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是猫奴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美国人对外国的认知通常都很肤浅,英国“名媛”Quentine Crisp曾经说过(大意):“美国人很有意思很善良,他们对我们英国人的认知比较片面,是好的那种”。如果把这句话套在美国人对亚洲人的认知上,那么则是美国人眼中的东亚,基本处于混沌的状态,而这种混沌的状态在艺术品或者影视作品上可以用Orientalism,东方主义来概括。西方艺术对Orientalism的认知有多糟糕看看前几年大都会Met Gala镜花水月那一次红毯就够了。至于好莱坞拍的亚洲题材电影,我几乎没一部看得顺眼的,包括很多人喜欢的《末代皇帝》、《艺伎回忆录》。我非常不喜欢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故事被西方人那种“殖民主义色彩”的滤镜所改编,更不喜欢中国人的性格被好莱坞那一套带有商业体系所诠释,这不是我们中国人讲故事的方法(这并不意味着我赞成用“成王败寇”这一套来诠释所有中国历史)。
如果我们把片中的“狗”不当做动物,而当作一种有和人平等生存权利的物种来看。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片中“狗”作为一种叙事载体,是有“人格”的。那么《犬之岛》到底想讲什么?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狗可以被称为是“一条好狗”?对于阿塔里而言,听话的狗就是好狗。对于狗而言,这一条依然成立,听话的狗才是好狗。像“国王”“公爵”,都是听话的狗,每天被主人养着吃好喝好;像“领袖”这样,不听话的狗,原先只能是流浪狗,每天捡垃圾吃,没有女朋友。
那我们再来思考一个问题,阿塔里需要的是怎样的狗?他需要的是当护卫的狗,需要的是“仆之犬”,他需要的不是宠物狗,也不是当“狗领袖”的狗。
那对于“领袖”这样不听话的狗,阿塔里的对策是什么呢?驯化之。
想通了这几个问题,《犬之岛》的主题就昭然若揭了,阿塔里不是狗的救世主,他对狗的呵护是建立在狗“被驯化”的基础上的。阿塔里是新一任的独裁者,领袖是新一任被驯化的狗(人),狗的世世代代,就是应当被驯化的,人所要做的,就是驯化世世代代的狗——这就是电影对日本乃至亚洲文化的认知,这讲的故事还不如看韩国大选刺激。片中对日本社会的隐喻则是,在野党是鸡肋(最初被干掉的科学党党人),日本女人没有战斗力(科学家助手),普通民众都是随波逐流的选民(今天恨狗,明天爱狗),政治家都是外强中干(小林市长还搞不过他家管家……)。真正有战斗力的是政治家二代、美国乡下来的小姑娘(局外人)、还有那个片头传说中砍了小林家首领头的少年。至于砍了头的少年,在正片中的映射我觉得不是阿塔里,而是潜伏在男厕所里面当黑客的那个人,要不是他垃圾岛上的狗狗才真的会挂…… 确实,二战时候日本确实是军国主义,可现在还是么?现在你和宽松世代平成废柴的日本青年说他们是军国主义他们发个软萌表情包否认的可能性比较大……
《犬之岛》就是一部这样的电影,一部拍给美国人看的虚有其表内核无法自圆其说的东方主义电影。他的美术很出色,处处可见的日本美术元素,与动画片的风格融合得非常好(当然比镜花水月好多了,说实话要比那个更烂也只有关晓彤的设计师出手了)。但这部电影确实是我讨厌的好莱坞电影类型,我反正实在是不喜欢看到电影里面好好地流浪狗为什么非得被驯化当保安狗??日本社会为什么一定要来个俄亥俄州话都不会好好讲的白人妹子来救??
总之不要带小孩去看这种主题绝望的电影就对了……还不如看《冰雪奇缘》呢,至少里面还有出柜指南这种实用技能可以学习一下……

犬之岛Isle of Dogs(2018)

又名:小狗岛 / 汪星人之岛 / 犬ヶ島

上映日期:2018-04-20(中国大陆)/2018-02-15(柏林电影节)/2018-03-23(美国)片长:97分钟

主演:布莱恩·克兰斯顿 爱德华·诺顿 科宇·兰金 列维·施瑞博尔  

导演:韦斯·安德森 编剧:韦斯·安德森 Wes Anderson/罗曼·科波拉 Roman Coppola/詹森·舒瓦兹曼 Jason Schwartzman/野村训市 Kunichi Nomura

犬之岛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