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借鉴这个贴子(http://movie.mtime.com/168827/reviews/7813647.html),下文用演员名字的缩写来代指剧中人物,详情如下(先后顺序按照电影片尾的顺序):
缩写 - 演员本名 - 剧中人
LN - Liam Neeson 连姆·尼森 - Michael(男一号,作家)
MK - Mila Kunis 米拉·库妮丝 - Julia(争取孩子探视权的母亲)
AB - Adrien Brody 阿德里安·布洛迪 - Scott(做衣服买卖的大长脸)
OW - Olivia Wilder 奥利维亚·王尔德 - Anna(男一号的情人)
JF - James Franco 詹姆斯·弗兰科 - R. Weiss(Julia孩子的父亲)
MA - Moran Atias 莫兰·阿提艾斯 - Monika(大长脸帮助的赎回女儿的女人)
MB - Maria Bello 玛丽亚·贝罗 - Theresa Lowry(大长脸的前妻)
KB - Kim Basinger 金·贝辛格 - Elaine(男一号的妻子)
第二,下文出现的六位数字,表示电影当中某事物出现或某片段开始的位置(小时+分+秒)。
二、 关于电影的名字
同意多数网友的意见,《出轨幻想》翻译得不好。其实“幻想”二字是没错的,甚至还很好地贴合并暗示了电影的内容,但是“出轨”就有严重的误导性。电影中有“出轨”,但并不是主要情节(LN的故事里有,但不是重点;AB的故事中没有;MK的故事中有"cheated"这个词,不是重点)。观众见了这个译名,再看到剧情介绍里的“描绘了三段情爱故事,……,揭示了成熟男女在婚姻之后和之外的情感萌发”,难免会觉得这是一部关于第三者的电影,再去一看英文名叫Third Person,完全吻合啊……(我最开始就是这么以为的)
Third Person的意思,有人说是指孩子,有人说是指两个自我之外的另一个我,我觉得都想偏或者想多了。翻译成“第三人称”,最本分,也最贴切,是指LN用第三人称的视角把自己的生活写成小说。这么翻译,虽然似乎缺了“雅”,但至少有了“信”和“达”。
(5)语言和文字上的对应。首先,"watch me"这句台词的重复太明显不过。我推想是,这句话是LN儿子事故中的关键台词,或者是儿子生前的最后一句话,儿子夭折后,这句话在LN心里挥散不去,然后就流露在他的笔下。其次,同样明显的,AB和MK的一些道歉,以及别人对这二人的批评,听起来都太像是LN希望表达的歉意,或者对自己的责备,或者曾收到的埋怨。此外,还有几处“前后脚”的对应:004606,OW说"This was not the deal",随后立刻在AB线中MA说"That wasn't the deal"(004813);011412,OW说"Ciao"(意大利语的“再见”),随后立刻在AB线中AB路过的墙上写着"CIAO"(011428)。
(6)最后三个女主角的“变身”。020837,发生了OW到MA到MK再回到OW的一个变身过程,其中的细节是MA和MK穿的都是之前她们各自最后一次亮相时穿的衣服。可以认为LN希望自己的真实生活能像那两个虚构故事一样有个比较好的结局。变身最终回到了OW说明OW是真实的。在这之后,LN写下白色是"the color of the lies he tells himself"。White lie是“善意的谎言”,暗合了LN骗KB的情节,另外可能也暗指LN创作的两个故事是他用来暂时性麻痹自己的虚假幻想。
第二个方面,主线故事内部的一些证明。
001037,LN对前台说了一句话,然后就记在电脑里备用,正是作家的习惯。
001224,OW说作家写作需要缪斯(文艺女神),我觉得她们代表了作家灵感的来源,对LN来说,狭义的女神是OW,广义的是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002201,OW翻看LN的日记,日记本上最醒目的是一个大写的PERSONAL,暗示LN创作的东西有个人的成分。
002225,OW说不明白为什么LN在日记里使用“他”和“她”(第三人称),扣题。
004244,LN说OW应该写得更personal一点,对应上面的"PERSONAL",也再次暗示LN把自己生活写进故事。
014404,LN的电脑上出现半句"roses; far too many for her to count."这不就是他送了OW一屋子花的情形么,换了种花而已。
015650,书商问LN,OW是否知道自己被写进书里,这同时也证明OW是真实的。
020444,KB问"How's Rome?",也许因为LN人在罗马就把AB的故事设置在了罗马。
