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赤壁应该说有一胜二负,这在当代影坛万马齐喑的悲壮景象下,犹如一个扫把星,划亮了夜空,却是以一种摇摇欲坠的方式。

赤壁一胜:大气。

近几年的大片小片,大多都落在了一个圈子里:往往渲染一个色调,一个意境。自己往往就连根陷了进去,沾沾自喜。就像图谋不轨的人拿到了传国玉玺,拿在手里摸来抚去,直到哪天低头一看:原来是方的,现在怎么圆了?

搞创作的不自恋大概不行。弄到个玉玺,甭管真假,蝇营狗苟一下也是自然的。但是,过分影响影片的节奏,就显得有些小家子气。至于影片是否大气,和花了几麻袋的钱没有太大关系。而是说,能不能不惜“脑汁”。出来一效果,讲清楚了,直接大刀阔斧地进入下一个,而不像美女照镜子一样。节奏控制是一种历练出来的技术,也是一种大气。(至少末尾的时候没有像“夜宴”那样弄几个穿白衣服的,像影片开始那样“脖子扭扭,屁股扭扭”。谓之前后呼应。)

赤壁一负:人物单薄。

可能是罗贯中和陈寿(《三国志》作者)的罗罗嗦嗦没法压缩。也可能为了敢节奏,每个人物形象都贫弱了些。虽然我认为金城武长得比唐国强好看,梁朝伟的目光能放倒一片,但都落到了徒有其表的套中。而这几个人大都应该是有内容的:比如,周瑜通音律、善良机智、又对小乔很温柔,但是却让人觉得没有拿捏准这个人物应有的霸气和灵性。诸葛亮更是如此。曹操等则是虚张声势,赵云则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这样反而把上面所说的“大气”衬托成了一种“志大才疏”的悲凉。

赤壁二负:台词简陋。

过去的时候,我对一个哥哥说:能不能教我幽默?那位哥哥道:尔等小厮,长得不尴尬,说一个不好笑的笑话反而尴尬了。

个人以为,所谓幽默就是对人世间万物的一种独到态度,外加宽容。如果见解不独到,自然没有幽默的材料。但若太当回事,也笑不起来——是一种大手笔。赤壁的幽默则是那种既无独到见解,更不谈宽容,却处处拿着捏着:本不尴尬,却也尴尬了。

这样的“幽默”,常常让人觉得事前措不及防,事发哼哼两声,事后冷笑三声:这剧本是谁写的?!

编剧确实幸运,片尾没有写他的名字,不然会挨骂。


这件事情教导我们:往后的中国电影应该走出“顾影自怜”的怪圈,蜕去小家子气的痕迹。同时,应该反思一下要宣扬的“中国人道厚度”到底是什么,在哪里。故谓之:黑夜里的扫把星。

赤壁(上)(2008)

又名:赤壁 / Red Cliff

上映日期:2008-07-10(中国大陆)片长:146分钟

主演:梁朝伟 金城武 张丰毅 张震 胡军 林志玲 尤勇智 中村狮童 

导演:吴宇森 编剧:吴宇森 John Woo/陈汗 Khan Chan/郭筝 Cheng Kuo/盛和煜 Heyu Sheng/罗贯中 Guanzhong Luo

赤壁(上)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