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6-01-18

一个勺子:两种成年婴儿

用两个晚上的碎片时间看完《一个勺子》,先吐槽下海报,为啥弄的那么干净?不知道我们这些喜欢看这种片的人就喜欢那种黑乎乎、脏兮兮的感觉?

四爷一出手,就不同凡响啊。首先这个故事讲的很圆满,一百多分钟撑得满满的,没有多余的镜头和对话,最主要的是结尾没有失控,好多演员的导演处女作都容易陷入失控的境地,大概是因为做演员的时候,演戏需要发挥,而导演是一种“收”的工种,发挥的时间和内容都很有限,像赵薇的处女作就是这样子,前面的故事讲的还比较顺畅,到最后就收不住了,结尾就更加慌张,而陈建斌的这部电影结尾处恰到好处,从他这部处女作看出,四爷还真是一个比较霸气的人,说完就完绝对不拖泥带水,不像女性导演,到结尾处总是流露出留恋和不舍。

然后说表演,勺子的扮演者我不熟悉,因为没看过《爱情公寓》,不过在这个电影里确实蛮拼的,他只有一句台词,其实不是“妈”,开始是因为学小羊,后来真的变成“妈”了。勺子在家吃饭的时候,唏哩呼噜吃完一晚,大叫:妈,金枝子马上盛上一晚。在我看来,金世佳就凭几个小细节就把勺子演活了,勺子如同婴儿,在一个不谙世事的婴儿眼里,只有吃喝找妈。陈建斌的那个毛线帽子绝赞,一下子就把时光拉回到旧日,那个时候,村里的老头都喜欢戴这种帽子。金枝子买酒的小卖铺、他们家的脸盆、铺着塑料布的炕、搁着水壶的火墙,一切都是那么遥远而亲切,可以想见作者做了多少的工作去表现一个城乡结合部的故事。蒋勤勤嘶喊:“我不要过这种日子”的那一段我更是看了好几遍,好喜欢她这种痛快淋漓的表演,真真的一个善良的农妇。大头哥的表演就更是翻转,在我印象中,还没有见过王学兵这种表演,因为一些原因,他几乎没有正脸,但是这更是阴差阳错的造成了一种戏谑的效果,大头哥,光用一个侧脸就演出了这个人物的性格,更是让人惊喜。

看了一些帖子,关于这个电影,大家很热烈的讨论“为什么勺子那么多人来抢?”,我倒不认为勺子也是假的,如果勺子也是装的,那么整个电影带给人的就不是黑色喜剧,那便成了深深的绝望了。试想下,一个穷成那样的羊倌,儿子还在牢里,都需要人花这么高的成本去骗,这个社会成什么样了?勺子是剧里仅有的温情,如果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分析,他是那种长大了但是还是可以活在“本我”阶段的人,只有这样的人,傻才可以成为不傻,不傻才可以称为傻。在他人眼中的“傻”,未必是真的傻,而是一种人类最初的天然状态。没有人因为一个婴儿只想着吃喝找妈妈而叫他傻子,而一个成年人这样的行为就是“傻”。而拉条子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傻”,拉条子已经是成年人,但是他的行为规范却还停留在社会的幼年阶段——这就是村长、大头哥、三哥等人弃若敝屣的,什么就是什么,完全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不知道骗子为何物。哪怕来了一拨又一拨的骗子,他还是义无反顾的相信人家。用各种骗子的话来说就是,你就不知道问一问?这样的人,就像小王子,虽然成年了,但是一切还用孩童的眼睛来看世界。拉条子的世界并不完美,甚至还有一个做了监狱的儿子,但是就是这些世间的蝇营狗苟,都没能将夫妻二人的眼睛抹黑,所以,他们就是这样的人。老实、本分、天真,他们停留在社会食物链的最低端,就像大鱼吃小鱼,而大鱼者,如大头哥等人,不但吃着小鱼,还要嘲笑小鱼的“小”——其实就是小鱼的“傻”,谁让你傻呢?被人吃了也是活该,这就是这个社会的现状。

所以,当拉条子戴上勺子留下的破帽子,表里如一的成为一个真正的勺子之前,他已经在用勺子的方式来从事社会活动了。勺子为了一个吃的缠着拉条子,拉条子为了一个问题缠着大头哥。在被村长奚落之后,拉条子在雪地了暴打无辜的勺子;在被拉条子戳破真相之后,大头哥在雪地里暴打拉条子。模式如出一辙,也许,在导演未曾想到的地方竟然还藏着励志——只要我们像个勺子一样的去做一件事,总能成功的,比如说赖在别人家白吃白喝,比如要已经不可能要到的钱。只是,这吊诡的竟然是,所谓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竟然是柳暗花明,勺子已经甘愿当一个勺子,只是想知道为什么,一个没用的勺子还会有人来抢的时候,竟然办成了以前绝对办不成的事情。拉条子这样的人一辈子也不会明白,这个世界的明暗两层境界,就像,金枝子不明白,电视上那些对待残疾人的种种行为。

其实答案很简单,物尽其用而已,就算一个勺子,也是可以敲骨吸髓,有其用处的。农耕文明不懂得工业文明就是这样,婴儿不可能下地劳动,但是不代表婴儿本身没有用处。拉条子的天真是这个社会已经遗失已久的,他不明白“人生就是这样”。

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懑,他在一个黎明将小羊带上山头,用扎“他们车胎”的刀子杀死了小羊。在梦中,他梦见他杀死了自己,杀死了那个在食物链底端的自己,但是醒来之后,却并不能将自己带到上一层的食物链,反而是村长的谩骂——你想独吞啊。

其实,拉条子的生存状况并不是个例。越是一穷二白,越是事儿不断,越是被骗。就像《亲爱的》里面的黄渤,都已经那么惨了,但是还有人伤口上撒盐,把救命的钱骗走。有时候,这种状况像个泥潭,不但陷在里面的人无力自拔,连观者也有着深刻的无奈,你不知道怎么办,这社会上有那么多的大头哥、口罩男,他们随时都可能盯你一口,喝你一口血,而有权势能帮助你的杨警官之流,只是在旁边看着,听你诉说,给你倒杯水,仅此而已。到最后,你只能承认,是自己太无能,只能承担勺子一样的命运,你的柔软就像襁褓中的婴儿,虽然已经成年,但竟然没有能力自保。

我们该怎么办呢?是老老实实的当一个勺子,还是狠狠心,灭灭良心,当上大头哥,还是抱着手臂做杨警官,做三哥——可惜,并不是你想选择什么样的人,而是你是什么人就是什么人,这样的无奈,始终让我们难受。因为你看完这个电影之后会想,谁不是勺子呢?原来自己也是一个勺子。因为那些不是勺子的聪明人,是不会思考的。他们只需吃点利益就满足了,可是,如果你看出点什么,那么,恭喜你,欢迎来到勺子大本营。这些勺子,他们思考,所以他们痛苦,他们不解。他们也注定是勺子。

王小波说,所有的痛苦,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人若安于做一个勺子,像勺子那样,起码也能岁月静好。所以说,有知和无知都好,只要彻彻底底,难得是一知半解,正如苏格拉底笔下无知的猪,有知的人。

一个勺子(2014)

又名:奔跑的月光 / A Fool

上映日期:2015-11-20(中国大陆) / 2014-11-16(金马影展)片长:95分钟

主演:陈建斌 蒋勤勤 王学兵 金世佳 王旭峰 

导演:陈建斌 编剧:陈建斌 Jianbin Chen

一个勺子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