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美国大选如火如荼,民主党和共和党血拼,彼此疯狂爆料对方的丑闻,我等大洋彼岸的吃瓜群众得以管中窥豹,看到了欧美上层阶级的冰山一角。
提这个背景,是因为,时隔多年,我有幸再次坐进电影院,看了一遍《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没了年少时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的心,也没了对魔法世界的憧憬,反而站在一个新时代热点话题的视角出发,去看成年人为未成年儿童构建的这个所谓的“魔法学校”。
影片一开始,几乎所有儿童都以自己能进入魔法学校而感到骄傲,小孩子们都因为听信了大人们的话,而有了自己的立场。比如马尔福,他以自己能进入斯莱特林而感到骄傲,这肯定是受了他家族的熏陶。
而哈利波特之所以在分院帽抉择时,一直念叨“不去斯莱特林”、“只要不去斯莱特林都行”,原因是他听了罗恩的话:“所有的坏巫师都出自斯莱特林。”
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在马尔福家族的眼中,韦斯莱家族低劣、爱生,只有自己这种血统纯贵的家族才是高贵一族,当然,马尔福之所以一开始就对哈利波特伸出友谊之手,也是因为,马尔福听了父母的言传身教,隐隐知道,哈利波特爸爸一族的血脉非常古老,也非常高贵。因此,少爷才会对同等阶层的哈利波特伸出友谊之手。当然也有“哈利波特的名人效应”加持,马尔福觉得哈利波特能从伏地魔手中死里逃生,非常牛逼。这得亏于马尔福此时还是善良的傲慢男孩,还有着孩子的天真,还没有完全站在伏地魔一派,没有完全死忠于黑魔法。(现实里可以拟看作:撒旦教)
哈利波特其实也是很轴的,就因为马尔福欺负罗恩,就故意和马尔福成为了对立面。
搞得我们的少爷开启了虐恋模式(bushi)
马尔福真的很可爱,他可爱之处在于,他很傲娇,他其实本性善良,只不过喜欢和哈利波特对着干。挑衅波特,他就快乐。真的蛮可爱的。他俩其实又没深仇大怨。颇有点欢喜冤家的感觉。
赫敏则一出场就好可爱啊!她勤学、机敏、作为麻瓜,能在这群巫师后代们之中脱颖而出,可见赫敏就是天资聪颖,世俗意义上的“天才少女”,但再聪慧,在马尔福爸妈这类的老钱蓝血贵族面前,不值一提。(老牌皇族、贵族,老钱看不上新贵、新资产阶级,又怎么会看得上无产阶级出身的赫敏?)赫敏的骄傲都源自于自身的勤学和天分,她以一己之力和这些有家族积累的同龄人分庭抗礼,难道不厉害吗?加上她真的好聪明。“拉维奥萨”挥魔杖再抖一下,就能让羽毛飘浮在空中。一个无师自通的少女,给韦斯莱家族出生的罗恩演示,如果这还看不出赫敏的聪明和天分,那对比看马尔福,他出身蓝血贵族,不还是要在课堂上学习这项咒语?说明少爷小时候也没多努力钻研业务,或者其实天分也就那样,中庸不出众。所以其实,贵族后代除了世代沿袭的钱和权,和普通小孩比,也没多大差异。
罗恩一家则是早期哈利波特的剧情解锁信息提供者。海格把哈利送到站台就走了,还是罗恩的妈妈教哈利如何进入魔法世界。一节车厢里,罗恩找到哈利的车厢,和他坐在一起,给他科普学校、科普校长、科普魔法世界的常识。罗恩穿着哥哥们以前的旧袍子,囊中羞涩,还是哈利掏出了金币,买了一车的零食,分享给罗恩。
看到没?哈利波特从来不是无产阶级,他简直是多重功效叠加而成的superstar。爸爸是最原始的老钱蓝血贵族,家产数不胜数;妈妈是人类世界最聪明的一类人,比赫敏优秀,性格还比赫敏讨人喜爱,无论是魔法世界、还是人类世界,哈利波特都是最优秀血脉的后代。真正集家世与人品于一身的少年。还从当时最优秀的黑魔法师伏地魔手中死里逃生,这背景,牛不牛?高干子弟+zzzq拉满的主角。
