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她的作品深深震撼,也深刻的体会到为什么她被称作“德意志第三帝国时代最才华横溢的女人”!

在网上有这么一段文字:1938年,瑞芬舒丹出访美国——包括好莱坞——为她的《奥林匹亚》做宣传。自那时起,她就开始遭遇一生源源不断的攻击:“雷妮,滚回家去!”——这就是好莱坞给她的欢迎词。各大制片公司的头头都不敢见她,怕从此影响制片公司的声誉。虽然最后她竭尽所能主持了一场《奥林匹亚》的非公开放映,好莱坞的不少圈内人还是得在黑暗中偷偷溜进影院参加观赏。不过,美国评论界无法忽视《奥林匹亚》的成就,《洛杉矶时报》写道:“这部影片是摄影机的胜利,是银幕的史诗。”

是的,看完《Olympia》这部影片后就是这个感觉:这部影片是摄影机的胜利,是银幕的史诗!

从手法上来说,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最长的一日》(1962)是黑白电影的教科书。看了Leni《Olympia》和《Triumph Des Willens》后我又看到了一种《最长的一日》所不具有的美,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美!虽然,这种美多多少少是建立在“法西斯信念”上。人们曾经无休止的将她和政治挂钩,对此Leni发出过“不要因为我为希特勒工作了7个月而否定了我的一生”的怒吼。怒吼归怒吼,她从未对她所做的一些事情道歉也是事实。艺术家总是高傲的。没有了那份高傲,也就不会有那些震撼人心的伟大作品了。

Leni的回忆录里有这么一段话:“人们无休无止地问我是不是和希特勒有罗曼史,是不是希特勒的女友。每次,我都笑笑告诉他们,那是谣言,我不过为他制作了纪录片。”

如果说光线是通过镜头到达感光材料上成像的话,这仅仅是一种物理描述,任何摄影都是这样。但是伟大的作品之所以区别于普通人的“作品”,就是因为光线是通过一双对美无比敏锐的眼睛到达了一个充满智慧的大脑里成像!于是,人们在被好的作品所折服时,就会很自然的对作品背后的事物展开联想……

她的作品穿越了时空、跨越了种族和语言,无论如何,Leni是伟大的。

奥林匹亚1:民族的节日Olympia 1. Teil - Fest der Völker(1938)

又名:奥林匹亚1:民族的祭典 / Olympia Part One: Festival of the Nations

上映日期:1938-04-20片长:127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莱妮·里芬施塔尔 编剧:Leni Riefensta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