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09-08-02

背鸭子的男孩:带爸爸回家

电影青年应亮导演的长片处女作,优酷上有在线看。

这应该说是一部DV作品,但是网络上的各种DV片几乎已经把“DV作品”一词给糟蹋了,简直就成了低素质垃圾短片的代表。但人家这一部是真正的电影。

优点很多。我想创作者自己应当也很清楚。剧本认真,摄影考究,固定镜头里的演员调度花费了很大心思,与主干情节交织行进的洪灾的次情节也很用心,效果也不错。最好的是电影声音的运用和处理,建立了丰富的视听空间。

缺点方面,一是镜头方面有点“过份考究”了,反而有许多显得刻意的地方。有点为镜头而镜头的意思。这个让我想到了《PTU》的一些镜头调度。既然都提到老杜了,说明是我要求有点过高了。我是觉得如果能做到杨德昌那种不露痕迹就最好了。这个当然是需要经验和积累的,相信以后会更好。另外,尽管很多镜头都很好,但真正有力度的镜头还是有点缺。只有一个,男孩做在海边看佛像,很意味深长的镜头,这样的镜头再多一些就好了。

第二是在细节上着墨太多。细节当然是重要的,细节成就真实嘛。电影里生活的质感需要细节来充实。但是电影毕竟不是生活,故事是生活的提炼。细节是不能对叙事无甚意义的无节制地运用的,否则会使影片显得拖沓以及沉闷,观众会不耐烦,有谁有耐心观察生活里的细小事物呢,观众不是创作者。在看这部影片时我确实有几次不耐烦的经历,这是需要创作者反思一下的。

第三是演员念台词文艺腔的问题。这个其实也不多,但是有的,台词再生活化一些会更好。比如开始男孩离村的时候,女孩子在后面喊的几声“你一定要回来啊”,很不舒服。其实整体来看,导演调教演员的能力还是可以的,毕竟都是业余演员嘛,不算差了。但是里面有一个演员是比其他所有演员都要好很多倍的,她就是男孩在外地的那个同父异母的妹妹,才三四岁,那种状态太好了,百分百地自然。这是做演员的理想境界,但是不可能的,哈哈。因为小孩不会在意什么摄像机,他的表演就是生活。

最后一点,男孩一定要在结尾杀死父亲吗?如果要父亲死,可以有一百种方法。当然,这是导演自己想要的表达,其实也没什么问题,也不能说不合理,只是我个人不喜欢这种极端的表达方式。可能是国产片这种生猛地充满压抑感的处理我见太多了,始终不能习惯。我更希望从国产片里见到光明的东西。我经常想,就像《疯狂的石头》那样的好玩的电影,为什么结尾一定要死人呢?不死不可以吗?

总体来说,《背鸭子的男孩》是个不错的电影,也算是挺成熟了,一个除了信念和技术以外一无所有的电影青年,走到这一部,已经是成功了,希望他的电影之路越走越广。

背鸭子的男孩(2005)

又名:Taking Father Home

上映日期:2005-11-20(东京FILMeX电影节)片长:100分钟

主演:徐鋆 刘晓培 王杰 

导演:应亮 

背鸭子的男孩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