对比之下,罗恩显得笨笨的,天分没有;家族普通,虽然爸妈都是巫师,但是爸妈超级爱生,家里孩子很多,能分给他的爱和资源不多;他最大的优点大概就是从小接触魔法世界,对这个世界的信息掌握量,以及出生在三观偏正的家庭,导致他从小就三观正。看问题判断好坏也是从正派角度。
哈利波特作为新人,一进入这个世界,接触的都是罗恩给他的信息,也就是正派角度、立场看待问题,并得出结论。
反观斯内普小时候,进入魔法世界,就没这么幸运,他没邓布利多真心引导,老邓就简单的带他进来,任务完成,也没费心照顾,于是斯内普被哈利波特爸爸这类老钱霸凌、戏弄,幼小心灵受伤,于是认为,只有变得足够强大,强大到别人不敢造次才行,像不像犹太人?本来挺可怜的,但自强之后不是为了保护更弱小的人,而是钻研黑魔法去了。对力量的极度渴望。
而在斯内普还没变强大之时,lily正是那个站他的人。斯内普人生中两大主线关键树被点明点亮:Lily VS 自强。
由此可知,你进入这个圈子的引路人,被如何对待,大概率决定了你未来的发展道路。
小哈利在替纳威夺回记忆球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勇敢、正义的品性,以及天分。俗称基因记忆——
他爸詹姆就是个厉害的找球手。
哈利无师自通。
哈利被麦格教授引荐给了魁地奇校队。
细思其实极恐,如果你站在成年人视角分析。
比如欧美音乐圈,你是未成年人 Justin Biber这类的未成年少男,你被引荐给了流行欧美乐坛,只因为你展露了高超的天分。被有心人士特意留心,ta带你去加入一个组织,可以是魁地奇,也可以是篮球、橄榄球,但都是ta这一派势力、立场之下的同盟。
联系最近的Diddy老爹和Justin Biber的传闻,再看Diddy与他背后的嘻哈音乐帝国,引荐人的立场、动机,很重要。
麦格教授是邓布利多一派的,她引荐哈利波特,初看肯定是好意,帮助魁地奇队伍找优秀的找球手。但真的没有“帮助哈利波特曝光在大众视野里、增加哈利波特的名气、日后为自己所用”的效果吗?
比如被资本控制的新闻、娱乐,真的不像是“魁地奇比赛”一样的喉舌,造明星,吸引群众注意,传播自己的那一套三观?
因为邓布利多是想要打倒伏地魔的,或者说他想消灭伏地魔这一派黑魔法的不良影响,所以以哈利波特为棋子,慢慢培养壮大,之后帮助自己铲除伏地魔。
而麦格教授起码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看到没?哈利波特看上去是一个懵懂少年成长的故事,实则是在成年人世界下,按照引路人的期许,入世的一段故事。
派别、立场很重要。虽然没有深仇大恨,但是屁股不一样,自然不是一类人。
说白了其实还是权力的游戏。
现在再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战争,和黎巴嫩,以色列就像是黑魔法一派,总觉得自己受欺负,被其他民族排挤,所以想要变大变强,控制其他人来传播自己的价值观,但是总有人不想接受他们的黑魔法。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十年前看,和十年后看,又不一样。
所以说,电影是媒介,是导演,是利益相关方想让你看到的东西,你看出了什么,都是自己当下的心境和认知。
一方面为自己失去儿童视角而扼腕叹息,一方面又觉得,成年人的世界固然复杂和残酷,但好在真实,且你其实有的选,成为什么样的人,正义还是邪恶。
Justin Biber选择自我救赎,且想要保护碧梨,他选择了善良。作为受害者,他没有沉溺于寻求更强大的黑魔法,来治愈自己的不幸,而是选择自我疗愈、走出不幸。
希望我们都能选择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