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国产剧《平原上的摩西》。

片名Why Try to Change Me Now (2023),别名平原上的火焰剧版。

本剧改编自双雪涛同名小说。

2021年时曾有一部改编电影《平原上的火焰》准备上映,但在上映前期突然撤档,引来诸多猜测。

2023年,同样的改编网剧上线了,情节方面变化不大,但拍摄地比较隐晦,可见故事本身是没有大问题的。

小说有关一起12年前的出租车司机被杀案,从小调皮顽劣的庄树长大后成了一名刑警,开始调查这起陈年旧案,渐渐发现案件指向曾经青梅竹马的邻居父女。

随着调查深入,庄树发现自己就是当初那起案件不经意的参与者。

本剧的优点也很明显。

剧中布景设计非常出色,每个场景都精心构建,突出年代感,细节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观众可以通过精美的布景感受到故事所发生的环境和氛围,进一步加深了对剧情的理解和投入感。

演员们的表演令人难忘,大家全情投入,将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展现出出色的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他们的演技不仅使角色栩栩如生,也让观众产生共鸣和情感共振。

剧名里的摩西指的就是大家熟悉的《出埃及记》里的先知摩西。

在这个故事里,以色列人在古埃及的奴隶生活,以色列先知摩西带着族人从埃及出走并进入耶和华应许之地迦南地的故事。

《出埃及记》分为奴隶、出埃及与旷野三个主要部分。最后一章里描写了以色列人在旷野中的长期漂泊,逃跑途中,摩西分开了红海,带领众人跨过红海,随后合上红海,淹没了后面追赶的埃及人。

在这里,摩西来到平原,他能把水分开吗?

剧版作品能够顺利过审的代价是隐藏了大量信息,原著小说里的很多内容都被隐去了。如果没看过原著小说,很多地方会连不上,逻辑上存在显著的问题。

这是过审的代价,也是非原著观众观剧的代价。如果想要厘清剧中的脉络,只能不放过剧中任何一句话的隐晦暗示,或者直接看原著小说。

下面简述一下两边情节差异,帮助大家理解。

表面上故事发生在1996年和随后12年的故事,而实际上,故事在96年再往前的几十年就开始了。国企改制和下岗潮只是这一系列事件的过程变量,诱导这些事情的前因早就被埋下。

上世纪80年代,女青年傅东心和男青年庄德增相亲,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就这样结婚了。傅东心是个文艺女青年,每天只想安静地看书,而庄德增是当地卷烟厂供销科科长,十分市侩。婚后他们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庄树。庄树从小打架斗殴调皮捣蛋,长大后被辅警牺牲的事情震撼,发愤图强成了一名刑警。庄德增利用国企改制的机会赚了一笔钱。

傅东心的邻居是李守廉和李斐父女俩。傅东心在李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于是潜心教授,十分投机。

在那个疯狂的年代,小说里说,李守廉救过傅东心的父亲,而庄德增则用有钉子的木头打死了傅东心父亲的好朋友。电视剧里改成了庄德增打聋了傅东心父亲的耳朵。

李守廉在国企改制中下岗,生活很是艰难。小说里他看到卖茶叶蛋的人被穿制服的欺负,忍不住再一次抱打不平,事后只能搬家离开。剧里只是一笔带过,这也造成了一些困惑。

这个时候,市里发生了针对出租车司机的劫杀案和啤酒厂厂长夫妻入室抢劫杀人案。一时间人心惶惶,上面又下了破案的死命令,破案心切的刑警蒋不凡决定假扮出租车司机,以自己为诱饵抓捕罪犯。

恰巧,庄树和李斐因为一场跨校足球赛而久别重逢,分别时两人相约平安夜放烟火。

平安夜那天,李斐带着一桶汽油,假装肚子疼,让老爸带着她去约定地点,好巧不巧坐上了蒋不凡的出租车。

蒋不凡原本没有怀疑这对父女,但看到他们穿着破旧,又闻到了汽油味,加上目的地很偏远,便认定李守廉是凶手。

蒋不凡半路停车逼问李守廉,结果大卡车司机疲劳驾驶撞了上来,飞溅的玻璃击中蒋不凡。蒋不凡开枪打中李守廉腮帮子和打残了李斐的腿。李守廉看到女儿受伤,愤而拍死了蒋不凡,抢走了他的枪。这些都是在剧中被省略的地方,因此也造成了连贯性问题和逻辑难题。被警察误解解释清楚就可以了,没必要弄出人命。

后来抓到了杀害啤酒厂厂长夫妇和其他出租车司机的赵庆革,洗清了不属于李守廉的罪名,这里不再赘述。

对比原著和剧版,你会发现影片的剧本在跳跃性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其中要么出现了大量留白,要么情节之间的过渡过于突兀,导致整体连贯性和逻辑性受到了影响。

或许这种情况是为了通过审查制度而不得不做出的调整,以确保剧集能够顺利上线。另一方面,这也可能是导演故意采用的独特创作风格,以引起观众的思考和注意力,并给予他们更多的解释空间。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种剧作风格都会使影片的观感与众不同。

差异化改编原著,

调整为独特风格。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平原上的摩西(2022)

又名:平原上的摩西剧版 / 平原上的火焰剧版

主演:董子健 海清 邱天 宝石Gem 张晨 梁景东 王铮 

导演:张大磊 

平原上的摩西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