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07-13

没有方向的家:下半部

十三:“和他合作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他永远在变,昨天演奏的是4拍子,今天或许就变成3拍子了,我以为我了解了他,其实没有。”

十四:“语言的意义是变化的,同一个词,十年前人们理解与今天理解是不一样的。”

十五:“电吉它的加入,提高了音乐的声音,随之提高了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同时也提升了整场的情绪。”

十六:“一个艺术家永远不能感觉“完成”,而应该是“转变”,只要你感觉在转变,就一切OK”

总结:迪伦给我的舞台形象很明显有三种变化:开始的时候是青涩的、真诚的、卖力的状态;成名之后,带着一种玩世不恭的自信,完全的自我;直到老了之后,真像是“成了精”,永远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而家驹给我的状态,永远都停留在青涩时期,家驹永远是真诚的邻家大哥,或许这也是因为他英年早逝的原因吧,而罗大佑呢?罗大佑永远是大叔的感觉。

没有方向的家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2005)

又名:卜戴伦漂流半生(港) / 迷途之家 / 归乡无路 / 没有家的方向 / 没有回家的路向:鲍伯·迪伦

上映日期:2005-09-03片长:208分钟

主演:鲍勃·迪伦 琼·贝兹 Allen Ginsberg B.J.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没有方向的家的影评

H.
H. • -
dew
dew • BOB DY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