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战争背景下的爱情影片,《英国病人》要讲述的东西很多。不仅有男女主角的缠绵爱情,也有男女配角的情感纠葛,还有围绕着他们的很多人物和事件,战争、背叛、谍战、地理勘察等。一部影片要处理这么多的信息,即使把故事讲清楚就很有难度,处理不当会使观众陷入细节的泥坑。若要能让观众都获得情感共鸣,成为优秀经典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将如此多的信息汇集到一起娓娓道来而不散乱,需要高超的处理技巧。影片中反复出现希罗多德的《历史》是理解这部影片的钥匙。这本书是西方第一部历史巨著,内容包罗万象,不仅有历史和军事事件,还有神话传说、各色人种以及风土人情、奇闻异事甚至情色片段等。希罗多德因此被称为历史之父。
希罗多德叙事是古希腊的一个重要讲述模式,其特点是随着logos流(即叙述流)而流动,它像是一种随时准备分流、回溯、旋转、重新汇合的语言河流,或采用倒叙、插叙,故事中嵌套着故事。《历史》的这种叙事方式更适合故事讲述而不是阅读。影片中镜头频繁切换、时空快速推移,与这种希罗多德式的叙事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大量信息被以logos流方式有条不紊地展现给观众。
希罗多德为写作《历史》,游历了从意大利到巴比伦、从黑海之滨到尼罗河沿岸的很多地方。男主角Almasy同样也是浪迹天涯,从欧洲到亚洲,最后到非洲沙漠游荡考察,进行历史考古和地理测绘。
希罗多德叙事的另一特征就是讲述故事,logos流最适合的表现场所,正是讲故事的场合。当Katharine在篝火边讲述希罗多德《历史》中Gyges的故事时,Almasy和Katharine的眼神交汇在一起。她优雅的气质和敏锐的思想唤醒了他灵魂深处的激情。影片随后通过一系列活动,揭示他们彼此吸引又心怀不安的心情。他跟踪她到集市,又到旅馆,还在舞会上邀请她跳舞。
其实他们之间的吸引在他们第一次见面就已经注定。一下飞机, 她便和他说起她读过他写的一篇专业论文,令她印象深刻,还指出他在书中用的形容词特少。这就是说她之前就已经注意他,敬慕他,因为女人很少会读那种专业性很强的长论文, 特别是这样一篇"通篇没有形容词"的长篇大论。她不仅读完了书, 还很恰当地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当Almasy以各种不同车辆名称没有本质区别来辩解时,她的回应则很有力。她以几种不同类型的爱来回应,这让他心服口服,无话可说。这次语言交锋可以说是他们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在沙漠中Almasy的车出车祸抛锚后,她坚持要求留下来。他拒绝她把她的画作放进他的书里,是想掩饰他对她的感情,还是心有犹豫?沙尘暴来临之际,他们依偎在一起谈论来自北非的风沙,他称希罗多德是她的朋友,其实也是他的朋友。第二天,他主动索要她的画作,她也成了他书中文字里的K。他们的心灵终于亲密无间,彼此成为灵魂伴侣。
毫无疑问,希罗多德讲述这个故事时将罪恶指向了王后。在传统社会,无论西方还是东方,都把女性看作罪恶的根源。而Katharine在一群学识卓越的探险家面前讲述这个故事,显然并非为了谴责她的罪恶,而是在反抗男性对女性的占有欲。她认为谁能成为她的丈夫要由王后选择。尽管他们的不伦之恋有违道德,但她不愿意被传统所约束,追求平等与尊重。Almasy在她身上看到了与自己一样追求自由的灵魂。在那个特定的环境,他们无法超脱伦理道德的束缚,他们也有内心的纠结,欲罢还休,最后还是以悲剧结束。
地理的运用在这部电影里也是希罗多德式的。最早提出人与地理关系的人就是希罗多德,希罗多德讲述历史时大体上遵循了从自然地理到人文习俗的模式。影片中Almasy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参加了国际沙丘俱乐部和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在北非沙漠的地理勘察。
电影中有一幕颇为浪漫,那就是Almasy指着Katharine的咽喉下面、锁骨之间的凹陷柔软的部分,然后将它命名为“Almasy Bosphorus”(指位于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它是亚洲和欧洲两个大陆的天然分界线。在医学上这个部位的名字叫脊上凹口Suprasternal notch),并宣称归他占有。在西方的地理大发现时代,探险家对发现的领地命名,就意味着自己的国家占领了这个地方。国家如此,爱人之间也是如此。尽管Almasy反对占有和被占有,他还是对Katharine的身体有强烈的占有欲,就像他认为的那样,沙漠是非洲的“脊上凹口”,谁占有了它,谁就控制了整个非洲。在影片开头从飞机上俯视沙漠的镜头中,那一个个沙丘上的沙窝,还真有点像“脊上凹口”。
