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言:悬疑类电影分两种,一种是以已知科学为前提,在现实中找逻辑,电影重在造悬疑和解悬疑这两条线的对立上。《海市蜃楼》导演的前一部作品《看不见的客人》便是这类电影的代表之作;另一种则是借助一些超自然现象或是一些科技手段尚未达到的科幻元素来制造悬疑,《盗梦空间》、《源代码》是这类电影的典型例子。我们今天要说的这部《海市蜃楼》偏后者。显然,这类电影“解”的过程逊色了许多。它靠的是商业片屡试不爽的一个伎俩:做梦。它让观众在现实中满足不了的事情跑到电影里去完成,比如说穿越、死而复生…如此说来,如果说《看不见的客人》开创了“侦破悬疑”片的全新叙事方式的话,那这部正在上映的《海市蜃楼》则只是悬疑技巧与商业片套路的沿用罢了!好在,这并不影响观众为这部电影烧脑称奇,但要知道,那不是“侦破”的功劳。
(注:本文章牵涉剧透,未看过电影的朋友请酌情阅读)
文:太虚宫
编辑:土豆
图片:网络

一、《海市蜃楼》的结构
▼「电影的故事线结构」
《海市蜃楼》的故事线结构段落再清晰不过了(它跟《居家男人》、《土拨鼠之日》、《时间机器》这类电影一样):从女主角睡着后到醒来前为一大段落,外加一个开头、一个结尾是梦以外的真实世界。
注意:通常这个睡着后到醒来前的段落占据了电影一大半的时长(一个小时以上),以至于好多观众都忘记了导演这是在走“做梦”的套路,以至于好多观众在最后那个从女主角床上单人的镜头摇到双人镜头时都惊讶的叫了起来。
如果说《海市蜃楼》的这种“做梦”式的结构跟别的同类电影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导演在开端交代女主角家庭生活的戏份之前,又加了另一个开端:1989年小男孩儿偷窥杀人案被撞死事件。这个事件也多多少少起到了让“做梦”更隐蔽的效果。

▼「电影人设结构」
这部电影的人设结构看上去有些复杂,又是邻居,又是邻居的邻居,又是丈夫又是情人……七大姑八大姨的,我知道这让好多脸盲的朋友伤脑筋了。

但别害怕,其实我们只要抓住女主角(也就是那个做梦者)的轴线,就不难看清电影的人设结构很简单,其实就是两组关系:一个是女主角跟小男孩儿(1989死的那个)的关系,一个是女主角跟家人的关系。所有的矛盾冲突都是因这两组人物关系产生的。
一句话:女主角要小男孩儿,就得失去家人;要家人就得失去小男孩儿。注意,这里说的“失去”指的不是小男孩儿死,而是指失去她跟长大后小男孩儿的恋人关系。
至于其他的一些人设关系,包括邻居家的那个谋杀、包括女主角老公的出轨、包括女主角工作上的那些同事,这些人设结构都是为以上两个主要人设结构服务的,居于次要辅助地位。
话说到这,估计有朋友得抱怨了:把结构说这么直白,还让不让人有点观影乐趣了,还让不让人有点意外惊喜了!
对此大家大可放心,电影可不是靠这点套路性的东西博得观众的意外,换句话说,它的“离奇点”不像《看不见的客人》那样,藏在电影结构里。
那么这部《海市蜃楼》到底是哪里让大家惊奇,接着往下看——
二、《海市蜃楼》的离奇点
刚才说过,《海市蜃楼》跟其他“做梦”类电影不同之处在于:导演又加了个“开端的开端”,即在为女主角梦里世界做前景(家庭背景)铺垫之前,又加了个“男孩儿目睹凶杀案被撞死”的开端。
这个开端的开端不是为后面的戏做铺垫的,也不是当案件线索的,它是干什么的,我认为作用有二:
一是开场博观众眼球的,二是制造后面“离奇点”的。
第一点好说,故事本身就很有悲剧感了,也挺惊悚了。我们来着重看第二点:

注意,那个男孩儿“死”了!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导演最“狡猾”的一招!为什么用“狡猾”这词:
看过《看不见的客人》的人,谁都知道这是部犯罪侦破片,谁都可能会认为这部电影将会进入到一种“侦破”线路进行下去。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那个被车撞死的男孩儿“复活了”,两个不同时空的人连上了线,电影进入了一种“超现实奇幻”的概念里。
因此,我认为这部出自《看不见客人》导演之手的《海市蜃楼》的第一大离奇点便是“电影类型的转换”,即侦破悬疑向“科幻悬疑”的转换。
带着这种“侦破向科幻转换”的概念认识,我们再回头想想电影中那些让人惊异的点,如:女主人社会身份的转换、小男孩儿在成年后的隐藏身份、女主角与丈夫情人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等等,所有这些“离奇点”都是建立在一个科幻式的、非真实性前提之上的。
如此看来,这些“离奇点”该叫成“奇幻点”才对,他像《源代码》,而不是《东方快车谋杀案》、《无人生还》之类。
然而,论奇幻的话这部《海市蜃楼》当然没有《源代码》极致,原因很简单,后者自始至终就是站在一个科幻的立场上让活人和死人对话,用的是未来科学仪器。可《海市蜃楼》仅仅是个打雷下雨+天气预报+录像带的自然、神秘因素支撑,于是,导演不得不回到他的老本行上:用侦破弥补科幻上的缺陷。