020515,KB转述LN小说中“为了她的微笑而活”的话(有没有“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混合在一起的赶脚。。。),而这句话应该是源自013537LN和OW的对话:"Why do you love me?" "It's your smile. I know what that smile costs." "I don't know what that means."最后这句话LN没有立刻回应。我想他的答案就是最后由KB之口说出的那句"How you live for her smile. How she's the love of your life." LN不仅把生活中的事物,也把自己心里的话写进了小说。
020534,KB的话"I'm sure I'll be reading this conversation in the next draft."被LN立刻写到电脑里,作家的职业习惯一览无遗。
020631,借KB之口说出,LN在小说中直接用了自己儿子的名字。
一个重复出现的词:feel。002706,LN说自己的故事讲述一个男人只有通过自己创造的人物才能"feel";020530,KB说"You really don't feel a thing, do you?";紧接着,020534,LN的电脑上露出一句话"you can only feel from the inside"。也许,对于自己的原因造成孩子夭折这件事,LN不善于表达,而只有通过发自内心的创作,才能去思考那件事。001056,OW来了,LN拉开窗帘迎接一点阳光,是否就表示LN一直在封闭自己,也暗合020534那句"feel from the inside"。
第三个方面,电影的表现手法,或者说剪接,可以侧面证明。保罗哈吉斯的剪接好像是挺有名的,这部电影的剪接明显非常用心。
一者,不同故事的切换常常通过类似的动作、道具、环境、情绪,或者时间(夜晚、早上)来进行,其中有些也可以算作两个虚构故事与主线故事的对应点。在一段连续的、氛围不变的背景音乐中进行场景切换和衔接,使情绪平缓过渡而不突兀,很赞。
另一者,两个虚构故事中,有时会插入一个非常短的(大约几秒钟)LN在打字的动作,有时会直接切换到LN在电脑前的镜头。前一种如:014546,一个不到4秒的打字片段,表示LN的文思泉涌;015921,LN写下"the color of belief",可以视为LN在总结此处前后几个小片段里JF对MK和AB对MA开始有了信任(这种信任是两个虚构故事最后走向好结局的关键)。后一种如:003604,JF的孩子说了"watch me"并且JF回身之后,切回LN,他也做了回头的动作,显示了LN思想和心理的波动;010113,AB随着MA踏上赎回女儿的征途,MK坐在厕所里哭,然后LN在电脑前静止,盯着屏幕看了一会儿,扣上了电脑,暗指两个虚构故事都发展到了一个“前途未卜”的阶段,LN在思考如何继续;上文提到的020406,两个虚构故事结束后,LN露出笑容,表达他的内心活动。
(四)LN和OW散的原因
对于LN和OW的感情故事,从逻辑上,我不太明白的是最后散的原因。OW的哭显然是在LN的日记里看到了些内容,这个内容是她间接导致了LN孩子的事故还是她被LN写进了书里?
在讨论之前,有必要厘清几个情节。第一,从KB问LN"You told her that you were writing about her and her father?"时的表情,以及KB和LN的关系、KB此时的心理状态来推测,LN确实把OW跟爹的事写进了自己的小说里。第二,OW在书店看到LN之前保密的日记,很像是LN刻意安排的:如果仔细看LN的表演(相信辛德勒大叔的演技),他看着OW走向书店的背影时,在微笑后出现了空洞的表情,似乎暗示他知道接下来要发生的事;他的日记会出现在书店,并且由一个人专门交给OW;OW拿到日记的时候看着LN笑,表情像是在说“你要给我看这个么?啥意思?”第三,OW看日记及扔下日记时,看LN的表情是意外、震惊和不解。第四,OW在离开的时候回头看了LN两次(020834,020903),表情悲伤。第五,OW离开后,LN起身去追,他的神情是在乎和认真的。
在电影当中,OW哭是紧接在KB问LN"Does she know it was her on the phone?"之后(020719),这样的衔接貌似是在暗示第一种原因。这种“内疚论”可以配合得上OW回头时悲伤的表情,但是解释不通OW扔下日记时的表情和恶狠狠的"watch me"。
在讨论第二种原因的时候,LN的动机就变得尤为重要。我看到的各路影评中对LN爆OW的料这件事的主流观点有两种:为了报复OW害死自己孩子的“报复论”、与OW分手来弥补过错或惩罚自己(兼出轨和丧子)的“惩罚论”。对“报复论”来说,还可以多想一步,LN早先不让OW知道,而等到书写成快要出版木已成舟秘密注定就要暴露的时候,同时也是OW动了真心爱上LN以后,才让她知道,是为了对她造成最大的伤害(细思极恐。。。)然而这种狠狠的“报复论”与LN疼爱地搂着OW的真情告白反差太大,因为LN的演绎当中没有透露过一丝“狠”意或类似的心机,电影中间也没有交代过LN的变心。另外,两种理论都没法很好地解释LN去追OW的行为。