希罗多德的《历史》之所以在西方极具影响力,这主要在于它开启了世界主义理性精神的先河。希罗多德是希腊人,但他没有简单地站在希腊人与波斯人对抗的框架里,他在书中尊重和欣赏波斯文化,毫不讳言希腊城邦间的重重矛盾。他只是陈述事实,描述是中立、客观的,把是非评判权留给听众。这也似乎暗示了Almasy为什么会拿出他们测绘的非洲地图给德军。Almasy天生狂放不羁。他的祖国是匈牙利——二战时德国的盟友,但他却加入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和国际沙丘俱乐部的科学考察和历史考古。他不喜欢用形容词对事物贴标签,痛恨占有和被占有,而视人性和爱的力量高于一切,其他所有一切,包括国家、民族,对他来说都无关紧要。正如Almasy对Caravaggio说的,“Thousands of people did die. Just different people”。英军对他所做的只是让他觉得英国把他视为敌人,而敌人的敌人却能帮助他实现诺言。实际上,当时无论是同盟国和轴心国,他们都在为夺取非洲大陆殖民地而搏杀,客观地说很难界定哪一方就代表着正义。对这一切的是非恩怨,影片并未给出一个对或错的答案,而是留给观众去独立地思考与评判。
Katharine在游泳者山洞里写的绝笔, 也颇有希罗多德式的叙事意味:“我们都将有一死。在我们死后,很多东西随处可见,有情人和族群里的人们,还有我们曾经品尝到的味道,曾经融入的身体,像在河流中一样遨游,也有像这个山洞里面我们隐藏起来的恐惧。我希望死后所有这些东西都在我身体上留下印记。” 她最后说出了她死后的理想和愿望,“那是我们真正的国度,那里没有以强权者在地图上命名的边界。我知道你将回来把我带到风的殿堂。在那里,我能和你,还有朋友们一起在没有地图的世界里自由漫步。这就是我想要的。”
Katharine与Almasy初次语言交锋列举的爱的词汇:Romantic love,Platonic love,Filial love(子女对父母的爱),还包括她丈夫Jeoffery所说的Uxoriousness,都在影片得以表现。Katharine与Almasy的爱,应该是Romantic love;而Katharine与丈夫Jeoffery的爱则是Uxoriousness。女护士Hana对Almasy的感情可以说是Platonic love和Filial love。另外,还有Hana与锡克族印度人Kip的肌肤之亲。
对于Hana来说,自己最爱的男人战死沙场,最好的闺蜜死在眼前,接连而来的打击使她的感情世界崩塌了。这时,被误认为是英国病人的Almasy在精神上给了她安慰,或者说成为她的情感替代。正如Caravaggio对她所说的那样,她把他看成一个圣人,对他产生了强烈的精神依恋,混合了Platonic love和Filial love。她对Almasy的照顾无微不至,换洗衣物、擦洗身体、给他煎荷包蛋。她的喜怒哀乐都急于跟他分享。她为满足他的愿望,和Kip、Caravaggio一起抬着他在雨中狂欢,这些只有亲密男女之间才有的如此情感共享。
与Almasy和Katharine的一见钟情相比,Hana和Kip之间的感情则是循序渐进建立的。他们的初次相见毫无交集。也许是他们共同对遥远家乡的怀念,Hana在Kip洗头时给了他一瓶橄榄油。当Kip为Almasy读书时,Almasy点出他们彼此之间的好感。后来,Hana被Kip放置的海螺火灯引进房间;他们一起去教堂,通过绳索让她观看教堂高处的壁画;终于他们坠入爱河。当然,他们之间更多的是身体的吸引。
影片最后是Hana怀抱着记录Almasy与Katharine爱的日记的那本希罗多德的《历史》,走出修道院,开始了新生活。正如希罗多德在他的《历史》一书开始所说的那样,他所以要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

英国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1996)

又名:别问我是谁(港) / 英伦情人(台)

上映日期:1996-12-06(美国) / 1997-03-14(英国)片长:162分钟

主演:拉尔夫·费因斯 朱丽叶·比诺什 威廉·达福 克里斯汀·斯科特 

导演:安东尼·明格拉 编剧:迈克尔·翁达杰 Michael Ondaatje/安东尼·明格拉 Anthony Minghella

英国病人的影评

苏大
苏大 • 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