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3-17

女友礼拜五:导演说

《女友礼拜五》由一部美国百老汇名剧《头版》改编而成。该剧于1929年8月14日在时代广场剧院开演,共演出276场,名噪一时。原剧以美国大萧条为背景,围绕失业人员维廉姆斯枪杀警员一案,从侧面反映经济萧条下的民众生活痛苦、官员政治腐败,同时也将批判的矛头直指新闻媒体业的“黑暗”。
1940年,名导演霍华德·霍克斯把这部戏搬上银幕,将一部正剧转换为怪诞喜剧片,取得成功,进一步推动了怪诞喜剧类型片的发展。电影保留了原剧的社会批判主题,通过男主人公沃尔特的欺骗伎俩、记者们的冷漠与无耻,揭露了媒体行业的种种不当行径。同时也通过市长、警长的勾结,揭露了选票政治中的腐败。正如影片开场的字幕:“故事发生在新闻业的‘黑暗年代’——那时记者为了‘拿到新闻’,除谋杀之外无所不用其极。或许在今天新闻界的男女记者身上,你仍然可以看到这番景象。”
剧中的沃尔特是个精明干练的媒体人,但他总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影片一开场,他就为了获得州长的赦免签字而暂时改变报社的政治立场。为了让希尔迪重新回到报社工作,他就谎称负责报道的记者因事休假。为了获得布鲁斯的支持,他谎称要购买保险,办完手续后又暗地里派小偷尾随布鲁斯。为了阻止希尔迪的行程,他派人偷走布鲁斯的钱包,给布鲁斯设局,付给希尔迪假钞,还设法骗走布鲁斯的母亲。虽然喜剧风格多少弱化了沃尔特行为的不道德感,但影片通过沃尔特荒诞不经的行为,表达的是对尔虞我诈的新闻业的辛辣讽刺。
正面揭露新闻业问题的莫过于媒体记者与弱女子莫丽的那两场戏。在第一场戏里,莫丽神情黯然地走进媒体室,四个记者围坐在桌旁玩着扑克牌,他们边玩边聊着希尔迪的婚事。莫丽上场后,他们继续玩着手里的牌,其中一个带着讽刺的口吻说:“来看维廉姆斯了?”另一位说:“送的那些玫瑰花,明天早上可怎么处理呢?”对维廉姆斯第二天将被处以绞刑冷嘲热讽。这令莫丽十分气愤,她来就是要澄清事实的,她根本不是维廉姆斯的女朋友,也不是他们在报道中说的红颜知己,更没有说过愿意在绞刑架下嫁给他。她那天只是在深夜的街上邂逅维廉姆斯,出于同情才把他带回家。莫丽情绪激奋地解释着,几位记者仍然若无其事地打着牌,下着赌注,最后还不耐烦地说:“我们忙着呢,去看你男朋友吧。”另外还嘲笑道:“他待的房间挺美。不过,长不了啦。他明早七点就得离开。”既愤怒又痛苦的莫丽说:“真奇怪,打雷怎么不把你们劈死。”影片通过莫丽之口谴责了记者的不道德行为,他们的报道都是谎言。在这场戏中,四个记者围在桌边,彼此照应,一副沆瀣一气的做派。
在第二场戏里,希尔迪和莫丽一起把逃出来的维廉姆斯藏在一个巨大的书桌里,这时一帮记者返回来,他们议论着维廉姆斯的藏身之地。由于布鲁斯母亲的失言,记者们群攻希尔迪,让她说出维廉姆斯的下落。正在希尔迪难以应付之际,莫丽挺身而出,说她是唯一知道维廉姆斯在哪儿的人。记者们又蜂拥至莫丽身边,逼迫她说出实情,最后致使情绪失控的莫丽跳出窗外。记者们拥到窗边,听到有人说她没死,还在动,就都冲出门外去抢新闻。莫丽的无助、弱小与媒体记者的冷漠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新闻业不顾事实、一味追求新闻轰动效应的做派暴露无遗。
影片也通过市长、警长的所作所为对选票政治予以批判。他们为了获得选民的支持,不惜错杀无辜,以他人性命换取他们的政治利益。
在保留原剧社会批判主题的同时,编导成功地将正剧转换为一部怪诞喜剧片。原剧都是男性记者,而希尔迪的加入使电影版加入了爱情主题。破裂婚姻的修复是怪诞喜剧常见的故事,这部影片也不例外。影片以希尔迪打算再婚开始,最后以重回沃尔特的怀抱为终。沃尔特所有的“恶意”行为都是旨在扰乱希尔迪与布鲁斯结婚的计划。一对争吵不休的怨偶,再次印证了怪诞喜剧中的爱情规律,即深情的爱欲被掩饰在男女的对抗和冲突之中。但从类型的角度看,这部影片在人物关系的设置上跟已有的怪诞喜剧片有所不同,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男女角色的分配。在早期怪诞喜剧中,比如《一夜风流》、《育婴奇谭》等,处于优势和主导地位的角色通常由女性承担,但在这部影片中这一角色变成了男主人公。
加利·格兰特以出色的演技塑造了沃尔特这个人物。编导为他设计了超快的语速,表现他的聪明干练、伶牙俐齿、善于狡辩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希尔迪前来向他告别,准备嫁人的话一直难以启齿,沃尔特却浑然不觉,仍旧滔滔不绝,以为靠点小把戏就能让希尔迪重新回来工作。他表情丰富,瞬息万变,既油滑又带有几分固执和幼稚。另一方面,影片通过他对赦免维廉姆斯而做出的努力,从侧面显示出他的内心。