出于以上这些没法解释的东西,再加上我向来是“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别人,而且也相信天真真爱正能量真心喜欢那些温馨的场景,我构思了这样一种“无意论”的解释:LN把OW的故事写进书里是由于作家的职业习惯和自己的风格。LN曾经被书商评价很“冷”(005322,cruel and raw, no pity, no shame, so f**king brave),所以可能会“残忍”地把生活中的真事写进小说。他无意伤害别人,只是习惯和风格难以改变,如书商所说“勇于”把生活写进书里给大家看,又或者在年老才退时放手一搏(005342书商说他的书一本不如一本)。这个“冷”的他也许没有意识到自己把成功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正如KB说他什么都感觉不到。这种解释能够说明LN最后去追OW是因为他没想过要失去她,但是就说不通LN刻意让OW看到日记的原因了。
至于有人认为最后LN和KB通电话与OW读LN日记并不是同时发生的,后者是LN的回忆,我觉得有点穿越得太复杂了。
(六)AB线和MK线各自的意义?
关于两个故事的区别,暂时想到的有这么几个。第一,间接vs直接。AB是间接自我救赎,是通过帮助别人和开始新生活来走出阴影。MK是直接的处置,最终收到了效果。第二,行动vs思想。AB是将救援付诸实际,做了一系列努力。MK是心理斗争,最终说出事实真相。这里要插一句,AB说过一句"I don't have anything left"(020108),我一度以为这个anything,与MK线中的"everything"(015030,MK说"I give you everything. I gave up everything to have him."),是对应主线中的"anything"(013741,OW问她爹"Can you do something for me?",她爹用了两个"Anything"来回答),不过后来觉得这个可能是想多了。第三,孩子的状态。孩子的存在状态决定了故事中人物的行为:AB和MB的孩子不在了,只能悼亡;MA的孩子被掳,需要救援;MK的孩子跟了父亲,MK要争取探视。第四,助人vs自助。第五,逃避,等待对方原谅vs争取,真情感动对方。
网上影评针对这个问题的一些观点以及我对这些观点的分析如下。(1)AB线代表LN渴望妻子的原谅。我觉得“原谅”二字不太准确。一者,前面KB说过她想念LN(004358),记恨的心情几乎看不到;再者,020739,KB那么恳切地对LN说了"come home"之后,LN并没有明显的情绪波动,而是问了"How",说明不回家的原因不在KB,而在LN自己。(2)MK线暗示LN认为见不到孩子是对自己最大的惩罚。我觉得如果是这样的话LN就不会设计最后JF回心转意给MK打电话的情节了。
我觉得,两个虚构故事表达的是作者LN说不出来的一些东西。002705LN说他的书是"about a man who can only feel through the characters he creates",而随后OW对他的评价"You should be able to write the hell out of that"和后来KB问LN的"You really don't feel a thing, do you?"(020530)都证明了LN这种用笔表达的习惯。具体来说,AB线透露出的是LN愿意做任何事来挽回孩子的愿望(或者叫自我救赎的心态)和希望妻子能看开的愿望(LN对KB说很高兴听你说你又开始用咱家泳池了(020625),对应020209MB终于敢跳下水游泳),而MK线的重点在JF对MK说的“直面过去,正视事实,说出真相”(015107),这可能是LN希望自己能做到的(MK的挣扎就是LN的挣扎)或者是KB曾经对他说过的,也对应着最后LN向KB承认当年是business call。引用一句不完全适用的话说,AB线是“改变可改变的”,MK线是“接受不可改变的”。
000030,片头字幕蛮别致的,我称之为“字幕墙”,后来“字幕墙”在JF家中反复出现(011957,014818等)。
000750,酒吧电视上有"bomba"一词,不久后就被用到了。
021231,演职人员名单出了一堆之后,埋伏了一句"For my father Ted who taught me to take risks"。不知道导演兼编剧自己的经历跟这部电影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