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8-17

英国病人:被救赎或一起毁灭

这世上有成千上万种爱,但结果无非两种:被救赎或一起毁灭。
97年的奥斯卡,《泰坦尼克号》横扫各大奖项,直至今日这部爱情片依旧被大家奉为经典,影片最后镜头扫过Rose床头摆放的各种照片,她做到了所有她答应Jack的事情,学骑马学开飞机结婚生子儿孙满堂,最后她在睡梦中死去,灵魂仿佛又回到了没有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中,她和Jack在摆钟前接吻,旁边围绕着那些曾经见证过他们爱情的人们,大家对他们微笑为他们鼓掌,这一幕不知让多少人泪流满面。无可否认,Jack无疑是Rose生命中的救赎者,将她从各种世俗的束缚中解救出来,从此她的生命有了无数种可能性,哪怕到最后Jack离她而去,她也能倚靠自己独立坚强又充实圆满地过完这一生,这种救赎式的爱情无疑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在时时刻刻等待一个能将自己从无趣人生中解救出来的人呢?对于深陷于现实的无可奈何的我们来说,这种爱情是多么让人渴望,所以《泰坦尼克号》的成功似乎是一种必然,因为它将人们所渴望的那种爱情在电影里表现得淋漓尽致,甚至可以说,在电影世界里,《泰坦尼克号》就是“爱情”这个主题最好的代名词。
时光倒退一年,96年的奥斯卡上,依旧有一部爱情片横扫了各大奖项,与《泰坦尼克号》绵延不绝的名声相比,它的影响力似乎是弱了一点,但在我心里它依旧是能带给我持久感动的为数不多的爱情片之一。如果说《泰坦尼克号》讲述的是一个被救赎的故事,那么《英国病人》则完全给出了爱情的另一种可能性:如果爱的极致不是救赎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毁灭吧。
我无法用语言形容拉尔夫·费因斯在整部电影里所散发的个人魅力,他深沉的眼睛让人着迷,他看着你时就像一只散发着侵略性又坠入爱河的豹子,没有人不会为这样的男人心动。而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她的脸部线条干净得摧枯拉朽,有19世纪英国古典美人的优雅气质同时也兼具了新时代飒爽的女强人范儿,由她来饰演凯瑟琳这种带点儿男孩气的女性角色实在是太适合不过了,她演英国病人时已经36岁了,不过这正是一个少妇寂寞又美丽的年龄,容易被不期而至的激情重新点燃的年龄,所以凯瑟琳确实需要一位三十多岁有阅历的女演员来演。而这部戏的导演安东尼·明格拉无疑是影片成功的最大功臣,他细腻又克制的拍摄手法将影片的浪漫与凄美推向高峰,让人看后久久不能忘怀。
毫无疑问,第一次见面时艾马殊就爱上了凯瑟琳,那个在沙漠的篝火旁为他们讲故事的女人,虽然她已经结婚有了恩爱的丈夫,但他还是无法克制地爱上了她。而凯瑟琳对艾马殊却是在舞会上才开始心动,在此之前她对这个男人本来毫不在意,直到舞会上她一而再再而三地逼问艾马殊为什么要跟踪自己时,她以为这个男人会继续为自己找借口,却不知他什么都不说只是一双眼睛盯着自己,那样带有侵略性又炙热的眼神让她不敢抬眼,也是从这里开始凯瑟琳对艾马殊的情感才有了变化。比起语言,眼神似乎更能传情达意,当一个人这样专注坚定似乎又充满爱意地看着你时,哪怕你并不爱他心里总会有涟漪泛起吧。从沙漠回来后,炙热的两颗心终于彼此袒露,爱情的火苗开始不断滋长。
喜欢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场对手戏,遭遇沙尘暴的晚上,他们躲在车里,艾马殊克制的手还是忍不住抚摸了凯瑟琳的头发,那样的轻和温柔,很久没有在欧美爱情片里看到这样克制又细腻的镜头表达了。沙子堆砌在他们脸上,让他们看起来像一对依偎在一起慢慢老去的恋人,看完结局后重温这一幕总是忍不住眼角渗出泪水。凯瑟琳问他我是你本子上的K吗?他不说话,只敢用手背去触碰她的脸颊,却不敢过久地停留,信号灯的红光照亮他们的脸庞。他们最后一次的离别之吻,轻巧却弥漫着悲伤,凯瑟琳说你一定要回来,我不想死在这里,我知道自己要葬在哪里,我要葬在家乡靠海的花园。终于他历经千辛万苦回来了,她却像睡着了一样再也睁不开双眼,他静静地躺在她的身旁,一言不发,好像要这样与她长眠下去…爱情可以跨过道德超越生死,它永远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美好的东西。