著名女演员罗莎琳·罗素则塑造了一位成熟、魅力十足的职业女性形象,给这部怪诞喜剧多少注入了一些女性主义的主题。片中的希尔迪是一位出色的女记者,她曾跟沃尔特合作,成功完成新闻报道任务。但另一方面,她受不了沃尔特对工作的迷恋,渴望有一个稳定、温馨的家庭生活,为此,她选择了平凡但却稳重的保险推销员布鲁斯,准备跟他回到家乡生活。出场时,她身着条纹外套,头戴礼帽,但低垂的帽檐儿使她在职业化的外表之外又不失妩媚。她像沃尔特一样机敏,因此处处很快识破沃尔特的谎言,处处提防沃尔特的暗算。但是,最终她还是没有摆脱工作的诱惑,跟沃尔特达成了协议。其实,与其说是沃尔特用购买保险打动了希尔迪,不如说对新闻工作的挚爱让希尔迪接受了沃尔特的诱惑。她深谙新闻业的办事规则,用钱买通狱警,对维廉姆斯进行了采访,弄清维廉姆斯开枪并逃跑的真相,突显出职业化、男性化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她又展现出女性的细腻与柔情:采访维廉姆斯时表现出强烈的同情心,从而赢得对方的信任;在众记者冷漠对待莫丽的时候,她又施以援手,塑造了一位刚柔并济的职业女性形象。在影片最后,她跟沃尔特一起撰写维廉姆斯的报道,完全被报道工作所吸引,把布鲁斯和她所渴望的家庭生活抛在了脑后。不过,应该指出的是,影片最后让希尔迪重新回到沃尔特的身边,这样的情节处理大大弱化了女性的独立意识,使影片仍不脱经典好莱坞影片的男权主义窠臼。
在两位男女主人公之外,拉尔夫·贝拉美扮演的布鲁斯起到了重要的烘托作用。他性格忠厚,为人平实。身为局外者,他完全不了解媒体行业的“黑暗”,更料想不到沃尔特能如此“奸诈”,屡屡受人陷害却依然懵懂不知。他的朴实、天真正好反衬了沃尔特的油滑,以及沃尔特所代表的新闻界的不良风气。三个人物之间形成了很好的对比和反差,他们相互衬托,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和饱满。
整部影片基本由报社、法院媒体室、酒馆等为数不多的室内场景组成,但由于对白快速、台词精练、场面富于幽默感,因此影片力道十足,让观众感到兴味盎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恰当地使用反应镜头,增强了情节和场面的喜剧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为了让希尔迪接手维廉姆斯一案的报道,沃尔特答应购买一份大额人寿保险。为了说服布鲁斯让希尔迪做保险的受益人,大谈他多么有负于希尔迪,多么希望她晚年无生计之虞,还说“别忘了,我也爱她”。这时插入达菲推门而入的镜头,他不禁皱起眉头,这时沃尔特接着说:“也许到我离世的时候她会想到我的好”。此时再次插入达菲的反应镜头,他摇摇头。显然,达菲的反应镜头告诉观众,狡猾的沃尔特是在演戏呢,只有傻瓜才会当真。但令人发笑的是不明就里的布鲁斯真的被感动了,他想着变老的希尔迪,不禁鼻子发酸,拿出手绢擤鼻子。这时插入沃尔特的一个反应镜头,他皱着眉头,嫌弃地往后摇一下头。这一反应镜头既说明沃尔特安排希尔迪作受益人,肯定另有深意,同时也说明朴实的布鲁斯完全被蒙在鼓里。在这种对比之下,愈加显示出沃尔特的圆滑世故。通过反应镜头,不仅人物的真实意图得到呈现,而且也更加准确地刻画出人物的不同性格,增强了情节的喜剧性。
除喜剧场面之外,反应镜头也用在严肃的情节里用来传达作者的立场。比如在莫丽斥责记者的那场戏里,虽然莫丽在场时,记者们都既不屑又冷漠,但当莫丽被希尔迪带来之后,所有在场的记者都沉默不语,整个气氛十分凝重。这个场面是对前面莫丽斥责记者的反应,而他们的态度正是在表明莫丽所说的一切并没有错,无可辩驳。
大量反应镜头的使用,使影片在台词、行动、情节之外又构建起一层话语。它们起到不同的作用,或注解画面,或表达编导立场,或营造喜剧气氛,很好地体现出电影叙事的多层面特征。
本片以其鲜明的艺术特性成为怪诞喜剧片的佳作,也是一部很充分表现出导演霍华德·霍克斯才华的代表作品。因此在美国的电影史上有其独特的位置和价值。

女友礼拜五His Girl Friday(1940)

又名:小报妙冤家 / 星期五女郎 / 再度刘郎 / Howard Hawks' His Girl Friday

上映日期:1940-01-18片长:92分钟

主演:加里·格兰特 罗莎琳德·拉塞尔 拉尔夫·贝拉米 吉恩·洛克哈 

导演:霍华德·霍克斯 编剧:Charles Lede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