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8日,三浦春马逝世,年仅30岁。
两年前,他曾主演伊坂幸太郎小说《一首小夜曲》改编的真人电影。
再往前两年,我看完伊坂《死神的精确度》后,又买来《一首小夜曲》阅读,并对第二个恋爱故事《轻重量级》印象深刻。
“伊坂是日本小说家中最温柔的那个。”我的朋友曾经如此说。所以,即便是世界末日,伊坂也会给读者描绘一个散发着平淡又治愈的结局。
《轻重量级》就写了这样一个故事。阿学(男)与美奈子(女)通过介绍后认识。此前双方电话聊天,没见过面。后来,阿学告诉美奈子,想以别人拳击比赛的结果,决定自己要不要告白。看似荒唐不负责任的说法,比赛后美奈子才获知,原来站在台上的拳击手小野,就是阿学。阿学最终获得了冠军,并鼓起勇气与美奈子告白在一起。
我在看《惠子,凝视》这部电影的时候,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伊坂《一首小夜曲》。与之相反的是,《惠子,凝视》并不像伊坂拳击比赛结局那样如愿以偿。它以失败为收尾,最终又定格在每个人生活的主题上。
《惠子,凝视》基于一个真实故事改编,取材自日本聋哑女拳击手小笠原惠子的自传《不要输!》。电影剧情并不复杂,讲的是惠子从小有听力障碍,后来她对拳击产生浓厚兴趣,甚至成为职业拳手赢下几次比赛。不幸的是,疫情让她所在拳馆面临经营危机,馆长也出现健康问题。一系列困难下,惠子开始对梦想产生动摇,又面临着一场重要比赛的压力……
值得说的是拍摄手法。
惠子天生耳聋,所以她的世界是无声的。自然,也无法学习说话。一个聋哑人如何生活,普通人很难想象。何况还要练习、参加拳击,其实已经是障碍重重。
聋哑人的沟通方式主要是手语。这是一种不使用听觉-语音,而以视觉-手势模式为主,辅之肢体动作、脸部表情来传达意义的信息交流系统。毋庸置疑的是,这种交流系统的效率,远远落后于正常的说话方式。
为表现出聋哑人对信息的滞后性,导演三宅唱特意用了一种延时性无声字幕的方式,呈现这种交流的困难。这只是当下社会,聋哑人真实生活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类比。
惠子还要克服的是她参加拳击比赛的困难。例如她比赛的时候,完全听不到教练的指示和裁判的指令。这也就导致她在比赛时,唯一能够利用的是自己的眼睛以“凝视”对手。从直接的出拳、闪躲中看到目标的动作和反应,并做出自己的判断。这即是片名“凝视”的含义,英文翻译为Small, Slow but Steady。
惠子需要凝视对手,凝视生活。我们也需要凝视电影,凝视惠子。
因为惠子的听力障碍,导演在整部电影中也没有刻意给惠子作更多的内心诠释或画外音旁白,甚至前期都不太用背景音乐来营造故事的氛围和情绪。这也就使得我们必须全身心地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凝视聋哑人的一切。如何使用闹钟起床(听不见)、接电话、与同事亲人沟通等等麻烦。
有一段惠子和朋友的聚餐,彼此之间使用手语交流。导演却没有呈现字幕。很多人好奇,当时她们手语交流的内容是什么?惠子看着自己的手,是否感慨着近期的遭遇?
我看的那场正好有映后导演连线交流环节。有人就提了这个问题。导演也回应说,故意给没有字幕的第三人称视角,就是想让观众感同身受地理解普通人与聋哑人之间的隔阂。她们聊的话题都很稀松平常。1、吐槽工作和老板。2、说惠子好像没有以前的冲劲。3、给惠子看手相,说是富人相。
因为惠子对拳击的热爱,对生活的坚持,也带动了身边人努力去学习手语,理解聋哑人。
直到1小时20分,电影终于以惠子日记的形式,展示给观众一些旁白。说是旁白,也基本是惠子每天训练的记录。长跑十公里,两轮沙袋训练,五轮乒乓靶训练,两轮战绳训练……电影的主题音乐也在此刻响起,“你只要坚持着你的生活——”
诚然,“去热血化”在现有的体育题材影片中早已不新鲜。《惠子,凝视》也以失败为收尾,没有让主角在万众瞩目中赢下比赛。电影仍然定格在生活这个主题上。
导演并不只展现了惠子赛后含泪不放弃的生活,还揭示出获胜方褪去拳手套服后,在日常中以建筑女工的身份为生存而奔命。我们才明白,无论在赛场多么激烈,它终归只是代表一种理想。人最后总要回归现实,为庸碌的活着所支配。
我在看完《惠子,凝视》这部电影的时候,脑海中接着浮现的是漫画《棋魂》的结局。当主角近藤光不顾一切想要打败韩国棋手高永夏,以证明秀策(佐为)的实力时,作者没有用主角光环让近藤光力挽狂澜,赢下比赛,最后以半目的差距惜败。
如结尾所言,生活永远不会结束,所以我们此在之目的,是为了连接那遥远的过去和未来——
你只要坚持着你的生活,这是电影告诉我们对抗虚无的方式。
但我想,无法对抗虚无,对抗生活,也不是可耻的。三浦春马的自杀,或许也是一种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