三、《海市蜃楼》的侦破线
《海市蜃楼》里的“侦破线”指的是小男孩儿目睹的那场“杀妻案”。关于这场“杀妻案”本身我们不多赘述,只说说它在整部戏中的地位以及在电影节奏上所起的作用:
显然,从电影故事角度来说它是被套在情节里的情节;它是女主角在处理“找回家人”这件事,进而处理“找到男孩儿”这件事而顺带出来的案件。
当然,你也可以说它是造成女主角失去家人、男孩儿失去理智的原因所在,但那是从编故事角度来说,而在电影的架构上它是作为一条副线出现的,它的地位远远小于穿越、寻找、回忆这些线。
另外,从节奏张力这个角度来说,这条侦破线又辅助了“女主角寻找家人、寻找回忆”这条线的高潮部分,让高潮更紧凑与意外。
可以说,导演在平衡“侦破戏”在全剧中的地位,以及为其安放位置、拿捏火候这点上,做的还是非常到位的,因此,我们并没有看出什么“侦破的理性”与“奇幻的非理性”这两点的矛盾之处。但这是从商业角度来讲,从艺术和社会角度来说,那就不一定了!

四、《海市蜃楼》VS.《看不见的客人》
我在看到《海市蜃楼》中间位置时(也就是女主角被测出脑子没问题的时候),一直怀着一种期待:我期待着导演用一种现实侦破的科学逻辑方式将这一切匪夷所思的离奇事件解释出来。换句话说,我还不敢断定这是部“灵异”或者“奇幻”片,我期待它是一部纯粹的侦破悬疑片。就像《看不见的客人》那样。
试想,任何一部伟大的侦破悬疑片或者侦破悬疑小说都会将自己和观者逼到一个死胡同里,然后再用观者想象不到的科学逻辑方式将其解答出来,就像《看不见的客人》里那样:受害者的确在屋里死了,可门窗的确又在屋里反锁着,凶手不可能离开现场...

当然,这种期望是建立在一个先入为主的前提下:即我看过他之前那部《看不见的客人》。另外本人产生这种想法和期望也是有根据的:
试想,你如果看希区柯克的电影,你是希望看到他电影里出现“灵异事件”呢,还是期望他电影里的灵异事件背后牵涉一个惊天犯罪大阴谋呢!
然而,《海市蜃楼》终归还是回到“做梦”的套路上来了。好在作为商业类型片,导演逻辑上处理的还算得体,好在导演还用上了“盗梦空间”式的让人产生真假混淆的伎俩(电影中跨越空间的道具和情节:丈夫酒店开房的火柴盒、成年男孩儿的记忆等等)。只不过这些逻辑并不是现实侦破的逻辑罢了。

因此,我们在看过《海市蜃楼》、《看不见的客人》两部电影后,尽管两部电影可能都让我们感到惊奇、意外、烧脑,但我们得知道产生惊奇、意外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五、谈点场外的事儿
说了半天费脑子的话,最后谈点画外让本人费解的问题来结束文章吧:
在电影院里,每次看电影,本人都得跟一些画外之事作斗争!比如说这次看《海市蜃楼》,我前两排一男人刷了一整场的手机屏幕,中间还穿插了数次通话,
他为什么要选择电影院这种场地玩手机呢?
我右边隔着两个位置的女人更狠,一边刷着手机,一边聊了个整场,内容从电影剧情到家室、国事、天下事...当然,看手机聊天的人决不止这两对,她们只是佼佼者而已。
她们这么能聊为什么不去当影评家呢?
电影最后一个镜头结束了,众人都离场了,我心想自己终于可以安安静静地看着字幕听听音乐了,可“画外的戏”远远没有结束:
收拾卫生的人走进屋后,一边收着垃圾,一边平均十秒钟跟我喊一次:电影结束啦!电影真的结束啦!电影真的不演啦,不骗你!
这种劝导足足来了三波,一次比一次苦口婆心。
问题来了,他为什么不去劝放映师直接把投影仪关了呢?!
我们现实的奇幻点永远比《海市蜃楼》这种电影多的多的多!不是吗?

▼▼▼ 往期相关文章,你可能会喜欢:

结构读懂电影:《看不见的客人》深度解析(一)
这是知识分子向中产宣战?《看不见的客人》深度解析(二)
解读大卫芬奇《心灵神探》的10+1个不容忽视的细节
这10部犯罪悬疑推理小说,可比看电影刺激多了!
这6部经典间谍小说既烧脑又刺激
烧脑电影十二阶,你能爬到哪一层?
《双峰》第三季全剧结构解读与部分疑点分析
用“侦探形而上”解读韩国电影《燃烧》

海市蜃楼Durante la tormenta(2018)

又名:幻象(台) / 暴风雨的幻象 / 风暴 / During the Storm / Mirage

上映日期:2019-03-28(中国大陆) / 2018-11-30(西班牙)片长:128分钟

主演:阿德里亚娜·乌加特 奇诺·达林 阿尔瓦罗·莫奇 诺拉·纳瓦斯 

导演:奥里奥尔·保罗 编剧:拉拉·森迪姆 Lara Sendim/奥里奥尔·保罗 Oriol Paulo

海市蜃楼的影评