总有些人喜欢用道德去评价一部电影,我想说我们的一生诚然会被道德束缚,但请不要用道德去束缚文艺作品。 文艺作品很多时候并不是讨论一件事情的对错或者这件事情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或普世价值观,它只是在表达,表达一种情绪一种氛围,它用镜头表达美好,这种美好不一定被所有人接受,它贪恋爱情的美好,把爱情中恋人的沉浸、肆意、无所忌惮定格进画面,让你感动让你流泪,而不是让你去批判这样的爱情是否合理。英国病人表面上讲的是一个出轨的故事,但实际上讲的却是恋人们在战争中无能为力的悲情,一部刻骨铭心感人至深的爱情片需要一个宏大的背景,要么是战争要么是灾难,只有在毫不被怜悯的命运面前爱人们的悲惨、凄然、生离、死别才会被无限放大又浓缩于一点钻入观众的心中,这样的爱情片往往容易成为经典。但是如何将宏大的背景与缠绵的爱情揉和在一起并不简单,反面教材就是珍珠港,不想把宏大的事件作为爱情的背景陪衬,于是拍成了一半爱情片一半纪录片的怪胎,而安东尼·明格拉却通过英国病人将乱世下的儿女情长拍得如此动人。所以请抛下道德,去体味他们的爱情吧,没有桎梏最原始的感动才是艺术所要传达给我们的东西。
细细想来,艾马殊是先动心的那个人,他关注她凝视她蹩脚地跟她搭讪甚至跟踪她,在凯瑟琳先动心之前他就摆明了自己的意图,但在爱情里勇敢先踏出每一步的却是凯瑟琳。艾马殊说自己讨厌占有,其实并非,本质上他是个控制欲很强的人,他只是讨厌凯瑟琳被别人占有。在爱情里其实女人永远比男人勇敢。凯瑟琳问他你以为只有你一个人痛苦吗?他没法回答。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凯瑟琳告诉他“傻瓜我一直爱你”,他的眼泪便涌了出来。在爱情里,男人永远比女人幼稚。难以想象生命的最后关头,凯瑟琳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在等待艾马殊,在黑暗中等待着死亡的降临,哪怕一颗盛满爱情的心也无法与死亡抗争到天长地久,终于他回来了,为了回来救她他不惜扛上了卖国的罪名,而她却永远也醒不过来了,他抚摸了她脖子上被针箍染上的颜色,然后又抚摸了她的脸,颜色便也留在了她的脸上,而针箍上的香料粉末其实代表着他们爱的回忆,他用沾满爱的回忆的指尖抚摸了她脸颊的每一寸肌肤,来做最后一次告别,呼应了凯瑟琳最后的遗言“这一切都将深深烙印在我身上”,正是因为导演编剧这样的用心良苦,才会让每一个看到最后一段诀别的人都流泪吧。他抱着她走出山洞走出黑暗,迎风屹立,不过是一具尸体抱着另一具尸体罢了。 她说想去风之殿堂,于是他将她抱上飞机,他早就想好了,就让天空做他们的坟墓吧。
泰坦尼克号里,Jack救赎了Rose,他用生命换来了Rose生的希望,可是艾马殊却没能救赎凯瑟琳,于是便相拥赴死,死在了他们决堤而又绝望的爱里。我无法抉择哪一种爱对我的震撼更大,但我想或许所有能直击心灵的爱情片都应该有一个“死在最美好年华”的结局,于是爱情永远封存在了最美的时刻等待观众开启。

英国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1996)

又名:别问我是谁(港) / 英伦情人(台)

上映日期:1996-12-06(美国) / 1997-03-14(英国)片长:162分钟

主演:拉尔夫·费因斯 朱丽叶·比诺什 威廉·达福 克里斯汀·斯科特 

导演:安东尼·明格拉 编剧:迈克尔·翁达杰 Michael Ondaatje/安东尼·明格拉 Anthony Minghella

英国病人的影评

苏大
苏大 • 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