秘感,一直没看。直到看完《小丑2》,为了解惑,翻出躺在硬盘里的《小丑1》。
《小丑2》在时间线上是《小丑1》的续集,如果说《小丑1》讲述了亚瑟被哥谭的生活困境幻化为假象人格小丑,《小丑2》讲述了小丑在狱中被新女友刻意引导,小丑假象人格达到高潮,继而又被现实的铁拳打回原形,回归到真实的亚瑟。将亚瑟推向小丑的粉丝群体不能接受亚瑟脱去小丑的伪装,将放弃作他们的偶像的亚瑟杀死。
《小丑1》中的亚瑟被生活暴击,精神本来就在崩溃的边缘,三个地铁混混的毒打触发了他反抗的本能,正好身上还有武器,完成了第一次反杀。没来得及卸掉的小丑装扮让亚瑟能暂时脱身,哥谭市民仇富久矣,地铁混混也是恶贯满盈。亚瑟的单身妈妈女友都称凶手是“英雄”,盛赞其为民除害。哥谭市民更是流行起小丑面具,纷纷以小丑身份闹事。亚瑟也在电视节目中称自己为小丑,成为粉丝们的偶像。
《小丑2》中的小丑因前部犯下的罪行入狱,面临法庭审判。在审判前,出现两个女人,目标都是帮助他走出监狱。一位是女律师,她的辩护策略是让法庭相信亚瑟有双重人格,都是幻象人格小丑犯的罪,跟病人亚瑟没关系,帮亚瑟脱罪,回归正常生活。新女友则是诱导亚瑟,告诉他小丑才是真实的他,让他作自己,就是鸡汤那一套。企图利用小丑在法庭审判扩大影响,带动粉丝影响舆论,从而他和她进入幻象中的新生活。
亚瑟本来对审判没什么兴趣,在第一部已经达到了心目中的期待值。在新女友的引导下,他愿意出庭,装扮自己,对新生活有了盼望,庭审前期小丑幻象人格达到顶峰。休庭期间回到监狱,就被狱警暴揍,被羞辱,生不如死,幻象破灭。真实的亚瑟,弱小又无助,和粉丝们心目中的偶像相去甚远。没有偶像,无处安放的愤怒该如何发泄呢,他们不能接受脱去小丑面罩的亚瑟,杀死了他。
写到这里,为什么《小丑1》和《小丑2》口碑差别这么大的,瞬间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